第121章 娘娘的恩情还不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玉京城里的老少爷们儿,无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逃难的,都觉得“天”变了......

    变得他们都快不认识了......

    往日里鼻孔朝天、吆五喝六的官差衙役,如今在街面上巡逻,撞见了百姓,竟会主动避让,脸上还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

    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朱紫权贵,如今也频频出现在街头巷尾。

    内阁、尚书、国公、侯爷们,甚至亲自带着家仆,在街边支起粥棚,给流民施粥。

    那场面,看得人啧啧称奇,直呼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城中大量的铺面,一夜之间被改造成了流民收容所。

    一些高门府邸,甚至主动开放了偏院,供那些实在无处可去的妇孺老弱暂居。

    以往只为达官贵人服务的御医,以及那些京中赫赫有名的民间圣手,也大规模地出现在了街头。

    他们要么支起简陋的义诊棚子,要么三五成群,走街串巷,主动上门为那些病倒的流民诊治,嘘寒问暖,分文不取。

    当然,某位不起眼的皇帝陛下也偷偷给李薇的行动打了补丁。

    他将李薇简单粗暴的“无偿赈济”,稍稍做了些调整,改为了更具可持续性的“以工代赈”。

    经过最初的救济后,流民中的青壮,大多恢复了些气力。

    于是,在顾谨之的协调下,已经搁置了几十年的玉带河清淤工程、玉京城墙加高加固工程,京畿地区官道重修拓宽工程等等,立马热火朝天地重新启动了。

    凡参与劳动的青壮,每日不仅口粮管够,还能额外领到一份回家,让妻儿父母不必再顿顿稀粥。

    这消息一出,立时吸引了大批流民青壮报名。

    朝廷招募人手修造各项工程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周边村庄。

    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们,一听朝廷要用人,也激动了起来。

    得益于厂卫系统铺天盖地的疯狂宣传,以及文人士大夫阶层出奇的默许与纵容。

    如今,无论是城中流民百姓,还是乡下农人,都知道了,是谁给了他们活路,是谁把他们从那暗无天日的深渊中拉了出来。

    皇后娘娘的恩情,还得完吗?

    那肯定是还不完的!

    既然如此,朝廷要用人,他们岂能袖手旁观,干看着?

    工部衙门招募人手的告示才刚贴出去,整个玉京城瞬间沸腾了。

    黑压压的人流,一股脑儿地涌向了各处招工点。

    他们一边高呼着“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一边奋勇争先地报名。

    那场面,着实将工部负责登记造册的官吏们吓得不轻,有几个胆小的,险些当场背过气去。

    当然,事情并非总是一片和谐。

    大朝会后的第五天,京中各家书院,包括国子监在内,竟自发聚集了数千名头戴方巾、身着儒衫的读书人。

    他们齐齐来到承天门外,席地而坐,摆出一副要为民请命的架势,高声疾呼,要求朝廷“拨乱反正,清君侧,诛妖后”。

    李薇听闻此事,一下子就火了。

    她刚要飞出去杀人,却被一旁的福满拦了下来。

    这死太监升任御马监掌印后,寸功未立,先前又给皇帝下过毒,整日里过得惶惶不已。

    此时,他正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在李薇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他躬身进言道:“娘娘息怒,您若亲自出手,一击之下,那帮跳梁小丑固然灰飞烟灭,但这岂不是太过便宜他们了?”

    “依奴婢看,不如将此事交给重整之后的勇士营和净军去办。”

    “正好也把他们拉出来练练,省的总拿娘娘给的饷银,却半点力都不出。”

    李薇闻言,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