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好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季阅微敲门喊哥哥的时候,梁聿生刚结束同梅兰特车队的会议。

    会议室人走得差不多,曹霄坐到视频前对他说:“明年赛季的预算帽文件你看了吗?”

    他开门见山,梁聿生点头,说:“看了。”

    文件是今天上午统一发送到他们这些车队老板邮箱里的。

    只是那个时候他在超市给季阅微挑毛巾、拖鞋,还有一些琐碎的家具用品。秘书查看邮件后给他发了一条简讯,他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

    曹霄作为经理,估计更早闻到消息,不需要他太操心。

    预算帽是F1几年前更新的一项改革,最早提出时遭到了梅赛德斯等顶级车队的强烈反对。当时梅兰特没有发表意见,梁聿生只说观望。

    这项改革,说白了,就是为了控制诸如梅赛德斯、斯图加恩、法拉利以及梅兰特这样的大车队在赛事上的绝对优势。

    毕竟小车队一年可支付不起高达五亿多美金的天文数字。

    预算帽实施的这几年,每支车队都要在当年最后一场赛事结束时向F1提交下一年的预算分配,主要包括两项:技术研发和团队薪资。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仅二十个席位的赛车手的薪资,并不包括其中。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几乎所有大车队都在费尽心思挖人。

    “明年研发部分有调整,好像不再纳入预算帽体系??难怪前阵子斯图加恩上赶着找MILE合作,原来他们早就听到风声了。”

    研发的经费口子一开,得利的必然是大车队。

    最便捷的方式当然是直接购买最新技术、研发人才。

    这样一来,今后小车队的立足之地基本可以想象。

    梁聿生说:“再看看吧。”

    他是觉得F1肯定不会回到之前。

    估计也就是在研发上加一个帽子,就是不知道这个帽子怎么加、加多少。

    预算帽实施以来,虽说增加了赛事的观赏性,也让竞争趋向公平,但也面临一项最根本的困境??

    人类技术发展的本质在于更新迭代,赛车事业作为工业研发领域的先锋之一,本就具备反哺量产车的功用。

    只是在预算帽的限制下,这几年的研发大体都在一个圈子打转,出彩的寥寥无几。

    MILE能在五年内跻身顶尖,也恰好说明目前这个空挡确实没什么重大阻碍。

    F1此举,大概是受到研发方面的压力了。

    毕竟这两年的比赛,看点没多少,笑话倒是百出。

    说到斯图加恩,梁聿生问:“老崔回来了吗?”

    曹霄点点头,他忽然起身朝会议室门边走去,将门锁上。

    他对着屏幕上梁聿生莫名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