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 章 道植东海:信仰织网定根基(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当玄龟神岛迎来新主、蟹黄赴任海眼巨城、墨石岛划定直辖疆域。这一系列明面上的人事与疆域安排尘埃落定时,龟太郎(独孤信)深藏于幕后的更深层布局。
正如同深海暗流般,在万妖海域悄然涌动。
龟太郎(独孤信)要将自己的“道”,以信仰为根,深深植入这片东海海域的每一寸土地。
此前,龟太郎“妖师”之名与“点化万物”的事迹,虽已在部分族群中流传,却多是口耳相传的零散传说。
如今借着龙褐执掌万妖海域大义的便利,这一切都有了“官方背书”:
黑龙族的巡海船队在巡逻时,会向沿途岛屿的妖修讲述妖师点化白龙族、助其开启灵智的故事;
海眼巨城的“万妖阁”内,文书们将龟太郎的事迹编撰成小册子,分发给各族信使;
就连龙褐在整顿海域秩序时,也会有意无意提及“今日海域安定,皆赖妖师大人早年布道启智之功”。
这般自上而下的推动,让“妖师龟太郎”的名号如同春风拂过海面,迅速传遍了万妖海域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早已听闻传说、对“启智”心怀向往的族群。
从栖息在浅海珊瑚丛的贝类妖修,到盘踞在深海火山口的炎虾部族,再到游走于远洋的鲸妖群落。
纷纷效仿此前的白龙族,在族地最核心的位置开辟祭坛,为龟太郎立起雕像。
雕像或由深海美玉雕琢,或由千年沉木打造,虽材质各异,却都力求还原龟太郎的模样:
龟太郎生得龟首人身,轮廓线条带着龟族特有的厚重感,却不显笨拙。
头顶的大背头发型,乌黑油亮,发尾自然垂落,恰好与背后龟壳边缘生长的灰绿色绒毛无缝衔接。
那绒毛蓬松柔软,顺着背壳弧度自然下垂,宛如一件自带的毛绒披风,随动作轻晃时,还泛着淡淡的光泽。
左手握着一根通体莹润的木杖,杖身缠绕着细如发丝的银纹。
右手则虚抬胸前,指尖捏着一道玄奥法诀,指缝间隐约有微光流转。
背后,一条尺许长的尾巴似动非动,尾端竟是蛇首模样,鳞片细腻,蛇眼灵动,却不吓人,反倒添了几分奇异的灵动。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龟太郎的眼神。
温润如春日湖水,仿佛能包容万物,可眼底深处却藏着洞悉世情的深邃,仿佛能看穿人心底的每一丝念头。
周身更有一层淡淡的灵光萦绕,如同薄雾般笼罩全身,既不张扬,又难掩其不凡气度。
各族妖修每日清晨都会前往祭坛,献上最珍贵的灵果、最纯净的海水,以最虔诚的姿态叩拜。
口中念着“求妖师大人赐下启智恩泽”,祈祷族群能早日摆脱蒙昧,踏上更高的修炼之路。
面对这股信仰热潮,龟太郎始终秉持“来者不拒”的态度,甚至暗中通过龙褐,派遣了一批特殊的“工匠”。
这些工匠皆是龟太郎早年点化、对“万物惊”符文有着深刻理解的妖修,携带特制的刻刀与符文图谱,前往各族指导雕像雕刻。
他们不会干涉雕像的整体形态,却会在雕像基座、眼眸等关键位置,悄然刻下与龟太郎识海“万物惊”符文同源的信仰锚点符文。
这些符文肉眼难辨,却如同无形的丝线,将每一座雕像与龟太郎的精神力紧密相连。
先前,这些信仰锚点符文的布设,全靠龟太郎亲力亲为。
唯有当生灵在雕像前虔诚膜拜、生出信仰之力的瞬间,龟太郎才能借这缕“信仰之因”为引,跨越山海阻隔,将符文印记隔空反向打入雕像之中。
可随着万妖海域的信仰热潮愈发汹涌,供奉他龟太郎的雕像遍布大小岛屿,信仰规模呈几何级增长。
若再由龟太郎一人逐个隔空打入符文,不仅耗费心神、效率极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