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盖棺定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秋日的蓝凌城,未见萧瑟。

    早上七点,晨雾未散,巍峨的朱漆城门在凉风中次第洞开。守城卫的甲胄泛着冷铁青光,马蹄踏过青石板道,惊起道旁的银杏簌簌落下。

    东城门外的早市已腾起炊烟,枣泥馅儿的蒸饼香气裹着叫卖声,和着西风漫过高高的城墙。

    一袭金色的人影腰间佩刀,从东城门中走出,引发了一阵骚动。

    “你们快看,那人长得好像靖安侯!”

    “真的吗?”

    “诶,真的好像啊!”

    “难道是靖安侯从北境回来了?”

    “靖安侯怎么会走城门?”

    “.”

    在众人的瞩目中,李飞走进了蓝凌城。

    9月28日,靖安侯回京!

    从北境到蓝凌城,如果坐车的话,差不多要一周的时间。

    李飞这次是独自一人返回,所以选择用飞的。

    驾驭从新天会幽明那儿缴获来的飞舟,仅用了两天时间,李飞就从北境飞回了蓝凌城。

    结果还没等他回到自己的侯府,一封封邀请函就已经送到了他的府邸上。

    全都是邀请他赴宴的,且爵位最低的都是侯爵,官职最低都是16级阁官!

    如今的李飞,只是在人脉和党羽这两方面还有所欠缺,其他方面都可以算是标准的‘权臣’。

    而只要他愿意的话,满朝文武,多的是权贵人物愿意和他建立友谊。

    下面那些官员,也多的是人愿意投入他的麾下!

    在离京前往北境之前,三皇子曾找到李飞,说他‘有权而无势’,想要找许竞和卢家报仇,至少也要有十年的积累。

    但仅仅只是一次北境之行,李飞权也有了,势也有了!

    不需要十年,李飞现在就已经获得了准许,可以重启当初的案件!

    回到自己的侯府后,李飞让管家帮自己将大部分的邀约都婉拒了。

    先主动写了一封申请面圣的奏折,然后出门前往监察阁总部。

    “侯爷。”

    “见过靖安侯。”

    “.”

    监察阁总部内,沿途所有见到李飞的官员都主动行礼问好。

    李飞走进了自己专属的办公阁楼。

    “侯爷,这是您要的资料。”

    下属将一摞资料递给李飞。

    “好,下去吧。”

    李飞接过资料。

    这份资料是关于齐舟和新天会的。

    8月1日那天,冯诚带着圣旨来宣读对所有人的嘉奖。

    圣旨里提了所有关键人物和重要战绩,却只字未提齐舟。

    这明显是不正常的。

    如果将齐舟按照叛乱来处置,那么李飞和裘紫安联手斩杀一位叛乱的大宗师,这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功绩。

    结果圣旨里没有提齐舟叛乱,也没有提李飞和裘紫安的这笔功绩,更没有提对齐舟是如何处置的。

    这就让李飞感到很好奇了,不明白皇帝是怎么想的?

    再加上他对启明最后的选择也很好奇,所以决定查一查。

    他是蓝巡特使,又是监察阁的16级阁官,权限极高,想要查很多事,都只需要一句话就行了。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资料就是最近两个多月时间,监察阁的‘成果’:

    在得知齐舟是新天会的人后,监察阁立刻就顺着这条线展开了深度调查。

    两个多月的时间,天渠大学有一位副校长,七位教授和二十多位讲师入狱!

    除此之外,天渠大学所在的仓省,有两名阁官和十四名座官,还有四十六名朝廷命官入狱!

    中枢这边,止戈阁,监察阁、督查阁、内政阁都有官员入狱。

    这场风波丝毫不比当初的‘三大案’小,甚至犹有过之!

    但明明内部的变动如此激烈,涉及到权贵如此之多,整个过程却显得‘风平浪静’。

    朝廷的邸报上没有任何一条通告,也没有任何一家报社报道过相关的新闻。

    民间,甚至很多地方官府,对此事都一无所知!

    如此诡异的情况实属罕见,李飞隐约看懂了朝廷的目的——

    ‘冷处理’齐舟的罪行,不让此事扩张。

    紧接着,李飞开始查看齐舟的个人资料。

    齐舟是孤家寡人,没有结婚,没有后代,也没有父母家人。

    甚至连一个亲戚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他人都已经死了,公不公开他的罪行,也没太大影响,顶多就是涉及到‘身后名’。

    “齐家.通敌叛国满门抄斩”

    李飞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档案资料,看到了齐舟的过往。

    “因为这个,所以怨恨朝廷?”

    李飞看了一会儿资料,片刻后,听到了脚步声。

    穿了一身官服,神情肃穆的贺简走了过来。

    李飞放下手中的资料,笑道:

    “贺老,又见面了。”

    贺简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

    “好久不见。”

    “坐。”

    李飞请对方坐下,然后亲自倒了一杯茶水:

    “新天会的案子,是你在查?”

    贺简喝了口茶,淡然地说道:“主要负责人是娄阁主,我只是参与。”

    他虽这么说,但李飞知道对方肯定发挥了很大作用。

    两个多月的时间,顺着齐舟这条线,顺藤摸瓜,找出那么多和新天会有关的官员,贺简功不可没!

    “这次之后,无论如何你肯定都能再升一级,以后我要喊你一声贺阁老了。”

    李飞笑道。

    以贺简的本事,如果不是性格问题,早就升上去了,不至于卡在15级座官这个位置这么多年。

    如今有了李飞当‘靠山’,监察阁没有人再敢故意为难这位神探,也没人敢抢对方的功劳。

    所以如今贺简破获了新天会的案子,升官是理所当然。

    贺简神情平静:“我只对查案感兴趣,阁官也好,座官也罢,都只是查案而已。”

    李飞知道对方的性格,并不觉得对方在装:

    “贺老,你查了齐舟,你觉得他为什么会叛?”

    贺简看向李飞放在一旁的那些资料,伸手一点:

    “这些资料里,我特意记了一笔:洪光元年,一个名叫石泰宇的14级武将被监察阁查出通敌叛国,最终被判满门抄斩。”

    “嗯?”

    李飞回忆了一下,印象中好像看到过这条记录,只是看的时候并没有在意。

    贺简:“这个叫石泰宇的武将在参与夺嫡时,支持的是另外一位皇子,和当初的齐舟是敌对关系。结果案子判下来后,齐舟特意去追查了证据,只是后来查到一半就不了了之。”

    “齐家通敌叛国,这个姓石的武将也是你的意思是,齐舟是因为这件事,才对朝廷心灰意冷?”

    李飞有些明白贺简的意思了。

    这个叫石泰宇的武将,大概率是被冤枉的。

    但谁让他站错了队呢?

    新皇登基,那些之前参与夺嫡,站错了队的人,自然要被清洗,这是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的事。

    没有例外!

    “齐舟当初之所以选择追随太子,也就是当今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能洗清齐家的冤屈。因为齐家的冤屈是朝廷内部斗争造成的,当初主导这起冤案的官员,背靠一位得势的皇子。”

    贺简说道,“齐舟想复仇,就只能辅佐一位和那个皇子对立的人,于是他选择了当时的太子。”

    李飞若有所思:“但石泰宇通敌叛国,满门抄斩,让他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家族,想起了那些冤死的家人。

    当初他是受害者,但如今却间接变成了加害者。他用了半辈子的时间去追求心中的正义,好不容易为齐家洗清了冤屈,结果却发现自己拼命追求的东西可能只是一个笑话,于是心态发生了改变?”

    贺简闻言点点头。

    齐家世代忠烈,忠君报国,结果却因为内部斗争而背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

    之后罪名被洗清,也只是因为齐舟在内部斗争中获胜了而已。

    至于齐家到底是不是真的清白?真相到底如何?其实根本不重要。

    看看石泰宇一家的下场就知道了。

    有谁会在意石泰宇是不是真的通敌叛国吗?

    除了齐舟,无人在意。

    这就是齐舟决定创建新天会的原因!

    破案很多时候需要站在罪犯的立场去深度剖析犯人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变化,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

    以上这些,就是贺简站在齐舟立场上分析出来的因果关系。

    李飞有些明白为什么齐舟明明已经是天子的心腹重臣,却还是选择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