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落叶飘下,进了窗子,缓缓坠落眼前。“巧娘!在吗?”
一声呼喊将她从看晕了眼的境地拉出,她回头,李佑郎正携了美酒美食前来,门口光线射入,只留他一个虚影。
“在呢。”巧文眯眯眼睛,从榻上起来。
“哎呦,慢些。”
一时做得久了,腿发酸差点倒地,李佑郎连忙一跨步,巧文却扶住了案几先站住了。
她笑笑,伸个懒腰,打招呼,“你回来了。”
李佑郎那日在寺院与薛枝所说不是闲话,在衣肆新开没多久,他便真来了。
可巧,衣肆竟真有适合他的活计??
督送南北往来布料采买。
以往薛记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店,有专有武行押送,况且各州府均有管事,采买布料这些当地人事便与本地布坊提前打了照料,武行只负责路上一应往来。
如今他们自是不能雇个武行,可眼前现成的人凑了过来,不用白不用。
自此,李佑郎信心满满上路了。
布料一行不比日常衣肆经营容易,哪家货足,哪家缎子好,哪家与薛记旧有交情,全凭三人挑灯夜烛,听薛枝一件件掰碎了与二人讲会。
可生意场上的事哪能一张嘴便说个明白,尤其布料一行,这料子的讲究更得亲眼见一见摸一摸才来得实在。
可怜三人衣肆倒开得顺利,但于布料采买上涉足了水,偏偏日常又离不开巧文薛枝二人,只靠李佑郎一个慢慢摸了过来。
许是江南水程风光秀美,这一路日夜兼程,竟还让他白了回来。
李佑郎喜酒,特别是葡萄酒。
他总爱带上两壶随时吃到。
巧文曾问,“为何偏偏是葡萄酒?”
他只吐出两颗大牙,“哎??价钱低廉。”
前店来了客,巧文迎他上了二楼,这里存着布料以及衫裙补品,在薛枝的收拾下也是雅致清和。
“你这般可见到了薛枝所说那余杭大掌柜,这杭锦你究竟有没有拿到?”
李佑郎闲闲一坐榻上,向后靠着,“莫急??”
他笑着,“先容我歇一歇。”
这里也有几扇窗,比之一楼更是绿意一片,是个大通间,四面光争先望西面这道窗打来。
没事时巧文更爱在一楼听人声,薛枝则更爱在这里读些闲书。
巧文将他采买的食酒铺设在案上,笑看着他,“你这一去可有没些新鲜事?”
她一时想不到很好的切入口了,衣式多,却不知从哪里下手。
常说行万里路,这般许是启发灵感的时刻。
巧文本想听李佑郎说些江南趣事,各地风情,谁知却说中了对方的心坎儿上。
李佑郎转过眼来,就这样靠在榻上,眼直直望着她,半响,一笑。
“还真有件,就是不知如何该于你说。”
巧文偏了偏头,“何事?”
“这……”李佑郎忽然一改坐姿,身子前倾,胳膊支在双手上,思考着。
他抬眼,问,“若是有个大生意,你愿不愿做?”
巧文拿了桌上美酒,点头,“自然。”
“但若是那人有些权势,你可还愿做?”
巧文奇怪瞥他一眼。
求之不得。
“当然。”
李佑郎又问,“你当真愿意?那人……”
巧文打断了他的话,笑道,“四郎,我知你顾虑。”
“虽说与权势打交道自有多处受阻,但我与薛枝不想止步于此,当初干耶干娘之事犹记于心。”
两人从没提过,可均知当初之事没那么容易。
李佑郎看着她,听她讲着,“再者,我自己也是想飞的。”
她笑一笑,似乎觉得这话有些奇怪,正想改了。
“我明白。”李佑郎仍看着她,饮一口酒,“我知你意思,你说下去。”
巧文看他一眼,一边捣鼓桌上茶具。
她这个外来人做不了别的,只能借这独一无二开放风气,包容广博的女性气息,为大唐添一抹光彩。
衣式演变渐次,等她,若能再见到百年后的大唐,那时不知又会演变出何等华丽衣裳来。
那说不定巧娘子衣肆早已没了,只留许多衣裳仍在世貌上流传。
老祖宗的东西,迟早要还回去,在这之前,就请让她先沾一沾利吧。
她想着,说,“我还想做出好多好多衣裳。”
“然后让它们走向大唐每个角落。”
“连西域……”
她顿住,若有所思。
“怎么了?”李佑郎问。
巧文抬眼,看向他,眼里是一些压住的亮光。
“四郎?”
“嗯?”
“你说回鹘是不是来朝十五年有余?”
李佑郎没管这奇怪的走向,他支在胳膊上,回,“十八年了。自从那一场战败,先帝便与回鹘结好。”
巧文慢慢站起,窗内竹帘被拉下一个空隙,“我怎么从没见过回鹘人呢?”
“巧娘,他们俱在南市东段呆着。离咱们这里横跨一个市集呢。”
巧文听着,脸上是压不住的笑意。
瞧瞧。
这不切入点有了。
回鹘装盛行于巧文时代的中晚唐,到了这里,同样,一切都被提前了。
初唐第二代女皇平定西域一方势力,连着吐蕃也在女皇回京时顺带打了一仗,自此吐蕃与唐结好十五年有余。
论这些胡人,如今十几年过去,往日恩怨淡去,几国之间来往十余年,商贸也渐渐频繁起来,正是胡商大批来京之时。
这回鹘装衣式上合于圆领袍,思想上又有了民间胡汉友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