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复现实验的条件是现役牛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到底是什么成果,能让六年前的实验数据被彻底抹去,让所有知情者缄口不言,甚至让一个跨国犯罪组织不惜千里派遣杀手,只为让试图发表它的人,永远沉默?

    长岛京悟的手指死死攥住鼠标,指节微微泛白。他本能地吞了吞口水,喉咙干涩,心底某个隐隐的不安逐渐扩大,如潮水一般漫上脊背,带来阵阵寒意。

    小野鹤子提到,宫野厚司的研究涉及神经细胞的再生。

    神经再生是衰老研究的圣杯。在人类的所有细胞之中,唯独神经元无法再生。当医学已经发展到可以利用干细胞培养出体外器官,甚至进行器官替换时,没有任何人能逆转大脑的衰老。

    神经元的丧失是不可逆的,就如同生命的终结一样。

    长岛京悟始终相信,即便未来的医学能让人更换器官、筋骨、甚至血液,只要神经衰亡的课题没有被攻克,人类仍然无法摆脱死亡的桎梏。

    因此,任何与神经再生相关的研究,哪怕只取得了微小的进步,都会成为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焦点。

    他毫不怀疑宫野厚司六年前做出了某种突破。但是在这个遍地都是突破的学术界,他到底做到了哪一步?

    最有可能的是,他提出了一种有实践性的假设,或是发现了某种特殊的可以用于制药的机理。但是如果只是这种单纯的理论突破,组织大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学术理论再先进,离实际应用都有着千沟万壑,何况人类至今对神经再生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如果这项研究已经接近应用呢?

    如果宫野厚司不只是提出了假设,而是在实验室里真正诱导了神经元的再生,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突破,而是足以撼动整个世界医学体系的技术革命。

    但是组织不是慈善家,他们不在乎普通人的生命,也不会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推动这个医疗革命。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如何让少数掌权者在生命的棋盘上,获得永远不被淘汰的优势。

    换句话说,组织想要独占这项突破性的成果,让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获得逆转时间的能力,让衰老成为可控变量,让真正的“永生”成为特权。

    。

    长岛京悟被自己的假设吓出了一身冷汗,但是很快又镇定下来。

    科研第二定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哪怕六年前宫野厚司真的做出了这种惊天动地的突破,也不意味着他的成果能在短时间内被应用。生物实验的复现率本就堪忧,更不用说是涉及神经再生这种极限挑战级别的课题。数据可以惊艳,但科学的鸿沟并不会因此缩短。实验结果再震撼,如果无法稳定复现,依旧是空谈;即便能够复现,离真正可控、可用、可量产,也仍然隔着无数道深渊。

    组织的愿望确实美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没有那个能力去实现?

    如果组织已经完全掌握了神经再生的技术,他们根本不需要在这个时间点招揽他。事实上,单从他们正在重组研究团队,甚至不惜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研究所这一点来看,组织显然并未真正掌控这项技术。

    如果他们还在寻找突破口,他们的进展应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