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封赏!镇海侯徐增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皇宫的奉天殿内,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朱元璋为庆贺李景隆与徐增寿等人寻回高产粮种,特意举办了这场盛大的庆功宴,满朝文武皆身着朝服赴宴,殿内摆满了山珍海味,御酒飘香,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在殿内的一角,徐达与李文忠两位开国功臣正拉着各自儿子的手,眼眶泛红。

    徐达粗糙的手掌紧紧握着徐增寿的胳膊,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增寿,你这孩子,去美洲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提前跟为父说一声?听说你们在海上遇到风暴,还染上了痢疾,甚至有弟兄没能回来……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为父怎么向你母亲交代?”

    李文忠也红着眼眶,拍着李景隆的肩膀:“景隆,你自幼纨绔成性,为父知道你有闯劲,可这次去美洲,九死一生啊!能活着回来,还为大明寻到了救命的粮种,你没给咱李家丢脸,更没辜负陛下的期望!”

    徐增寿看着父亲两鬓的白发,心中满是愧疚:“爹,儿子知道您担心,可当时情况紧急,一心想着尽快找到粮种,没来得及跟您细说。不过您放心,儿子以后定会多加小心,不让您再担心了。”

    李景隆也点头道:“爹,这次能成功,多亏了高炽的谋划和弟兄们的拼死相助。儿子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敢居功。”

    两位老父亲闻言,更是老泪纵横。

    他们一生征战沙场,从濠州起兵到平定天下,见过鄱阳湖血战的尸横遍野,经历过北伐蒙元的酷寒绝境,早已将生死看淡,即便自己身负重伤、九死一生,也从未轻易动容。

    可此刻握着儿子的手,听着他们讲述海上风暴的凶险、疾病蔓延的绝望,再想到他们不仅平安归来,还闯出新航线、找到美洲大陆、带回能救万民的高产粮种,这份功绩足以载入史册,让大明后世子孙铭记,他们心中的激动再也按捺不住。

    这份骄傲与自豪,远比他们自己当年攻克坚城、斩杀敌将更为强烈——自己立功,是为了家国天下;而儿子们立下这般奇功,不仅延续了家族的荣耀,更能让无数百姓免于饥馑,这份价值远超寻常军功。

    一想到往后大明百姓能靠着儿子们带回的粮种吃饱饭,再也不用经历“易子相食”的惨剧,两位老将军便觉得眼眶发烫,泪水不受控制地往下流,那是欣慰,是骄傲,更是对儿子们不负家国、不负初心的满心认可。

    徐达擦了擦眼泪,笑道:“好!好!你们都是好样的!大明的未来,就该交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手上!”

    李文忠也跟着点头,看向儿子的眼神中满是欣慰。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陛下到——”,众人纷纷起身相迎。

    在老朱身旁,太子朱标身着蟒袍,手持一卷明黄圣旨,缓步走入殿内,身后跟着侍从。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抬手示意众人落座:“今日是庆功宴,无需多礼。标儿,开始吧。”

    朱标躬身应诺,走到殿中,展开圣旨,声音庄重而清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次李景隆、徐增寿率水师远赴美洲,历经艰险,寻回高产粮种,功在社稷,利在万民。现将有功之臣一一封赏,以彰其功!”

    “首先,赏随李景隆船队出海探索的水师将士!”朱标顿了顿,念出一串名单,“凡参与此次航行者,无论官职大小,皆赏白银五十两、绸缎两匹;阵亡英烈,追赠其家眷白银二百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