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跷脚牛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他拍探店视频的时候可听过太多品牌故事了,包括苏稽牛肉的,所以对于如何讲好这个品牌故事,他心里已经大概有数。

    做菜他不擅长,可讲故事是他的专业啊。

    改编不是胡编,他只是整理转述,让这道菜更早发扬光大。

    赵铁英和周淼若有所思的点头,这些事情他们不懂,但周砚说是从厂食堂学来的,那应该错不了。

    “那明天杀牛,我把牛杂给你留着。”周淼说道。

    “也不用全留,吊龙给我多留半斤,毛肚、牛肠、牛板筋每样留点,多的还给杰哥送去,咱们明天先煮一锅试试看。”周砚表情认真,“真要卖,我打算在门口砌个灶,专门用来煮跷脚牛肉,味道一飘开,比啥广告都好使。”

    “要得。”周淼点头。

    “那明天我先把你要的牛杂在江边处理了。”赵铁英说道。

    “那就辛苦赵铁英同志了。”周砚笑着说道。

    赵铁英同志和周淼同志对他的无条件信任与支持,让他大为感动。

    家人们,谁懂啊,这就是有家人的感觉啊!

    这一世,他必须要努力赚钱,尽快把欠的债务还掉,减轻爸妈的压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周砚揣着钱出了一趟门,他得到的这份跷脚牛肉菜单是后世改良的巅峰版。

    1984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大部分人还在努力追求吃饱这件事,但一些工作稳定,收入尚可的工人阶层,已经渐渐开始追求吃得饱又吃得好了。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食物的品质要求日渐提高,这是客观规律。

    跷脚牛肉从添加香料去腥,到添加中药增加风味,再到滋补养胃、祛湿驱寒、补虚强骨,就是迎合食客追求吃得好的表现。

    苏稽镇上和青衣江畔多得是卖跷脚牛肉的摊子,其中九成是他们周村人开的,每天都有新鲜的牛杂供应,主打一个便宜量大。

    周砚要把跷脚牛肉卖起价,就得做出差异化来,从味道、口感、功效三方面进行降维打击,还要讲个好故事。

    去镇上的两位老中医那里称了白芷、荜拨、草果、砂仁、山奈等十余味中药,量都称的不多,但还是花了他八块二。

    一是种类多,其次就是资格的中药还是贵啊。

    赵铁英看着周砚提着几袋牛皮纸包的中药回来,有些疑惑道:“你哪里不舒服吗?买这么多中药。”

    “我身体没问题,这些中药是加到跷脚牛肉里的。”周砚给她简单解释了一遍。

    往跷脚牛肉里加中药,一来是增加风味,其次就是增加这道菜的药膳功效,从而与其他店的跷脚牛肉形成差异化。

    “是要加一些中药,但也没那么多啊?而且中药贵,咱们村的人卖汤锅,也少有人真加的。”赵铁英皱眉道:“你这样加,怕是要亏本哦。”

    “亏不了,我心里有数。”周砚胸有成竹。

    今天晚上收工早,九十碗面早早卖完,还有几位想吃面的客人被周砚抱歉地拒绝了,让他们明天早点来。

    他爸妈吃了晚饭,带着周沫沫回去了。

    周砚把笋干泡上,又做了一坛子泡萝卜,在院子里用冷水冲了个澡,早早回了房间。

    房间很小,五瓦的灯泡勉强把房间点亮,粗粝的墙面上糊着一张张泛黄的旧报纸,玻璃窗破了一格,拿报纸和胶布糊的,已经翘边了,风从缝隙往屋子里灌。

    床就是两张条凳上铺了几块木板,高低不齐,垫被是一张很薄的老棉被,黑乎乎的,不知道哪年传下来的,躺着又硬又硌人。

    枕头是本新华字典,盖的被子也是薄薄的,一点都不暖和,晚上得把外套盖在被子上才睡得着。

    一根竹竿用绳子挂着就算是衣柜了,挂着两件衣服,两条裤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小周是个好同志,借的钱都花在刀刃上了,自己一点没享受。

    周砚上辈子孤儿开局,算是挺能吃苦的人了。

    但没想到吃完自己的苦,还要吃别人留下的苦。

    造孽啊!

    赚钱!

    他现在动力满满。

    唯有赚钱,才能打破这家徒四壁。

    等赚到钱,给自己换个席梦思!打床新棉花做的厚被子!换个软和的枕头!再把玻璃窗补上!

    不对不对,这追求还是太低了。

    应该是冰箱、电视、洗衣机啊!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该要更高级一点才对。

    装钱的盒子放在床头,他打开盖子清点起来。

    今天收入54元,买肉和买小青菜开支15.3元,昨天还有35.5余额,他手头的现金达到了74.2元。

    明天要交的房租有了,交完还能有一笔余钱,可以用来扩张跷脚牛肉所需的露天灶。

    此外还有夏瑶送的那支钢笔,里边还有墨水,周砚顺手拧开把今天的账记了。

    价格昂贵的进口货,不光外观精致,写起来确实也比他那根九毛钱的塑料笔杆永生233丝滑。

    不过她是怎么想的,给一个厨师送一支钢笔?

    真是一个奇怪的姑娘。

    扯一下床头的拉绳,钨丝灯变黑,周砚秒睡。

    劳累一天的疲倦感,让他根本没时间去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感觉是累晕过去的。

    ……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小周师父便骑着他的二八大杠出门买菜去了。

    堰坎头屠宰场拉了几盏灯,勉强将场坝照亮,几伙杀牛匠正热火朝天地宰牛分肉。

    “周砚!”

    周砚的自行车刚停下,后边就响起了一道洪亮的声音。

    他闻声回头,便看到两个彪形壮汉提着染血的刀向他走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