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百态(5)(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在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朝,都会去上演的事情。

    毕竟权力就是这样。

    不可能说,顶层出现了更迭,一切都朝旧有的保持运转,在众多的积弊及毒瘤中,有部分就是旧有的产生的。

    不解决,是要出大问题的。

    可要解决,却也是阻力重重。

    权力的集中再分配,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只有把权力理顺清楚,后面的就水到渠成了。

    大虞这一路走来,历经太祖,太宗,宣宗三朝,每位君王都是极具性格的,现在,大虞来到了正统朝,这位按正常轨迹,别说大位了,甚至成年及冠后,是否能外封就藩的庶出皇子,却成为了大虞第四任皇帝,即正统帝。

    在克继大统初期,权力被分散出去,中枢的臣子也好,地方的臣子也罢,一个个有想法,保持前朝习惯,楚凌不会挑理。

    毕竟人要现实点,手里无权,皇位就是象征性的存在。

    但现在,处在正统朝之下,不按正统朝的节奏、习惯来,那就不好意思了,要么滚出统治阶层,要么就带着美梦去地底下去。

    这一路走来,正统朝的中枢文武,但凡还在位置上的,无不能感受到一点,他们的天子,身上有太多熟悉的身影了。

    太祖的狠辣。

    太宗的智慧。

    宣宗的锐志。

    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今上克继大统之初,太祖托梦一事,这个含金量在不断地上升。

    尤其是正统五年对外一战,今上所派精锐打出雄威,打出风采,压着强敌北虏揍,这使得很多人都相信天佑大虞。

    信心在任何时候都弥足珍贵。

    当然这是主流的想法,也是这个想法,使得大虞离分崩离析越来越远,大虞真正安稳下来了。

    或许在这期间,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但不会说因为这些状况,就使一些人会走最极端的路。

    这是至关重要的。

    而对于处中枢权力的核心文武,在直面一次次政坛风波及洗牌下,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今上极具性格。

    你可以说,在今上的身上,能够看到太祖、太宗、宣宗几位天子的影子,但你不能说这是今上在刻意去学,去做。

    因为今上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今上开始掌权亲政,就大朝召开,御门听政这一块儿,这本该是按制来召开的。

    可今上却没有这样,甚至连维护都不维护。

    每次有大朝召开,御门听政之流,势必会给中枢带来极大冲击与震动,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针对今上这一做法,朝野间不知议论过多少次,甚至有众多大臣上疏规谏,但今上仍是不为所动。

    有事,就召对应有司,召开御前廷议。

    没事,就各司其职,把各自事宜做好。

    这期间不是没有人动过心思,但是吧,这些人要么不在了,要么闭嘴了,属于正统朝的节奏、习惯在传递下去。

    所以在楚凌微服私访期间,位处中枢的那帮文武,根本就没有朝这方面去想,相反因为天子摆驾上林苑,使得很多人是处于紧绷状态下,他们不知天子到底何时归宫,故而很多事都在无形中压茬进行的。

    虞都,皇城。

    尚书省。

    “有些人真就是记吃不记打,以为私下做了些什么,就不会有人知晓,真真是可笑至极!!”

    萧靖坐于主位,看着所持密信,眉头紧皱,冷哼一声道:“将心思打到道试上,他们是真以为陛下察觉不到?!”

    ‘自陛下着改科贡为会试,殿试,大虞的抡才就已吹响谋改之势,道试在今岁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个个真是连死都不知怎样死的。’

    当然,这番话,萧靖没有讲出来,而是在心中暗暗思量的。

    作为今上最为信任的股肱之臣,萧靖是熟悉今上脾性及手段的,抡才,乃国之根本,过去没有能解决的,必然会在正统朝得以解决。

    或许这一解决的过程,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在萧靖看来,这比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改革要强。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

    即在大虞治下十六道,存有一批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门阀世家、豪强士绅势力,他们拥有大批族产,与地方关系紧密,关键是他们之中有一批宗族,是有着传家的家学,这是支撑族学的关键所在。

    在世人的眼里,太祖在世时,以铁血手腕开启杀伐,兴起一桩桩大案,使得一批批贪官污吏,奸佞败类被诛除殆尽,殊不知在看不到的一面,是有一批宗族势力也跟着被铲除掉了。

    也是这样,使得中枢与地方的关系,一度变得尖锐起来,甚至间接影响到了对外的征伐大局。

    以至太宗克继大统后,采取了怀柔之策,减少了对外征伐,将主要精力用于内政方面,但与此同时,为了安抚在朝,在边的武勋将校,这也就有了韩青的强势崛起,一切都是在为政治服务。

    韩青之权,源于时势所需,而非君心独宠。

    这是一些人能够看出来的。

    可如今时移势易了,一段谁都没有料想到的突变,一段持续时间长的动乱,使得大虞跟过往不一样了。

    尤其是今上不动声色间,培育出一支支忠于自己的势力,还通过对内对外的博弈斗争,掌握住了主导优势,关键是中枢军队彻掌在手,边疆军队深受大局影响,渴望天子对他们发号施令,一切都在变得不一样了。

    “老爷,此事是否向御前呈递奏疏?”

    萧云逸犹豫许久,方才低声开口,“毕竟只京畿道试一事,就牵扯到这么多群体,这要是……”

    “这奏疏不能上。”

    萧靖摆手打断,“恰恰是牵扯到众多群体,才不能向御前上奏疏,别忘了,陛下最厌恶的就是越权。”

    萧云逸心下一惊,他忽略了这一关键所在。

    今上对大事是掌控的,但具体的事是由对应的有司及个人来办,在这期间,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以向今上表明,但前提是必须将差事办好。

    如果支持都给了,差事还没办好,那就可以出局了。

    今上正是用这种方式,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