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能只算经济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中枢抽调的精锐,除朕提及的这些,最多再抽调两万,对外宣称十万精锐,参与平灭东吁叛逆之战。”

    楚凌撩了撩袍袖,扫视殿内诸臣,语气掷地有声道:“朕打算在朝选一位主帅,负责此次对战东吁,征东大将军王昌为副帅,不知哪位爱卿愿为朕,为社稷分忧解难啊!!”

    楚凌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陛下!!臣请战!!!”

    没有任何的犹豫,孙河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一双双眼眸聚焦在孙河身上。

    “只孙卿一人吗?”

    楚凌的目光,在孙河身上停顿刹那,随即便扫向别处,微微抬眸的说道。

    “陛下!”

    “陛下—”

    一听这话,孙斌、韩青、张恢、黄龙几人相继出列,齐声朝天子作揖请命,只是不等他们的话讲出,孙河的请战将他们打断。

    “陛下!!臣愿立军令状!!”

    在众目睽睽之下,孙河单膝跪地,怒目圆睁的沉声喝道:“此战,臣若不能率我朝健儿平灭东吁叛逆,臣自战死沙场不归,另请陛下罢黜荣国公之爵!!”

    殿内一片死寂,群臣心头震颤。

    在场之人皆看出孙河想挂帅出战,孙河为何这样,很多人也是能看出的,但是这话说的太满了。

    毕竟荣国公的爵位,乃是太祖高皇帝亲敕,授丹书铁券,允世袭罔替,非谋逆大罪不得褫夺。

    楚凌眸光微动,似有波澜掠过。

    他凝视着殿中跪伏的孙河,指尖轻叩龙椅扶手。

    殿内寂静如渊,须臾,楚凌起身离座,缓步走下丹墀,响起的脚步声,每一步都似敲在群臣心间。

    他停在孙河身前,俯瞰着孙河说道:“卿当知,这军令状立下,就断无更改之事,卿当真想好了?”

    孙斌、韩青、张恢、黄龙等人,无不是看向了孙河。

    特别是孙斌,他想到自家大兄会抢下攻打东吁叛逆之机,以此扭转天子对其看法,但他没有想到自家大兄,会拿荣国公的爵位来立军令状。

    “陛下!臣想好了!”

    孙河深吸一口气,语气铿锵且坚定,朝跟前站着的天子表态,“臣蒙受国恩之重,天下皆知!!”

    “臣能得荣国公之爵,更是得太祖高皇帝厚爱!!”

    “东吁叛逆窃据我朝疆域数十载,这对我朝而言是耻辱,太祖高皇帝在世时,多次想收复此地,以彰显我朝赫赫军威,然有死敌、奸佞作祟,以至此事迟迟没有能成!!”

    “这次东吁叛首身死,乃是我朝不可多得的机会,臣若不能率我朝健儿,趁此势收复叛逆作乱之地,臣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说得好!!!”

    楚凌朗声喝道:“这才是大司马大将军该有的风范!!”

    讲到这里,楚凌弯腰,伸手搀扶起孙河。

    孙河难掩激动的看着天子。

    在看到天子锐利的眼神,孙河情绪更激动了。

    赌对了!!

    只要此战能灭掉东吁叛逆,那先前所做种种,天子定然会只字不提的,这对他来讲,对荣国公府一脉,都将是一种解脱。

    “来人啊!!”

    在孙河内心激动下,在群臣思绪各异下,楚凌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将朕珍藏的倚天剑取来!”

    “奴婢遵旨!”

    李忠立时作揖拜道。

    可听到这话的楚徽,却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殿内所聚诸臣,是不知此剑的来历,但在看到楚徽的表情时,他们明显察觉到不对。

    不多时,李忠捧着一把佩剑,快步朝御前走去。

    而在一道道目光注视下,楚凌伸手接过倚天剑,剑鞘玄金铸就,隐有龙纹缠绕,拔剑出鞘寸许,寒光逼人,殿内众人不由屏息。

    楚凌凝视剑身:“此剑乃朕在上林苑时命人所铸,与之齐名的,还有七把,合称“上林八剑”,皆以天外陨铁锻成,此剑出鞘不饮血,誓不归鞘!今日朕赐你倚天,非为荣宠,实乃寄予平定东吁叛逆之重望。”

    讲到这里,楚凌将倚天剑抽出,递到了孙河面前。

    “持此剑,如朕亲临!!”

    楚凌语气铿锵道:“朕希望卿持此剑,斩东吁叛逆众首,使天下皆知叛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孙河伸出双手,呼吸有些急促。

    楚凌将所持倚天,交至孙河手中,剑柄尚存帝王掌心余温,剑身却带着丝丝寒意。

    孙河双膝跪地,双手高举过顶,“臣孙河,叩谢天恩!陛下之言,臣定铭记于心,斩东吁叛逆众首,使天下皆知叛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叛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余音在殿内回荡。

    而聚在殿内的诸臣,无不露出各异表情。

    这句话,他们太熟悉了。

    当初北伐之际,天子曾讲过犯我大虞者,虽远必诛!!

    这是对周边强敌的强硬态度。

    而这次,针对东吁叛逆,天子再度表明了强硬态度。

    这不止是针对东吁叛逆,同时也是在告诫本土治下,如果谁要是敢做出有违大虞社稷之事,一旦被中枢给查到了,不管是在何处,势必会遭到正义的铁拳!

    统御一方国朝,该立起的规矩,就必须要立起来。

    什么是底线。

    什么是红线。

    都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不能有任何含糊之处。

    楚凌就是要通过对东吁这一战,进一步竖立起中枢的强势威仪,以此来警告那些有私心,有算计的家伙。

    一个个在规矩之内,那怎样都行。

    但要是敢坏了规矩,下场不会好。

    与此同时,这也是在凝聚大虞民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叫大虞治下的万千子民知道,他们忠于的朝廷,到底是怎样的,这样强势的朝廷,在面对任何不公之事时,势必会坚定不移的站在他们这一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楚凌要用自己的方式,来给大虞打造起独有的家国情怀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