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家是藏经阁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吴市,石头村,小雨。

    雨后的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味道,仔细闻,还有煤味和牲畜味。

    三种味道,成了这里永恒的基调。

    村尾,朱家,四间破旧的土坯房,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雨中佝偻着腰。

    小雨刚爬上窗沿,朱诚就醒了。

    今天是周六。

    在镇上上学的少年,昨晚就摸黑回来了。

    十二岁的男孩,脸上还挂着稚气,眼里却有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沉稳。

    自从父亲走后,他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当然,是被逼着长大的。

    利索的把衣服穿好,朱诚弯腰在屋檐下洗漱。

    笔尖在试卷划动。

    三个小时过去了,朱诚揉了揉发酸的手,看向墙上挂着的钟,

    时针停在十上,不早了,再过会奶奶就要吃药了。

    朱诚走到一个矮柜前,打开抽屉,抽出三根香,转身走到墙边。

    墙上,挂着一张黑白遗照。

    照片上的男人笑得憨厚,眼睛发亮。

    看了父亲好一会,点燃手中香,朱诚对着照片恭敬的鞠了三个躬。

    青烟笔直,想必父亲收到了。

    朱诚擦了擦眼角的泪,娴熟的往煤炉里添了一锹碎煤渣,炉火旺了些。

    然后,他又走到厨房,在角落摸出豁口的药罐。

    药罐坐上煤炉,黑褐色的药汁翻滚着,药味很快弥漫开,又苦又沉。

    趁着熬药的功夫,他钻进厨房。

    米缸已经见底,少年踮脚刮了半天,凑出一小碗米。

    又从墙角的柜子里摸出两个鸡蛋,一小把蔫了的青菜。

    油瓶早就空了。

    铁锅里多了瓢水,水开,鸡蛋液覆盖锅底,水炒蛋就做好了。

    青菜直接扔进去焯熟,撒点盐,就能出锅。

    两个菜刚端上桌,药也熬好了。药汁倒进碗里还有些烫手。

    小手摸了摸耳朵,少年捧了碗药,又盛了些饭菜,一起端进里屋。

    昏暗的房间,常年不散的药味和老人味钻进鼻子。

    朱诚就像没闻到似的,走到床边:“奶奶,喝药了,喝完药吃饭。”

    饭菜放在床头的小凳上,少年扶着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老太太,坐起来。

    老太太叫陈秀兰,这辈子,苦的就像眼前的药。

    她半靠在墙上,一双腿摊着,上面盖着黑灰色的被子。

    自从五年前在山上摔坏腿,没钱好好治,陈秀兰就再没能站起来。

    家里少了能下地又能操持家里的陈秀兰,日子急转直下。

    这个家,算是塌了一半。

    第二年,儿媳妇,也就是朱诚的娘也熬不住了。

    白天伺候瘫在床上的婆婆,晚上对着唉声叹气的丈夫,还有个半大的孩子要养。

    一个雨夜,看朱孝熟睡,这个女人就消失了,朱诚从此没了娘。

    她不怪她。

    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儿媳妇?

    一个女人,既要操持家里,又要照顾瘫在床上的婆婆,谁能熬得住?

    这或许是她能想到,唯一的解脱方式。

    家里不光要开销,还要给她买药。

    断腿只要阴天就疼得钻心,不吃药,老太太连觉都睡不熟。

    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朱家男人身上。

    老头朱正和儿子朱孝只能拼命。

    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日夜不停的干,又能赚几个钱?

    日子只能拮据的过。

    三年前,村子后面的山沟发现了黑块块,矿上招工人,钱给得多,只是危险。

    朱孝为了这个家,为了能让她能吃上药,也为了朱诚的学费,一头扎进不见天日的魔窟。

    谁曾想,这一扎,再没能出来。

    一周前,儿子出事的消息传回来,这个家的天,又塌了一半。

    这一次,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