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我得规矩就是规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如果扬市实在没地方,我下午就去临市看看,听说他们去年给日企批了三百亩。”

    项越是一点都不虚,手上有外资,又是实业,去哪个地方都得欢迎他,时间很紧,没空在地方上磨洋工。

    陈书记咬了咬牙,把火咽了下去,这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就这么浮躁?还没谈几句就要走!

    谁家谈生意不是慢慢谈的,哪有这种上来就要砸锅的。

    “工业用地每亩五万八,五百亩就是两千九百万。”

    项越:“陈书记,据我所知,扬市工业用地没这么贵吧,我只能接受地价按评估价七折算,首付三成,余款分五年付清。”

    “小项啊,扬市有扬市的规矩。”陈书记把计划书往茶几上一拍:“市里财政紧张,土地款缓不得。”

    “规矩是死的。”项越指了指长三角枢纽规划图,

    “您先听听我们的规划,公司预计第一年招工八百人,三年内到三千。”

    “正式员工底薪六百包吃住,还有计件提成,主管一千二,交五险一金。”

    他抬头迎上陈书记的目光,“都是实在的就业岗位,不是虚头巴脑的写字楼经济。”

    房文山适时插话:“我听说他们还和秀明学院合作要搞定向培养,”

    项越接过话茬:“对,几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包分配,应届生就能消化五百人。”

    陈书记眼神闪了闪,扬市大专院校今年有的都招不满,教育局因为这事天天被市长训。

    项越又翻到税务条款,“前三年免税,后两年减半,五年后的税收都会比地价高了。”

    “还有等物流园运转起来,所有货车挂扬市牌照,光是运输车辆的过路费,一年能给交通局创收百来万。”

    “我们公司的目标是做到行业前三,成为地方的名片。”

    “陈书记,我们也想在家乡扎根。” 项越把话题拉回来,

    “您看这就业数据,工资待遇,比去苏南打工强多了。”

    他指了指职业培训规划,“政府要是给补贴,我们能把员工培训周期缩短到半个月,让大家快速上岗。”

    房文山在沙发上挪了挪屁股,觉得自己像个多余的摆件。

    项越的谈判逻辑很清晰。

    先摆数据,再亮竞品,最后也开始打感情牌,就等陈书记松口。

    陈书记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的梧桐树。

    临市去年靠日企刷了GDP,今年要让外资落地扬市,自己这个新书记的位子才算坐稳。

    但五百亩地和免税政策,本土派肯定要在常委会上放炮。

    “这样吧,” 他转身时换了副笑脸,

    “土地价按四万八算,首付五成,余款分三年付清。免税前两年全免,后三年按七五折算。”

    他指了指项越,“但学校必须挂‘扬市物流人才基地’的牌子,招生计划也得报教育局备案。”

    项越知道这是官场的折中方案,既给了他面子,又堵住了别人的嘴。

    他翻开笔记本,记下土地款分期和税收优惠,故意让陈书记看见 “临市备选方案” 几个字,

    “我需要和香江的董事通个气,具体得选址要股东投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