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战略确认,夺岛落日!(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公室内,史迪威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将一份厚厚的文件推到了楚云飞面前。

    “楚,这是华盛顿的最终决定。”史迪威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异常有力:“罗斯福总统,以及美国国会,已经被我们的决心和中国军队的潜力所说服。

    他们决定,将中缅印战区提升至最高战略优先级,并启动一项史无前例的紧急对华援助计划!”

    在场的赵鹏程与孙铭闻言,皆是心头一震,呼吸都为之一滞。

    楚云飞缓缓拿起那份文件,目光沉静地翻阅起来。

    然而,随着一页页的翻动,即便是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中,也难以抑制地泛起了层层波澜。

    这份援助清单的规模,颇具诚意。

    军事装备方面:

    步兵武器: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十万支!

    汤普森冲锋枪,三万支!

    勃朗宁M1919及M2重机枪,合计一万挺!

    M1卡宾枪,五万支!

    支援火力: M2型60毫米迫击炮两千门,M1型81毫米迫击炮一千门,M1A3型75毫米特制山地榴弹炮五百门。

    37毫米及45毫米反坦克炮共计八百门!

    配套弹药数量:省略(足以支撑起十二个师进行一场会战)

    车辆与运输方面:

    车辆:“威利斯”吉普车五千辆。

    GMC“十轮卡”军用卡车一万辆!

    水面舰艇:提供可用于内河的武装巡逻艇及登陆艇组件,总计一百五十艘!

    并且派遣相应的技术专家和工人帮助培养相应的制造工厂。

    工业与民生方面:

    工业设备:包括子弹生产线、火炮修复设备、精密机床在内的全套兵工厂扩建设备!

    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一百套!

    应急粮食:五十万吨面粉!五十万箱军用罐头!以及大量的压缩饼干与奶粉!

    清单后面,还有海量的医疗物资、战略原材料、以及增派军事顾问与技术专家的详细计划。

    “我的天这么多”

    饶是孙铭久随楚云飞,见惯了大场面,此刻亦忍不住低声惊叹。

    他看着清单上那些天文数字般的物资,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这些装备与物资,足以将三十万民国部队从头到尾武装成一支现代化的铁军!

    赵鹏程更是激动得双手紧握,指节发白。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装备着加兰德步枪与汤姆逊冲锋枪的弟兄们,在战场上将日寇打得溃不成军的场景!

    尤其是这大量的汽车援助,将会更大程度的改善整个民国的后勤供应体系。

    楚云飞缓缓合上文件,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史迪威,语气平静地问道:“代价呢,史迪威先生?”

    “如此慷慨的援助,想必,美国方面也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代价’吧。”

    “是的,楚。”史迪威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华盛顿方面,确实有几个条件,或者说,是期望。”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第一,指挥权的统一与高效。

    华盛顿方面认为,要将这批援助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

    所有接受全套美械换装的中国部队,特别是未来将要组建的计划部队,其战时最高作战指挥权,必须归属中缅印战区联合司令部,也就是说,这些部队的领导权归属于山城,但指挥权属于联合指挥部。

    “第二,明确的战略目标。”史迪威的手指在地图上重重划过,从缅甸中部,一路指向中国内陆:“这批援助的主要目标,是支持我们保证滇缅公路的通畅,并且再次基础之上,建设相应的空军基地,用于后续的B-29轰炸机起飞轰炸,向贵国及东南亚其他地区发动战略反攻,从根本上威胁日本本土。”

    “第三,美式训练与顾问体系的全面嵌入。”史迪威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楚云飞:“我们将派遣更大规模的军事顾问团,从军、师、直至营一级,全面协助并指导美械部队的训练与作战。

    我们必须确保,这些部队能够熟练运用美式装备,并掌握与之配套的美式战术思想。”

    所谓的美式战术思想,实质上就是在抄袭楚云飞的战术思想。

    美国佬的这一套,实际上也就只有参谋体系是自己搞出来的。

    办公室内的空气,在史迪威说完这三个条件后,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孙铭与赵鹏程脸上的喜悦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这三个条件,无异于要求远征军在军事指挥、战略自主乃至战术思想上,全面向美方靠拢,甚至可以说是交出相当一部分主权。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

    楚云飞的脸上,依旧平静如水。

    他静静地听完史迪威的陈述,沉默了片刻,随即缓缓站起身,走到史迪威的对面。

    “史迪威先生。”楚云飞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原则上,同意贵方的这三个条件。”

    “什么?”

    史迪威自己都有些意外。

    “但是。”楚云飞话锋一转,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比清单上所有武器加起来还要明亮的光芒:“我也有几个‘建议’,或者说,是我对我们之间这份‘新伙伴关系’的理解。”

    史迪威先生,贵国的援助,慷慨得令人钦佩。但恕我直言,单纯地给予我们武器,如同只授人以鱼,虽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让我们真正强大起来。战争终有结束的一日,而一个强大的、能够自我防卫的中国,才是远东乃至世界长久和平的基石。”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与远见:“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援助的核心,应从‘输血’转向‘造血’。”

    楚云飞用铅笔在地图上重重画了几个圈:“我恳请贵国,将援助清单中那部分工业生产设备,特别是兵工生产设备、精密机床与冶金技术,不仅仅用于后方的维修与保养,而是集中起来,在中国的战略后方,例如四川,山西,山西建立几个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兵工联合体!

    我们可以合作建厂,贵方出技术、出设备、出专家。

    我方出土地、出人力、出资源。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加兰德步枪,更是能够生产加兰德步枪的生产线!不仅仅是75毫米山炮,更多是现代化自我循环的现代化军事工业体系。”

    “我所期待的事,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

    在中国本土,建立起一套基本完整的、能够自我循环的现代化军事工业体系.”

    史迪威被楚云飞这番话彻底震撼了!

    他原以为楚云飞会就指挥权、武器分配等问题讨价还价,却万万没想到。

    对方的目光,早已越过了眼前的战争,投向了更遥远的国家工业化未来!

    “这楚,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史迪威失声道。

    “我知道。”楚云飞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这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一个工业化的中国,将成为美国在亚洲最坚实、最可靠的盟友,其战略价值,远非几场战役的胜利可比。”

    他没有给史迪威太多思考的时间,继续抛出了第二个建议:“第二,关于部队的指挥权与装备分配,我建议采取‘梯次配置,内外有别’的原则。”

    “我完全同意,由贵我双方联合指挥的‘X’、‘Y’部队,作为反攻缅甸的战略铁拳,必须优先换装最好的美械装备,并接受最严格的美式训练。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楚云飞话锋一转:“史迪威先生也看到了,中国国内战场之广阔,战线之漫长。

    薛岳将军、顾祝同将军等各战区将士,亦在浴血奋战,牵制着数百万日军主力。

    他们的功绩与牺牲,同样不容忽视。

    完全将援助集中于远征军,必将引起国内其他战区的强烈不满,不利于我内部之团结,此事想必史迪威先生亦有耳闻。”

    史迪威默然,薛岳等人联名向重庆施压之事,他自然清楚。

    “因此,我建议,援助的美械装备,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用于装备我们共同指挥的远征军精锐。

    另一部分,则应用于逐步替换国内中央军嫡系部队的落后装备,以提升其整体战力。

    当然,这些部队的指挥权,仍归属中国战区统帅部。”

    楚云飞微笑道:“为表诚意,并缓解国内各战区之急需,我愿将此前在飙关及仰光外围缴获之日械装备,尽数上交统帅部,由其统一调拨,优先补充给第九战区等功勋卓著之部队。

    如此,既能安抚各方,亦能物尽其用。”

    这一手,以退为进,既展现了大局观,又化解了内部矛盾,更守住了远征军核心部队换装的优先权,让史迪威暗自点头。

    “那么,第三点呢?”史迪威追问道。

    楚云飞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令史迪威都感到心悸的、名为“野心”的光芒。

    “第三,我们的合作,不应仅限于缅甸,更应放眼于整个太平洋!”

    “史迪威先生,贵国之最终目标,是彻底击败日本帝国,而要达成此目标,登陆日本本土,将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决战,那一战,必将惨烈无比,美利坚的青年,亦将付出巨大牺牲。”

    “而我中国,拥有四万万不屈的人民,拥有数百万历经战火考验的士兵!一旦我们在贵国的帮助下,建立起现代化的军事工业与后勤体系,届时,这支全新的陆军,将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力量!”

    楚云飞顿了顿,眼神之中满是煞气:“他们,将可以成为与贵军并肩作战,一同登陆日本本土,彻底捣毁法西斯巢穴的战略盟军。”

    “史迪威先生,你认为,这样一支数百万人的强大盟友,其价值,又该如何衡量?”

    史迪威彻底被楚云飞描绘的这幅宏大蓝图所震撼了。

    他呆立在原地,脑海中飞速运转。

    他来之前,想的是如何让中国人听话,如何用援助换取指挥权,如何让中国军队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战略。

    而楚云飞,却反手为他,为美国,描绘了一个更为宏大、更具诱惑力、也更符合双方长远利益的“共赢”前景。

    将此时的民国,从一个被动的援助接受者。

    提升到了一个主动的、能够在最终决战中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

    “你提出的这些‘建议’,已经远远超出了我能决定的范畴。特别是关于在中国建立军事工业体系的计划,我必须立刻向华盛顿汇报,由总统和联合参谋部进行评估。”

    “但是。”史迪威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我个人,完全被你的远见所折服。

    我将以我个人的名义,全力向华盛顿推荐你的这份‘新伙伴关系’计划!

    我相信,他们会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战略价值!”

    史迪威的语气重新变得务实:“至于眼下,我同意你的‘梯次配置’原则。

    优先武装我们共同指挥的突击部队,同时,我会向重庆方面施压,让他们尽快落实你提出的‘以缴获日械安抚各战区’的方案,以平息你们内部权力争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