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兵工署的特殊会议;丛林中的抉择,昂山与周卫国的信!(求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缅甸东部,靠近暹罗边境的某个隐秘丛林据点内。

    缅甸独立军总司令昂山,正对着一份份触目惊心的伤亡报告,以及从各处溃逃回来的残兵败将的哭诉,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自中国远征军主力大举反攻以来,尤其是那个如同鬼魅般活跃在丛林中的“侦察大队”出现后,他麾下的缅甸独立军,便接连遭受重创。

    不久前。

    他派往暹罗边境袭扰远征军后勤线的一支精锐部队,在遭遇魏大勇率领的侦察二中队伏击后,几乎全军覆没。

    侥幸逃回的士兵,描述那支中国小部队时,用词均是夸张无比,尤其是面见昂山的时候。

    他们的眼中依旧充满了深入骨髓的恐惧。

    周卫国麾下的这群战士们,装备先进,火力凶狠,作战素养极高。

    一旦出手,毫不留情,基本上没给他们反击的机会。

    昂山不得不承认,他们不可能是这些人的对手。

    “总司令!”一名缅甸独立军的高级指挥官,也是昂山的亲信,神色焦虑地说道:“我们近日来,与中国远征军大小战斗十数次,几乎无一胜绩!

    各部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日本人许诺的武器弹药补充,迟迟未能到位。

    再这样打下去,我们缅甸独立军恐怕就要彻底拼光了!”

    另一名指挥官亦附和道:“是啊,总司令!

    日本人把我们当炮灰,让我们去啃最硬的骨头,去袭扰那些战斗力最强的中国精锐。

    一旦我们受挫,他们却往往作壁上观,甚至还会抢夺我们的“战利品”!

    这样的‘盟友’,根本靠不住!”

    昂山猛地一拳砸在竹制的桌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够了!”他低吼道,眼中充满了血丝与挣扎:“难道要我们就此放弃,向中国人投降,再回到英国人的统治之下吗?!”

    他何尝不知日本人的用心险恶,何尝不痛心于麾下将士的巨大牺牲。

    但“独立”二字,是他毕生的追求,是他带领这支军队奋战的唯一目标。

    为此,他甚至不惜与虎谋皮,饮鸩止渴。

    他何尝不知道日本人究竟是个什么德行,如果不是日本人已经大部分被远征军打垮,赶了出去。

    缅甸独立军在他昂山的率领下,很有可能会化身为一支与日军作战的部队。

    这种为自身国家和民族,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独立的“人物”,在战争时期,其实颇多。

    说远了。

    就在昂山砸完竹桌之后。

    一名侍卫匆匆走了进来,将一个沾满血污的小布包,呈递到昂山面前。

    “总司令,这是这是从前几日阵亡的巴特中队长尸体上找到的。里面似乎有一封信,我们没敢私自拆开。”

    昂山疑惑地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些巴特的私人杂物外,赫然放着一封用油纸精心包裹的信件。

    信封之上,没有任何署名,只用缅文写着“致昂山将军亲启”几个字。

    他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用中文书写的信笺。

    字迹苍劲有力,旁边附有不算精准但尚能看懂的缅文翻译。

    信的开头,便让他心头一震——“昂山将军台鉴:中国远征军-——周卫国,敬启。”

    周卫国!

    昂山皱眉沉思了许久,才想起来此前曾在暹罗受训之际,听闻过他的故事。

    那个在山西战场之上,曾经数次袭击机场,并且成功全身而退的传奇指挥官。

    楚云飞麾下的悍将之一,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人。

    昂山强压下心中的波澜,继续读下去。

    信中。

    周卫国并未以胜利者的姿态进行恫吓或劝降,反而以一种平等对话的口吻,先是肯定了缅甸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合理性,随即笔锋一转,痛陈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虚伪与残暴,列举其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地犯下的滔天罪行。

    “.将军当知,与虎谋皮,终为虎噬。

    日寇今日之许诺,不过镜花水月。

    待其利用贵军达成其战略目的之日,便是贵军及缅甸民众再坠更深苦难之时。

    前车之鉴,朝鲜、台湾、伪满洲国,莫不如是”

    “.中国远征军入缅,乃为驱逐共同之侵略者——日本法西斯。

    我军与缅甸民众并无宿怨,更无意干涉缅甸之内政。

    待日寇被逐,缅甸之未来,当由缅甸人民自行决定。

    若将军能明辨大势,幡然悔悟,与日寇划清界限,共同致力于缅甸之真正解放,则不失为一代俊杰,亦为缅甸民族之幸”

    信的末尾,并未提及任何具体的招降条件,只是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迷途知返,为时不晚。何去何从,望将军三思。”

    昂山手持信纸,久久不语。

    周卫国的这封信,如同一把利刃,剖开了他内心深处所有的矛盾与挣扎。

    他知道,信中所言,句句属实。

    日本人的“共荣”,不过是奴役的代名词。缅甸独立军继续充当日本人的马前卒,最终的结局,只能是炮灰。

    “总司令.”身旁的亲信指挥官们看着他变幻不定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开口,“这这信”

    一名较为年轻的军官壮着胆子说道:“总司令,我认为,周卫国此信,虽有攻心之嫌,却也并非全无道理。

    如今中国远征军势大,其统帅楚云飞更是用兵如神,我等若再执迷不悟,恐怕真要玉石俱焚。

    信中所言‘缅甸之未来,当由缅甸人民自行决定’,若能以此为契机,与远征军进行接触,或许.尚有一线转机?”

    另一名老成持重的指挥官亦劝道:“是啊,总司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缅甸独立军的弟兄,不能再这样白白牺牲了!

    楚云飞此人,据闻在山西治理地方,颇有建树,对百姓秋毫无犯。

    若能与他达成某种默契,至少,可以保全我军实力,为缅甸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部下们的劝说,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昂山紧握着那封信,闭上双眼,脑海中闪过无数牺牲的袍泽,闪过家乡父老期盼独立的眼神,也闪过日军军官那副颐指气使的傲慢嘴脸。

    良久。

    昂山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派最可靠之人,秘密联络中国远征军方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