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妙棋;通电嘉奖,周卫国再擢升!(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响堂山、武安,这是互为犄角、拱卫邯郸城的两处最重要的外围战略要点。

    他在这里分别部署了一支加强中队的兵力,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现在,预十三师绕过了其他次要据点。

    直接用重炮,对他的两个“关键据点”同时发动了攻击!

    进攻发起的一瞬间,泽尻泰辅瞬间明白了过来,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此前的判断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

    预十三师不仅仅想要拿下邯郸城。

    还想要剪掉他们的两翼据点,从而将邯郸城变成一座只能够向外求援的孤城。

    预备第十三师想的是围点打援!

    “他们是要先剪掉我的羽翼!敲掉我的爪牙!将邯郸,变成一座孤城!”

    进攻发起的速度远超泽尻泰辅等人的预估。

    一时间,绝望弥漫在他们的脸上。

    三十三师团主要对抗的是南太行方向的国军主力。

    即便是紧急驰援,最快也需要三天的时间。

    而这三天的时间里面。

    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二战区最为精锐的作战序列之一。

    而且,这支部队极大概率是有着大口径火炮支援的存在。

    这仗,从一开始似乎就颇为让人绝望,救,很有可能会被围点打援,不救,邯郸守不住,甚至很有可能因此造成整个河北局势的糜烂。

    响堂山阵地。

    预备第十三师的师长龚玉鑫,正举着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前方被炮火完全覆盖的日军阵地。

    75毫米晋造山炮。107毫米重迫击炮。

    正以惊人的射速,不断的将炮弹砸向日军的真谛方向。

    “告诉炮兵,不要停下!”龚玉鑫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传令兵吼道:“给老子狠狠地打!用炮弹把山头给老子犁平了!”

    “再传我命令!”龚玉鑫转向自己的参谋长,“炮火准备结束后,一团当即发起总攻!”

    “三团从侧翼回转回,警惕邯郸城方向的援军,注意:务必于天亮之前,拿下响堂山!”

    “我们要为二战区的二期战略反攻计划,拿下个好彩头!”

    “是!”

    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

    在炮火的掩护下,预备第十三师的战士们就像下山的猛虎的一般。

    向着日军阵地发起了潮水般的总攻。

    远在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冈村宁次。

    此时尚在为平型关方向的“异动”而举棋不定。

    他做梦也想不到。

    楚云飞的杀招,却是数百公里之外的邯郸城。

    山城,国民军事政府委员会,侍从室。

    连日的阴雨终于短暂歇息,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黄桷树特有的清香。

    侍从室主任张治中的办公室内,电话铃声与电报机清脆的“滴滴”声此起彼伏。

    张治中放下手中的一部分华北战区敌我对我分析,轻轻揉了揉眉心。

    南口、平型关、娘子关,南太行。

    华北的战局如同一盘被楚云飞肆意搅动的棋局。

    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也没人知道他想干什么。

    主攻方向?

    从各部队的部署情况来看,完全没有这个说法存在。

    似乎出处都是主攻,处处都有突破的机会。

    然而。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仰光方向发来的最新电报。

    “文白公,是杜聿明将军刚发来的,关于全歼了日军特别突击队”

    一名干练的副官将一份厚厚的电文呈上。

    张治中接过,仔细阅读起来。

    报告中,杜聿明详细叙述了如何利用日军内奸,布下陷阱,并由周卫国指挥侦查大队,配合新编二十二师,以雷霆之势全歼来犯日军精锐“突击队”的全部过程。

    其战术之精妙,执行之果决,令人拍案叫绝。

    “好一个‘引蛇出洞’,好一个‘将计就计’!”

    张治中不禁低声赞叹:“杜光亭的指挥愈发老练。”

    报告的后半部分。

    杜聿明根据这次反攻特种作战的经验,提出了的战略建议。

    他指出,随着战局僵持。

    日军必然会更多地采用小股部队渗透、袭击扰乱、破坏补给线等非常规战术。

    我远征军若要立于不败之地,或许在未来发起反攻。

    就必须建立同样精锐、专业的非常规作战力量,以应对这种全新的战争形态。

    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侦察部队前往暹罗境内侦查,渗透,绘制地图。

    杜聿明更是态度鲜明的建议:将战功卓着、经验丰富的原远征军侦察大队进行扩编。

    正式重新组建能够独立遂行渗透、破袭、情报汇总的敌后策略反等复杂任务的“特别作战旅”。

    “杜光亭之前的这个提议,与云飞的一些构想,不谋而合啊。”

    张治中放下电报,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楚云飞一直致力于军队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改革。

    组建这样一支“特种部队”,是其战略蓝图的重要一环。

    而杜聿明显然直接感受到了这支精锐部队的好处。

    在请示完常瑞元之后的张治中当即叫来副官,开始领取一份以军事委员会名义发放的嘉奖电令。

    “拟电,发远征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并通电各战区。”

    张治中一边踱步,一边一边字斟酌地,声音沉稳而阵容。

    “查,中国远征军第一集团军,在代总指挥杜聿明将军卓越指挥下,于战场战场,扬我国威。

    近日,更于暹罗边境,洞察敌酋奸计,巧设奇谋,歼日寇精锐特遣队,厥功至伟。

    杜聿明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此危局,堡垒战线,功在党国,殊堪嘉奖。”

    “另外,原远征军先锋大队,在周卫国大队长指挥部下,作战勇猛,行动迅捷,以雷霆之势,全歼来犯之敌,打出我中华军人的赫赫神威。

    周卫国将军智勇双全,指挥若定,特此通令嘉奖!”

    念完嘉奖部分,张治中的语气一转,变得更加郑重。

    “为适应战场之新形势,有效反制敌寇之渗透破坏,并为未来战略反攻储备尖刀部队,兹第一集团军代总司令杜聿明将军之提议,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呈报委座认可,特令如下:”

    副官的笔尖在纸上飞速滑动,记录下这道如果远征军产生必然影响的命令。

    “一、自即日起,裁撤原‘中国远征军侦察大队’番号。以全部官兵为基础,正式扩编组建‘中国远征军特别作战旅’。”

    “二、陆军少将周卫国,为该旅首任旅长,全权负责该旅之训练与作战指挥。”

    “三、为勉力周卫国将军在历次作战中之卓著功勋,特授予‘四等云麾勋章’一枚,以资资鼓励。”

    “四、‘特别旅’之第一编制,暂定为:旅部下辖4个作战大队,一个后勤大队,具体编制待定,务求精悍、独立、独立。”

    这项命令。

    不仅是对周卫国及其部队的嘉奖与提拔。

    更是国民政府在楚云飞的影响下,对现代战争形态认知的一次深刻变革。

    其声势浩大,正是确认民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支旅级的、体系化的特种作战力量。

    张治中口述完毕,仔细审阅了一遍电文草稿,确认无误后,才对副官道:“另外,抄送一份给史迪威将军。

    我想,他此也必定会乐见其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