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 章 山东1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向北费了这么大的劲,不就是想让他们当个传话筒吗?

    可谁能料到,向北的这一番威胁,竟然把海因里希吓得连家都不敢回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有一名华国人举起手来,大声问道:“北帅,我们能不能去看一看正在建造的潜艇。

    我作为一名船舶建造工程师,说真的,我特别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亲自参与,建造属于我们华国自己的潜艇当中去!”

    听到这个问题,向北稍稍沉默了一会,缓缓说道:“嗯,关于潜艇的建造,这确实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作。

    不过,你们既然是我们同盟军海军的一员,那么你们自然是有权利、也有资格来见证我们华国潜艇的建造过程。”

    还有一点我想告诉各位,你们都可以挑选一款战舰图纸。

    这些战舰都是精心设计的,每一款都有其独特之处。

    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业知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根据这些设计图,在一个月之内,重新设计出更先进、更强大的舰船。

    这不仅是一场考试,也是一场面试。

    如果在规定日期内,你设计的舰船没有被采纳,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你没有得到这份工作。

    当然,同盟军也不会白白浪费你这一个月的时间。

    到时候,我们会根据你的工作成果给予相应的报酬,这是我们对你努力的认可和尊重。

    等一下,我将亲自为大家接风洗尘。

    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让大家感受到同盟军的热情。

    晚餐过后,我将陪同各位参观我们华国的舰船建造过程。

    陈向北必须要想办法,尽快将这些间谍打发回去。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养着这些间谍了。

    吃完晚饭,向北陪同着众人,来到了青岛造船厂。

    在 1898 年 10 月,德国造船技师奥斯塔在青岛湾这片土地上,创建了一家修船所。

    这个修船所的诞生,不仅为当时的船舶维修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更被视为青岛造船工业的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 1900 年。

    这一年,这家修船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被收归胶澳总督府所有。

    自此,它有了新的名字,分别是青岛水师厂和青岛船坞工艺厂。

    这两个名字,既体现了其与海军的紧密联系,也突出了其在船坞工艺方面的专业性。

    然而,修船所的发展并未止步于此。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筹备,1907 年 2 月,青岛船坞工艺厂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迁址。

    这次迁址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一年的 7 月 1 日,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工厂正式被命名为“青岛造船厂”。

    这个名字简洁明了,既突出了其地理位置,又明确了其主要业务造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