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追杀(第六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送走李德隆父子俩,李为舟并没有回房安歇,而是出了城,去了庄子坞堡。

    但也没多待,很快又骑马离开,在“众目睽睽”中又回了城,还去了趟醉仙楼,一个人吃了一顿火锅。

    然后又去了醉香楼,点了两个清倌人听曲观舞……

    一个人独酌了一壶酒后,有些踉跄的坐上马车,在黑灯瞎火中马车回家了……

    ……

    丑时,也就是大约凌晨两点左右。

    北方冬夜极寒时。

    官道上,一道诡异的身影速度极快的飘行着……

    只见此“人”满头乱发飘飞,而头颅却像是断了一般,肆意的扭动着,最可怕的是,她还有一双绽放着红芒的眼睛……

    一袭宽大的白色长袍,尤其是下摆,宽大的笼罩一片地。

    一片片血污,在月夜下显得无比刺目。

    诡异的是,这袭长袍遇风都不带摆动的……

    因为马上就是草原马市大集,众多商队都在往这边赶,路上仍旧有队伍。

    只不过大晚上的不可能赶夜路,大都在官道两边扎营,躲避风寒,等待天亮。

    装载货物的马车摆在外围摆一圈,内里是马匹、镖师、伙计、东家等,这样既挡风御寒,遇事也有一定安全保障。

    就连拉屎撒尿,都得在马匹附近解决,不得外出。

    当然,还是会安排镖师在载货马车上警戒放哨,以防万一。

    于是,今夜不止一家商队的镖师看到了足以令他们做一生噩梦的胆寒场景。

    一个恐怖绝伦的女鬼,速度迅捷如雷的沿着官道飘飞走了,一路向东……

    尖叫声,滚落摔到地上的痛叫声,怒骂声,时而划破夜空……

    ……

    马匹最快时速是六十到七十公里,而自行车的话,在体力足够的情况下,每小时差不多也跑这个数。

    但马匹如果跑到六十公里,是无法持久的,短距离冲刺后就需要大修养,所以通常时速是三十公里左右。

    按常理来说,自行车也是。

    但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破四武夫的数千斤巨力,再加上李为舟时时刻刻被“琼浆玉液”滋补着,根本不用担心力竭的问题,所以他骑的这辆山地自行车简直比摩托还快。

    身上罩着一个钢丝扎出来的万圣节女鬼,也是义乌订购的。

    宽大的沾血白裙也由粗钢丝固定,笼罩着整个自行车,全靠蹬车的人负重。

    效果很不错,换李为舟自己半夜在荒郊野外看到这么个东西飘行,也会被吓个半死。

    不过他现在没功夫想这么多,只是埋头蹬自行车,他要急着给他新认的几个好大哥送温暖!

    ……

    “吁~~”

    晋王府的五个太监跑的确实不算快,北地本就冬寒,更何况是夜里。

    而迎风骑马,寒气更加如刀如针。

    若非十万紧急之事,即便是破六武夫,也不会选择在寒冬深夜里夜行。

    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

    天冷时候,马匹的关节粘液会变得非常粘稠,长跑会加重关节负担,引发损伤。

    所以五人只能跑一阵,歇一阵。

    年轻太监勒马,嘶了口气,问为首太监道:“干爹,您说那小子到底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为首太监没有立刻回话,他勒马时马首就偏南,此刻一双细眼直勾勾的望着南方大元山脉方向。

    倒是他身旁的一个太监笑了笑道:“不管真假,都是一个有趣的人,气魄不小。”

    另一个也说道:“山野粗鄙之地,能有这种胆魄、气度,确实不差。回头把他调入晋州做事,往后可能真不缺金银了。”

    还有一人附和笑道:“出手是大方。”

    为首的太监却忽然道:“钱锦堂如果没进大元山,一定死于此人之手。”

    众人惊诧,年轻太监不解道:“干爹,就凭他?钱锦堂可是入了上三关的,他一个毛头小子,武功都不会,怎么可能?”

    旁边一中年太监也觉得不可能,道:“刘公公,你看人眼光向来精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为首太监又往大元山脉方向看了眼,月夜下,远方的大元山好似一条长不见首尾的苍龙横卧在那,好一阵后他才缓缓道:“除了小安子外,你们也算是经历过不少事了,难道都没看出些什么来?哪怕当时没看出来,这会儿也该回过味来了。”

    年纪看起来仅次于太监首领的一个中年太监忽地有些咂摸过味来,道:“老刘这么一说,还真是……嘿,这小子好大的胆子,压根儿没把咱爷们儿放眼里啊。”

    话一挑明,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另一位中年太监冷笑道:“确实,从头到尾嘻嘻哈哈的,好个小狗崽子!今儿咱爷们儿几个可丢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