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要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r />     柴秀便乖巧的使劲扛着炕桌,开始放碗筷。

    柴米把鸡蛋饼盛放到一个小盆里,之后涮了涮锅,又重新淘米,煮了点小米粥。

    随后招呼母亲苏婉吃饭。

    过了一会儿,只见宋秋水扛着一个地笼子,蹭蹭蹭的跑了进来。

    柴米赶紧出去:“你自己个去的?”

    宋秋水呼哧带喘的:“没,我早晨睡不着,起来让大志开拖拉机带我去的。”

    “那咋就整回来一个笼子?那俩呢?”

    “我把螃蟹装一个笼子,那俩重新放那了。”

    宋秋水身上湿透了,都是水,柴米无奈的接过来那个地笼子,放在一边,随后带着宋秋水又去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等她洗漱完了,叫她一起吃饭。

    “你是生怕没气生,你大白天的把地笼子放那,谁看见了,不得直接拿走了啊。那又不是咱们村的地盘,丢了你都不知道找谁去。”

    宋秋水嘿嘿一笑,她就觉得拿三个拿不了,没准明天还能再去收一趟,放那里省心,而且那笼子也不值钱,丢了大不了让柴秀再辛苦一下。

    “吃饭吃饭,中午炖螃蟹。”

    “你家螃蟹是炖着吃的?”

    “哎呀呀,没文化,行不行?你咋做,我咋吃……”

    ………

    看着手表上的时间到了七点二十,已经在老宅门口晃悠好长时间的宋青山瞅了瞅刘长贵:“咱俩还进去不?都等快一个点了?”

    刘长贵则是一脸尴尬:“问题,这柴忠孝和王慧蓉他俩烟囱都没冒烟啊,没做饭呢啊,这咱俩进去,人家万一没起来咋整?”

    这倒也怪不得刘长贵和宋青山他俩磨磨蹭蹭的,主要老宅的大门是关着的,根本没开呢,所以他俩也不清楚,里边的人到底干啥呢。

    “那也得进去了,要不然等会太晚了,咱俩再和我那兄弟碰上。那不就成了咱俩诚心找茬的吗?我兄弟宋青书估摸着快来了,咱俩抓点紧吧,赶紧的吧。”宋青山说着,就拿着手拍着大门不过嘴上却笑呵呵的叫道:“有德啊,开一下门。”

    柴忠孝和王慧蓉其实早就醒了。

    也起来了。

    但是,早饭确实没有做呢。

    实在是因为不太想吃了。

    虽然柴忠孝很饿,但是昨晚吃了柴秀送过来三个饺子,由于长时间不见油腥,导致肠胃不太好,结果就腹泻了。

    而且腹泻的很厉害。

    要不是现在还没死,柴忠孝都怀疑是柴米给他下毒了。

    “柴米这个该千刀的,昨晚她给咱俩送过来的饺子,放了泻药。这给我难受的……”柴忠孝面色铁青,虽然他觉得那不是毒药,但是也是泻药,反正现在柴忠孝认为柴米坏透了,坏的堪比评剧里头的白脸曹操:“她可真该死啊,怎么什么坏事都干!”

    “唉,我早就说柴米不是个东西了,你还总是说她好歹是个人……要我说她,她就是一条狗,逮着谁咬谁。”王慧蓉对柴米那是极为不满的,所以话语多有粗鲁的话。

    两个人正说着话,就听见有人敲门。

    王慧蓉不耐烦的去开门了,结果一看是宋青山和刘长贵。

    立刻又想关门。

    宋青山和刘长贵这是第三次来了,头两次来的时候,王慧蓉就极为不满了。

    他俩是来要债的。

    王慧蓉又没有钱,拿什么还?

    所以这次一看见他俩,立刻就想关门。

    结果刘长贵眼疾手快,就挡住了:“七婶,你看你这是干啥呢?我俩也是例行公事啊。”

    “家里没钱,就我值钱,要不你把我领走得了。”王慧蓉没好气的说道。

    刘长贵嘴一歪:这歪老太太,你们家就你最不值钱了!!!

    “没钱想想办法嘛,这我们村里,也不容易。”刘长贵说着就和宋青山进了院子,直奔东屋。

    进了屋子,刘长贵和宋青山往炕头一坐,还拿出来烟递给柴忠孝抽。

    刘长贵给柴忠孝点上烟,自己也点着了,说道:“七叔,你看你们欠村里的饥荒的那个事……不是我为难你,是乡里要求,一定要给的。所以,我俩也没别的办法。你呢,有钱的话,你就还上,别让我俩空手走啊。”

    宋青山也说道:“那个要是钱不够,你好歹给点,我俩也好交差去。这要一毛不拔,也不是那么回事。村里都知道你们家,这些年种那么多地,指定有点钱的,你们也不应该差我们村上这点。一万多斤粮食,也就两千多块钱,你多少给点,我们回去也能帮着说说,给你宽限点时间。”

    柴忠孝低着头不说话。

    欠村里的粮食,这事是真的。

    他柴忠孝没有钱,这事也是真的。

    欠信用社的钱呢,欠的太多了,而且那里边又是利息又是啥的,不还的话,其实也就是影响柴忠孝的信用问题。

    当然了,欠那么多钱,信用社现在要追究的话,也指定会打官司什么的。不过柴忠孝没有,他们也奈何不了柴忠孝。

    顶多抓着他蹲笆篱子去。

    但是,欠村里这个就很难。

    按理来说,虽说土地已经包产到户了,但是也要拿出来一部分粮食,交给村里。特别是柴忠孝还种了好几亩地的村里的承包地,要是不还村里这点粮食,以后承包地可就与他无缘了。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村里对柴忠孝可是知根知底的。那柴忠孝种着三个闺女的地,实际上三个闺女都已经找婆家好多年了,这地如果较真的话,村里是有权收回去的。

    柴忠孝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过今年干旱的异常,产量一定锐减,如果等到秋天收粮食,恐怕三四十亩地,都够呛有一万斤粮食了。

    想要今年还清饥荒,太过艰难。

    而且柴忠孝也不想还。

    都还了饥荒,一家人饿死了啊。

    “唉……这我岁数大了,没啥能耐了,欠点钱,你们村上是三番五次和我要。我也是好脸好面的人,要是有的话,我早就给你们了。实在是真没有啊,不怕你们笑话,家里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

    柴忠孝叹着气说道:“今年年头还不好,不知道能打多少粮食呢。家里现在就那么三袋苞米,还有几袋高粱米,那是我们吃的。你俩要觉得那个能拿走,不怕我和你七婶饿死了,你俩就拿走吧。我也是没办法,等明年要是年头好,我就一起还你们。今年是真还不上了。你们也通融通融,宽限宽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