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朝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施暴所致。臣思忖世间夫妻之事,纷扰复杂,岂无被逼无奈、走投无路之举?若一概以斩刑论,岂不有失公允。

    “刑律中亦有记载,凡初无害人之意,而偶致伤人者,皆准斗殴杀伤人罪,依律收赎,此外更会根据情形,不同而判。然观妻妾伤夫之律,却见天壤之别。同为伤人之举,缘何因‘妻’之一字,便需承受远超常人之重罚?臣以为,以此案为例,宜详查案情、辨其本心,审其情由,依妇人之主观动机、事发起因,分而断之,如此方合天理人情,令律法之明镜,既彰威严、亦显仁厚。”

    宋昭清最后一句话音落下,朝中静寂无声,众人皆垂首等着太和帝发话。

    太和帝满意地看着宋昭清,随手点了个人:“黄爱卿,你是刑部尚书,宋爱卿说的提议你有什么想法。”

    刑部尚书黄康泰早有准备,他昨晚得知太和帝想在朝会上讨论这件事时便猜到会有这一问,因此十分从容。

    “回陛下,宋大人后生之思敢破常规,锐意进取,诚为可贵。只是《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又言‘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纲常礼法,乃维系人伦之根本,亦为立法之初衷。妻妾伤夫重罚之律,实出于尊夫为纲、明分定论之考量。古法之设,自有其时代经纬,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贸然更易,恐致礼法崩乱,反失其本。”

    黄泰康说完,太和帝扫视了眼下面的臣子,发问道:“其他爱卿呢?”

    片刻沉寂后,大理寺卿洪泰宁出列。

    “陛下,臣以为礼法之道自当因势而化。古有商鞅变法、汉武更制,今逢百业日新,商事纷繁,若抱残守缺,律法必与实相悖。唯有察世情、循时变,方能纲纪昭明,成治世之象。”

    洪泰宁说完退下后,又另有几人上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分别从祖宗立法、儒家思想等等各个方向进行辩驳。

    太和帝不制止,朝上众人的讨论愈发激烈起来,隐隐分为两派,双方各执一词,在这其中又分别以刑部尚书黄康泰与大理寺卿洪泰宁为首。

    而话题最初的中心宋昭清已经被忽略,泯然于众人矣。

    宋昭清站在角落,冷眼看着前面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的上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所说大道理典故引用不知凡几,却没几个真正能讲清她所求为何的。

    她听得分明,到此刻,这群人争的不是此案中李芸该如何判,而是祖宗礼法能不能改。

    宋昭清看向隐藏在人群中不曾说话的窦怀安和张辰,隐约觉得自己这是被当枪使了。

    只是不知道,谁才是背后那只推波助澜的手。

    又任他们吵了一会儿,太和帝终于受不了叫停。他一抬手,身边的内监便立刻高声喊道:“肃静??”

    霎时间,方才还吵得激烈的众臣瞬间恢复平静,按序站好,宋昭清又变成那个唯一站在中间的“异类”。

    宋昭清低着头等太和帝发号施令,心中却不合时宜的想:当今陛下积威甚矣。

    太和帝面上显露出几分疲态,指着站在首位的曾宪勖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