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老朱看谁都是司马懿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朱棣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巨手狠狠攥住,骤然停止跳动,随即又狂跳如擂鼓!

    父皇的目光太锐利,太直接,那里面翻涌的不仅是愤怒,更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对权臣篡位深入骨髓的警惕!

    这目光扫过自己时,朱棣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仿佛自己心中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野望,在这双眼睛下都无所遁形!

    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面上竭力维持着恭谨沉稳,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才用尽可能平缓的声音回道:

    “回父皇,儿臣……儿臣观此张居正,心思深沉如海,行事……滴水不漏。其隐忍不发,如……如蛰伏之狼,静待时机。”

    他斟酌着用词,既不敢过分贬低显得刻意,更不敢流露出丝毫欣赏,只能点出其“隐忍”这一最令父皇忌惮的特质。

    “蛰伏之狼?” 朱元璋嘴角咧开一个近乎狰狞的弧度,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哼!深藏不露?他深藏的怕是篡位之志!司马懿当年不也是魏国忠臣?结果呢?!”

    他猛地甩袖,凌厉如刀的目光扫过阶下噤若寒蝉的满朝文武,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雹砸落,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

    “天幕示警,前车之鉴!朕断不容司马懿之祸在我大明重演!一个胡惟庸不够,难道还要再来一个?!”

    光幕似乎感应到了这位洪武大帝冲天的怒火与猜忌,幽光流转,画面再次亮起。

    场景已从阴森的密室,切换至宫殿深处。

    珠帘之后,李太后(万历生母)的身影隐约可见,凤钗上的珠穗随着她身体的紧绷而微微颤动。

    张居正与冯保双双跪伏在地。

    冯保微微侧首,以只有太后和幼帝能勉强听清的音量,如同毒蛇在草丛中发出致命的嘶嘶声:

    “太后,陛下……首辅高拱……高拱他……曾私下对人言,‘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此等悖逆之言,其心可诛啊!他……他这是藐视幼主,心怀不轨!恐有……谋逆之意!”

    张居正伏得更低,额角几乎触到冰凉的金砖,声音沉痛而恳切,充满了“忠臣”的忧虑:

    “冯公公所言,句句属实!高拱跋扈日久,视幼主如无物。此等狂言,非止一人听闻!值此国本动摇之际,此獠在朝,恐生肘腋之变!臣等……忧心如焚,恳请圣裁!”

    “十岁太子难为帝……谋逆……” 珠帘后,李太后的呼吸陡然急促,凤钗的颤动变成了剧烈的摇晃。

    她猛地掀开珠帘,一张保养得宜却因惊怒而微微扭曲的脸露了出来,凤目含煞,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和决绝:

    “高拱!安敢如此!速传哀家懿旨!革去高拱一切官职,即刻逐出京城!永不叙用!”

    她的目光扫过懵懂的幼帝,“皇帝!下旨!”

    年幼的万历被母亲和外臣话语中的杀气惊得小脸煞白,下意识地跟着重复:“革……革职……逐出……”

    画面瞬间切换至次日金銮殿。晨曦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而入,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柱。

    百官肃立,气氛却异样紧绷。首辅高拱,正手持笏板,准备就亟待处理的河工大事慷慨陈词。他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微微抖动,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不容置疑的权威。

    “陛下!今岁黄河水患……”

    “圣旨下——!”

    一声尖利高亢、足以刺破耳膜的宣旨声,如同晴天霹雳,骤然打断了他的奏报!

    所有朝臣骇然抬头,只见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手持黄绫圣旨,在一队盔甲鲜明、刀剑出鞘的禁军护卫下,昂首阔步踏入大殿!

    冰冷的铁甲摩擦声,铿锵刺耳,瞬间冻结了所有人的血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