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无人可用永乐亲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九天巨幕,血光未散。淇国公丘福轻敌冒进、十万精锐尽丧黄沙的惨烈画面,如同最沉重的阴霾,压在洪武十三年的时空之上,更狠狠压在应天燕王府内,未来永乐皇帝朱棣的心头。

    画面切换,金碧辉煌却透着一丝空荡的永乐朝奉天殿。

    一个身着亲王蟒袍、身材魁梧、眉宇间满是桀骜与渴盼的青年,正单膝跪在丹墀之下,声音洪亮,甚至带着点迫不及待:“父皇!丘公新丧,军心浮动!儿臣请命,提一旅之师,北扫鞑靼,为丘公雪耻,为父皇分忧!”——正是汉王朱高煦!

    殿内瞬间寂静。勋贵文臣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御座。

    龙椅上,朱棣的面容在天幕光芒的阴影下看不真切,唯有那搭在紫檀扶手上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根根凸起,青筋如虬龙般暴起!沉默,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

    “砰!”

    一声沉闷的巨响骤然炸开!朱棣的手掌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笔架砚台一阵乱跳!

    他猛地抬起头,冕旒珠玉激烈碰撞,露出那双燃烧着怒火、失望与更深沉恐惧的眼睛,死死钉在朱高煦脸上:

    “你去?!!”

    声音如同寒冰刮过金殿,带着毫不掩饰的尖锐与讥讽:

    “朱高煦!朕问你!若你带着朕的兵马,一头扎进那茫茫草原,也像丘福一样,被鞑靼人团团围住!他们不杀你,却把你捆成粽子,押到朕的北京城下!当着三军将士,当着满城百姓的面!用刀架在你脖子上,逼朕开城投降!!”

    朱棣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受伤的猛兽在嘶吼:

    “你告诉朕!朕是救你?!还是看着你死?!救你,大明江山拱手让人?!不救你,天下人骂朕虎毒食子?!你是想让朕做那宋徽宗、宋钦宗吗?!啊?!”

    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鞭子,狠狠抽在朱高煦脸上!

    他那满身的桀骜与热血,瞬间被抽得灰飞烟灭,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张着嘴,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剩下满眼的惊骇与屈辱。

    朱棣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缓缓扫过阶下噤若寒蝉的勋贵队列。那目光所及之处,人人低头,不敢直视。

    天幕的旁白,如同丧钟般低沉响起,配合着朱棣内心的绝望盘点:

    “永乐八年,距靖难成功不过八载。当年追随燕王南征北战、裂土封爵的股肱之臣,凋零何速!成国公朱能,永乐四年征安南,卒于军中!淇国公丘福,今岁北征,轻敌覆没!张玉、陈亨……早已战殁沙场!公爵之位,竟已空悬!”

    镜头扫过殿中尚存的侯伯:

    武安侯郑亨:画面闪回其率军守备宣府,沉稳有余,锐气不足。

    新宁伯谭忠:画面仅一闪而过,年轻面孔,尚显稚嫩。

    应城伯孙岩、遂安伯陈志等:画面更是模糊不清,几乎只是名录带过。

    旁白带着无情的嘲弄:“余下侯伯,或老迈,或庸碌,或资历浅薄,难当方面之任!其能其勇,竟连汉王朱高煦之匹夫之勇,亦多有不如!永乐皇帝环顾殿内,只觉满目皆是守成之犬,竟无一头可搏虎狼之豚!”

    这盘点,如同最响亮的耳光,抽在洪武十三年那些未来被封侯伯的将领脸上!看着天幕上自己那平庸模糊的身影,脸上火辣辣的,又羞又臊。

    而兵部观政的年轻官员茹瑺,此刻更是如遭五雷轰顶!他在天幕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兵部尚书!但画面紧接着却是他被削去爵位,五花大绑押赴刑场,罪名赫然是“交通太子(朱高炽),心怀怨望”!刽子手的鬼头刀高高扬起……

    “不——!!!”茹瑺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惨嚎,双腿一软,噗通瘫倒在地,双手死死抓挠着身下的金砖,指甲崩裂出血也浑然不觉,涕泪横流,状若疯魔:“贰臣!我是贰臣!可我已竭尽全力了啊!为何……为何仍不得好死?!削爵弃市……削爵弃市啊!!”巨大的恐惧和冤屈,让他几乎当场呕出血来。

    天幕画面流转,聚焦北平城一处寻常军户小院。

    十岁的谭渊,小脸绷得紧紧的,正梗着脖子跟他那满脸风霜、一身旧伤的老爹老谭争执:“爹!你看天幕!靖难!跟着燕王打江山!封侯拜伯啊!新宁伯谭忠!那就是我给咱谭家挣下的爵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