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二征漠北9:沸腾的奉天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朱元璋这狂笑如同点燃了干柴堆的火星!

    “苍天开眼!蛮酋自绝生路!此乃千载难逢之机!”长兴侯耿炳文激动得老脸涨红如煮熟的虾子,挥舞着枯瘦的拳头,唾沫横飞!

    “聚而歼之!毕其功于一役!就在今日忽兰忽失温!”武定侯郭英须发戟张,声如洪钟,激动得一脚踏前,震得金砖地面似乎都晃了晃!

    “打!往死里打!一个都别放跑!把这群蛮子的脊梁骨彻底打断!”连一向相对沉稳、以智谋著称的定远侯王弼也彻底按捺不住胸中沸腾的杀意,低吼出声,眼中寒光四射!

    而永昌侯蓝玉,这位要在十年后才能在捕鱼儿海给予北元王朝最后一击的骄狂悍将,此刻的反应最为暴烈!

    他猛地抬起蒲扇般的大手,不是拍案,而是狠狠捶打在自己厚实的胸膛上,发出“咚!咚!咚!”如同擂鼓般的闷响!仿佛要把胸腔里那股憋屈的妒火和狂喜一起捶打出来!

    “他娘的!他娘的!!”蓝玉双目赤红如血,脖子上青筋根根暴起,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陡然看到了翻盘通吃的绝杀牌,嘶声咆哮,唾沫星子喷出老远。

    “老子在捕鱼儿海!顶着白毛风,啃着冰坨子,追着蛮子的马屁股跑了几千里!就盼着他们敢回头跟老子堂堂正正干一仗!哪怕拼掉老子半条命也值!可那帮孙子滑溜得跟抹了油的泥鳅!就知道跑!就知道钻沙子!憋屈!真他娘的憋屈!”

    他猛地一指天幕,声音因极度的情绪而变得尖厉,“早知今日……早知瓦剌的后辈能蠢成这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德性!老子当年就该带着儿郎们,豁出命去,一路杀穿捕鱼儿海!杀到金山(阿尔泰山)脚下!把这群蛮子的种儿都他娘的绝了!永绝后患!省得今日还劳烦他永乐皇帝再跑一趟!省得让燕王捡这天大的便宜!老子不服!老子……憋屈啊!!”

    这咆哮,七分是看到“后辈”轻易获得自己梦寐以求战机的、带着浓浓酸意的妒火,三分则是因这荒诞战机而彻底点燃的、对未能毕全功于一役的深深遗憾!

    武将们的狂吼如同惊雷滚过奉天殿,带着铁与血的灼热气息。

    而在勋贵队列的侧后方,那片代表着帝国文脉与秩序的紫袍绯衣阵列,此刻却陷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近乎神圣的震撼与战栗之中!

    没有震耳欲聋的咆哮,没有血脉贲张的捶打。文官们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攫住,僵立在原地。

    他们脸上惯常的矜持、沉稳,甚至是刻板的谏议之色,此刻被一种混合着极度震惊、狂喜和某种近乎惶恐的虔诚所取代。

    眼睛死死钉在天幕上那依山列阵、如同待宰羔羊般的瓦剌大营,瞳孔因巨大的信息冲击而急剧收缩、放大。

    “胡……胡骑聚而守山?”

    一位须发皆白、以精通史书著称的翰林学士,失神地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发颤,仿佛在诵读天书。

    “《汉书》有云:‘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以战为事,其长技三: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乃千古不易之理!瓦剌…瓦剌竟弃长就短,自缚手脚?!”

    他身边的另一位老侍郎,同样沉浸在巨大的认知颠覆中,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朝珠,语速飞快,带着一种近乎梦呓的激动: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瓦剌本如流水,聚散无常,击之难中!今竟自凝为顽石,置于高岗……此非天欲亡之,而何?!”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勘破天机的颤抖。

    这并非个例。整个文官队列,从品秩低微的御史,到位列九卿的重臣,都被这超乎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