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奉天殿前老朱赞三杨(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奉天殿前的汉白玉广场,气氛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方才张太皇太后拒帘的余威尚在,群臣心头还萦绕着“万世母仪”的震撼与对“内阁之制”的懵懂好奇。可这份肃穆,瞬间被天幕上重新凝聚的金色字核击得粉碎!“内阁制度”四个大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了朱元璋的眼球上!
“来了!”朱元璋心头狂跳,几乎要从龙椅上弹起来!
靖难片段里那惊鸿一瞥的“内阁”二字,像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废丞相,收相权,他朱元璋做得够绝!可随之而来的,是如山如海的奏章,是熬干灯油的深夜,是累得手腕发抖也批不完的军国要务!
他做梦都想找到一种法子,既能有人替他分担这海量工作,又不会养出第二个权倾朝野、威胁皇权的胡惟庸!
这“内阁”,难道就是老四那混小子趟出来的路?
“快——!”一声嘶吼,如同受伤猛虎的咆哮,骤然撕裂了广场的寂静。
朱元璋整个人前倾着,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枯瘦的手指如同铁钩,狠狠指向阶下那群穿着青色、绿色官袍的翰林院官员,“笔墨!纸!都聋了吗?给朕备上!所有人!给朕记!一字不落!标点符号都给朕描清楚!漏一个字,朕剐你们一层皮!”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那森寒的杀气,如同腊月里的冰锥子,兜头浇下!十几个翰林学士,平日里吟风弄月、清贵自持,此刻哪见过这等阵仗?魂儿都吓飞了一半!腿肚子转筋的,脸色煞白的,还有两个年纪轻的,脚下一软差点当场跪下。
“快!快动起来!”翰林院掌院学士胡子都吓翘了,声音劈了叉,自己连滚带爬地冲向临时搬来的条案。其他人如梦初醒,像一群被猛虎驱赶的兔子,手脚并用地扑过去。
研墨的翰林手指抖得不成样子,墨条在砚台上打滑,墨汁溅得袖口、前襟星星点点;铺纸的手忙脚乱,昂贵的宣纸被扯得哗啦作响,甚至撕破了几张;更有几个反应快、胆子稍大的,顾不得仪态,抓起蘸饱浓墨的笔,眼睛瞪得几乎要凸出眼眶,死死钉在天幕上,手腕悬在半空,如同等待冲锋号令的士兵,只等那金字流淌而下!
一时间,偌大的奉天殿前,只剩下粗重如风箱的喘息声、墨条在砚台里疯狂摩擦的“沙沙”声,以及纸张被紧张手指揉捏的“窸窣”声。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的压力让每个人都喘不过气。
马皇后看着丈夫那副择人而噬的急切模样,又是心疼又是了然。她太清楚重八这些年被这“无相之困”折磨成什么样了。她悄悄递过一杯温茶,声音压得极低:“重八,喝口水,顺顺气。天幕既开讲,必不会吝啬。”
朱元璋一把抓过茶盏,看也没看,“咚”地一声重重顿在龙椅宽大的扶手上,茶水溅出几滴。
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眼睛死死盯着天幕,如同饿狼盯着近在咫尺的肥肉,焦躁地等待着。那模样,哪里还是统御八方的开国雄主,分明是一个在荒漠中跋涉太久、终于看到水源的旅人,眼中只有极致的渴望!
终于!天幕的金光流淌起来,字迹清晰浮现:
【内阁之制,肇基于明太宗永乐大帝……】
“动了!记!快记!”朱元璋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嘶哑。他自己也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无意识地划拉着,仿佛要跟着誊写一般。
翰林们哪敢怠慢?笔尖如同雨点般落下,在宣纸上发出密集的“唰唰”声。可天幕的字流淌得太快!
【……特简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七人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备顾问,协理章奏……】
“参预机务!备顾问!协理章奏!”朱元璋心中默念,眼中精光爆射!好!分担了!分担了皇帝的具体事务!他呼吸陡然急促。
紧接着,最关键的一句来了:
【此七人,秩不过五品,位卑而权重,无宰相之名,却有参赞之实……】
【秩不过五品?!】
【位卑权重?!】
【无宰相之名,有参赞之实?!】
朱元璋脑子里“轰”的一声,仿佛有惊雷炸响!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也浑然不觉!
就是这个!这就是他苦寻多年的那把钥匙!位卑,意味着根基浅薄,依赖皇权而生!权重,意味着能实实在在替他干活!“无宰相之名”,名分上就断了权臣之路!“有参赞之实”,活儿一点没少干!
“妙!妙绝!老四!你这兔崽子……干得漂亮!”朱元璋心中狂吼,激动得差点从龙椅上站起来。
他死死盯着那几行字,恨不得把它们生吞下去,刻进自己的骨头缝里!困扰他多年的噩梦,似乎在这一刻,被这未来的制度撕开了一道透亮的光!
阶下,一个翰林因为太过激动和紧张,手腕一抖,“啪嗒”,饱蘸浓墨的笔尖狠狠杵在纸上,洇开一大团刺眼的墨污,正好盖住了“位卑”两个字。
“啊!”那翰林吓得魂飞魄散,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手抖得更厉害了。
“废物!”朱元璋眼尖,厉声呵斥,声如炸雷,“换纸!重写!再出错,朕先剐了你!”那翰林浑身一哆嗦,差点瘫软在地,手忙脚乱地扯过新纸,眼泪都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