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释放私牢囚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老爷!”

    那人又轻轻地喊了一声 。于登海抬头看了他一眼 ,用手一指另一个石凳子:

    “坐下包( 吧)”

    那人就是于登海的管家,姓周,江苏盐城人,几年前跑到齐东日兆给于登海当手下 ,由于此人心 狠手辣又有手腕 ,凭着机灵劲和三寸不烂之舌当上了管家。

    周管家稍稍向后退了一点,坐在于登海的对面,怯生生地看着于登海,女佣也给周管家端上一杯 茶又退了下去。

    “邦伦做样啦( 咋样)?”

    “还在咱大牢里押着呐 ,我刚去看过 。” 周管家看着于登海 ,赔着笑脸答应着。

    “奶几道逃有锅勒砸毛?”( 注:你知道他有个儿子吗?) “知道 ,知道!”

    周管家赶紧应着。

    于登海脸色沉了沉:

    “逃这锅勒砸当了锅官差军修(相当于现在的部队连长),来桌官差队伍从活南开封到了兰也,还 要到衣照散层石榴搞 ,说是要找高命刀。”( 注:他这个儿子当了个官差军校 ,带着官差队伍从河南 开封到了临沂 ,还要到日兆县城石榴港 ,说是要找革命党。)

    于登海说到这里挥了挥手里的信 ,脸色变得铁青。 “这 、这 … … ”

    周管家惊得目瞪口呆。 于登海又问周管家:

    “逃勒砸烧时候离开交道?”( 注:他儿子啥时候离开家的?) “走了大概七八年了吧”

    周管家含混地答着 ,脸上也冒出了汗。 “奶( 你)有啥主意?”

    于登海看着周管家看他是否能给出一个好点子。 周管家想了想试探着:

    “先把安邦伦放了 ,找个大夫给他看看病啥的?”

    于登海思索着点点头咬着牙 ,感觉他这个主意还行:

    “ 嗯 ,奶( 你)娘地 ,俺再把船跟田都退给逃( 他)。”

    于登海说的这个安邦伦在两城镇也算是个有点家产地产的大户,安邦伦在安家村、两城镇等地有 百十余亩土地 , 四艘渔船 ,雇着十几个长工 ,他家的土地与于登海家的地连着 ,位置比于登海的好, 于登海早就处心积虑地想要霸占他的土地 ,可是这个安邦伦就是不依。

    因为安邦伦家的土地房产渔船是早年他老一辈连骗带抢,仗势欺人,吞并的别人家的财产,曾几 何时在日兆县那也是呼风唤雨的家族,哪能甘心受他于登海的欺负,只是这几年逐渐没落,气势上有 些输给于登海。

    安邦伦有个儿子,脾气很坏,虽然年纪轻轻,书却不好好念,既不想种地也不想打渔,就喜欢舞 枪弄棒练个武功 ,气得安邦伦整天打他骂他 ,从来不给他好脸子看 ,这个儿子七八年前就远走高飞, 没了音讯。

    于登海胡乱找了个借口,先把安邦伦的家丁 、伙计 、长工给打散的打散,收编的收编,身边没有 帮手的安邦伦就被于登海没收了土地 、渔船。

    安邦伦到县衙告他,孝敬县太爷的钱没有于登海孝敬得多,县衙断案便偏向于登海,所以安邦伦 被县太爷直接交给了于登海 ,并被关押进了于登海的大牢里。

    于登海的私人大牢位于村东头,他和周管家咯噔咯噔地朝大牢方向走,用不了一袋烟的工夫就能 到。

    村东头有数十余间青砖大瓦房,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用五莲山上的石头铺就的青石板路,两边 的路肩成笔直的平行线,石头与石头的缝隙就像巧手女人缝制的衣服针脚那么细密,又厚实又宽阔的 大道能够同时并行六挂大马车,石板路上能看出经常有大马车碾压的车辙,村子里的石板路修得也结 实耐轧 ,日兆全县里的路大部分都是泥土沙石路,跟别的地方比,安家村的路就是在全日兆县城排名 也能够数一数二。

    路边矗立着一排排的垂柳,蓬松的柳枝像姑娘的披肩发整齐划一的下垂着,几乎就要触摸到地面,

    它随着风飘荡着 , 随着风飞舞着 。路两边既有青砖结构的瓦房子 ,也有木质结构的房子 ,错落有致, 有卖海鲜干货的,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