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带海蜇见大佬(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张克楠倒是接话很快:“少校姐姐 ,掉到江里我们可不用再打鱼了 ,直接抓鱼啃!”
“ 哼!海蜇只会啃虾米 ,还是凉拌的!”
董海香耍酷般地开着车 ,像是故意在安喆面前展现她的威风 ,活脱脱像是一个女侠客。
道路上匆匆的行人,小商贩,黄包车,马拉车以及人骑的自行车,纷纷给董海香的车让路,没人敢去招惹威风八面的“老总”( 民国时期,老百姓称当兵的为“老总”)。吉普车开到一个扬子江轮渡码头,
这里人挤人乱哄哄的:扛行李上岸或者坐船准备过江的各色人群,有乞讨要饭的叫花子,有挑担卖货郎,有身背竹筐的妇人,有贼眉鼠眼在人群中溜达不怀好意的混混,有吊儿郎当端着步枪装模作样的 黑衣警察 ,有嘴里叼着香烟横眉斜眼骂骂咧咧要查票的船码头人员 ,全都搅和在一起。
董海香怒气冲冲不停地按着汽车喇叭,熙熙攘攘的人群见来了当兵的车,吓得七倒八歪地赶快给 “老总”的汽车让开一条通道,董海香开着略显笨拙的越野车晃晃悠悠地登上了渡船 。不一会儿,一声 沉闷的汽笛声响起,满载的渡船缓缓地离开了码头,渡船屁股底下泛起滚滚的白色浪花,笨拙地朝对岸驶去。
渡船吃力地博弈着桀骜凶悍的扬子江水,奋力保持着行驶的方向,船上的人们终于有了一丝丝的安稳 , 喧闹声也降低了很多。
看到了,有很多人看到了,他们兴奋地指着前方,只见江的对岸矗立着神秘又高傲的黄鹤楼,虽然她被薄薄的云雾笼罩着,但是在夕阳的余晖映衬下她娇俏的倩影还是那么的秀丽,还是那么的令人无限美妙遐想。
“海蜇 ,黄鹤楼漂亮吗?”董海香问
“ 当然漂亮 ,没有哪个楼能比黄鹤楼漂亮!”
“我呢?”董海香撒娇地问安喆。
“你是楼吗?”
“你才是楼呢!”
董海香白眼珠一翻发嗲地敲打着安喆。
渡船虽然看上去挺笨拙,可它还是能机敏地穿梭于同样在扬子江里游弋的渔舟帆船之间,穿梭于来往的轮船之间,避免在湍急的扬子江里与过路的轮船相互碰撞,渡船里的人们还能欣赏在扬子江里逆水西行的高耸巨大的来自海洋的西洋海轮船 。同样,在西洋轮船的船舷边,站着许多形形se se洋大人 ,他们居高临下 ,也在好奇地张望着岸边衣衫褴褛的中国人。
渡船喘着粗气,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朝岸边码头靠拢,船屁股泛出的白色小浪花更多了,还不时 有黑黄色的泥浆也打着滚浮现在水面上。
江中出现一头白鳍豚,它只露出白白的脑袋,两只黑色的大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观察着江的两岸。 不一会儿,它身后又出现一头小不点儿白鳍豚,紧紧跟着那头大白鳍豚的身后,看来那头大白鳍豚是妈妈,小白鳍豚是宝宝 ,白白的小脑袋露出水面 ,同样睁着大眼睛学它妈妈也在好奇地东张西望 。小白鳍豚不知好歹地抢先游到它妈妈前面去了,还得意地摇晃着小脑袋,它妈妈好像有点生气,只见脑瓜顶上喷出一股浓浓的水雾,意思是叫小白鳍豚宝宝赶快滚到妈妈身后去,别在岸边上的叔叔阿姨们面前丢人现眼 。小白鳍豚挺知趣 ,乖乖溜到妈妈身后去了。
疲惫的渡船左摇右摆地把自己的侧面逼近码头边,船员朝岸边扔出粗大的缆绳,岸上的人接住缆绳 ,协助渡船稳稳停住。
渡船里急不可耐的人群一窝蜂似的冲出渡船鱼贯而出 ,董海香赶紧启动汽车:
“快上车!”
安喆张克楠急忙也坐上车,董海香待人群已经基本都走没了,她才推挂车档放手刹松离合踩油门摇晃着驶出渡口。
渡口门前是小广场,挤满了摆小摊的小吃摊位,路不宽不好走,董海香耐着性子好不容易驶出小 广场向左拐来到金提路,路面还算是好一些,行人车辆比较少。董海香猛踩油门疾驰而去直奔她干爹家。
在金提路的两侧,栽种着纤细的垂柳,随着微风吹拂,柳枝像少女的披肩发丝飘荡在路边 。太阳劳累了一天回家休息去了,天色暗了下来,路灯非常昏暗,气温也很闷热 。忙忙碌碌的鸟儿们也都各自道别,成双成对地回到自己的巢穴,打理温馨小家,喂养自己的小宝宝去了 。董海香脸上流着汗水珠滴在胸前 ,滴在肩膀上 。她顾不上擦拭讨厌的汗渍 ,一心想着快点赶到她干爹家。
越野车又拐了几道弯,终于来到一个大院子的门前,里面的人赶紧把大铁门打开,董海香把车径直开到小洋楼跟前停下车。董海香跟安喆他们下车,沿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走进小洋楼 。西洋式的大门显得很高雅 , 门半掩着 ,没等董海香推开大门 ,里面有人给打开了厚重的彩色玻璃镶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