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院长报告省委(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海蛎子真的如释重负地走出院长办公室 ,关好门后她走到电梯前 ,摁下电梯的按钮 , 听到“ 哗哗 哗” 的电梯声响 ,不一会儿又响起“ 吱嘎吱嘎”特别大的噪声 ,栅栏门吃力地被打开 ,海蛎子走进电梯 摁下按钮 ,电梯又自动关上栅栏门,像个吊笼似的梯箱“ 吱嘎吱嘎”摇晃着下楼了 。沿楼层陆续又上来 很多人,热烘烘黏糊糊地都挤在一起别提有多讨厌,那个汗臭味儿真让人受不了 。电梯好不容易下到了一楼,还没等里面的人走出电梯,就又冲进来一大拨乘电梯的人。海蛎子强忍着刺鼻的汗臭味挤出 人群 ,赶紧奔向外科门诊室。赵院长整理好自己写的材料把它放进抽屉里锁住,接着打开保险柜,从里面取出刚放进去的病历 纸袋,拿过他的皮包把病历袋放进去盖好皮包盖头,再插好皮带锁扣又轻轻拍了一下,思索着:这样 会安全吗?只要没人检查,情报就安全,问题是如果碰上特务非要检查呢? 我死了事小,情报可万不能落到敌人手里!
不行!他扫了一眼柜子 ,从窗台旁边的柜子上拿了只医用玻璃瓶子 ,里面装满沾有酒精的棉球,那是医生常用的必备品,又在柜子抽屉里拿了一个老古董式汽油打火机,他用力一搓,呵,棉芯还真 给点着火了 ,嗯,管用 。他是这样设想的:事先把打火机酒精玻璃瓶跟情报放在一起,如果真的遇见狗特 务要检查他的皮包,他就自己打开皮包,把手伸进包里,好像是拿包里的物品给特务看,其实他先打开瓶盖(老式医用玻璃瓶的瓶盖是玻璃材质的塞,平时插在瓶口,需要打开玻璃瓶时,拔出玻璃瓶塞即可 。由于这种医用瓶太古老 ,目前已经彻底销声匿迹,现代年轻人根本没见过。),倒出沾满酒精的棉球,再点燃棉球,纸质情报遇见燃火的酒精棉球必然会焚烧殆尽,保护了情报就等于保护了党的同志 。 自己当年宣誓入党时就已经把生命交给党了 ,为党牺牲自己的生命则死而无憾!
赵院长收拾完皮包,又摸了一下衣服口袋,还好,有几枚银圆,还有几张纸币 。他对着墙上的镜子看了一下自己,原本满头黑发已经变得有些灰白了,他微笑了一下,用手抚了抚头发,提着皮包精 神抖擞地走出他的办公室。锁好办公室的门,赵院长走到电梯前,听到梯井里面的铁锁链摩擦的声响非常大 ,还伴有乘电梯人的嘈杂声 ,估计乘坐电梯的人肯定很多 ,他转身奔楼梯自己走下楼。
“ 院长好!”
他刚到楼下,碰到的无论是护士还是医生,都非常有礼貌地给他打招呼。赵院长微笑着点点头再摆摆手,算是回应员工们对他的敬意之礼,这种现象也表明赵院长想要悄无声息地离开医院基本是不可能 。不过,别人也不会无聊地打探赵院长的行踪,只能是很容易知道老板是否在不在岗位,让员工们心理上没有无形压力而已。
赵院长走到医院门口,看到路两边伤兵还是很多,他明白,伤兵暴增超出了医院接收病员的能力, 致使大量伤兵得不到及时救治,能有什么办法呢?其他医院还不如东吴医院的诊疗能力大。现在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看到有黄包车在医院门口等活,他朝车夫们招手示意他们有人要坐车,其中一位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跑了过来 ,跑到跟前车夫把黄包车拉杆放低 ,赵院长迈步上了车:
“三镇药铺”
“好嘞 ,坐稳!”
车夫拉着车开始奔跑,别看那位车夫个子不高又黑又瘦,可是跑起来那快的真像是神行太保戴宗。赵院长其实要去的是江岸百货公司,但他故意向车夫报别的目的地的名。因为三镇药铺距离江岸百货公司很近 ,而且超越了它 ,用意就是以其他地名来掩盖真实的目的地。
黄包车随着车夫跑动的节奏也略微上下起伏,虽然尽可能避开路面无处不在的坑洼乱石,黄包车可还是不停地颠簸。路边的柳树枝条也不时掠过乘客的脸前,需要不停地拨开垂柳枝条躲避它的袭扰。 黄包车避让了横冲直闯的汽车,越过了路上三五成群的乞丐,越过了慢吞吞的人拉木轮车,越过了路两侧的小摊贩小商铺 ,越过了在路口执勤的黑衣巡警 ,七拐八拐不一会儿就到了三镇药铺。
车夫停下脚步,把车架撂在地面,上身穿的短袖衬衣胸前后背都写着一个大大的“车”字,也被汗水湿透了粘在身上 ,他拿着脏兮兮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珠 ,喘着粗气说:
“先生 ,到地方了 。”
赵院长抓着车座扶手 ,跨过车架 ,走下黄包车 ,从衣兜里掏出纸币问车夫:
“多少钱?”
“三毛!”
赵院长递给他五毛票: “不用找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