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这竖子应该不是要隐射朕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温公,您要说什么我知道,即便我祖父来自太原温家,那也只是旁支,而且也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我本人毫无意愿要回温家。”

    温禾眼神坚定,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他想起过往那些艰难岁月,原主落难时,温家众人避之不及。

    当他和温柔连饭都吃不饱,在街头忍饥挨饿时,温家人的身影从未出现过。

    如今,他们却突然找上门来,这怎能不让他心生芥蒂。

    温彦博闻言,爽朗大笑起来:“啊,回温家,哎呀嘉颖啊,你误会了。”

    他边笑边上前,轻轻拍了拍温禾的肩膀,“这种事情老夫怎么会强迫你了,老夫是想问问你妹妹是不是到了该上女学的时候了?老夫正好认识一位女学士,若是你愿意,我便介绍你妹妹去读书。”

    温禾愣在原地,脸上顿时泛起尴尬之色。

    他心里暗自吐槽,这温彦博说话也太会大喘气了,害他还以为对方是来逼迫自己回归温家的,没想到竟是为了温柔的事。

    “额,那个,不用了不用了。”他连忙摆手拒绝,声音里带着几分慌乱。

    “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先告辞了,不必送了,留步留步。”

    温彦博说着,脚步匆匆地往门外走去,那急切的模样,就好像是有人在赶他似的。

    温禾见状,虽觉得有些奇怪,但也以为他可能是突然想起家里有什么急事,便只将他送到了门口。

    看着温彦博的马车渐渐消失在街道尽头,温禾心中的疑惑却并未消散。

    而此时,马车上的温彦博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轻轻捋着胡须,暗自庆幸:“这温嘉颖年纪轻轻的,竟然如此敏锐,幸好那些话没有说出去,否则被一个晚辈拒绝,老夫这脸可就丢大的,还好老夫反应的快。”

    待温彦博离开许久,等前面的人都散去后,李世民才从后院的屏风后缓步走了出来。

    走到正厅的上位落座后,文忠立刻恭敬地奉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方才长孙涣和温彦博和你说了什么?”

    李世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如炬地看向温禾。

    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人心,让人不敢有丝毫隐瞒。

    温禾心中一动,既然李世民主动问起,他便顺水推舟,将长孙涣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他知道,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多年的了解,定能判断出这件事情里是否存在陷阱。

    李世民听完,神色微微一怔,随即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涣儿是急了,既然如此不如成全他。”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神情郁郁,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或许是同样作为次子,他对长孙涣的处境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过往。

    温禾心中一惊,连忙开口道:“陛下,这不太合适吧,百骑毕竟是机密。”

    他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生怕李世民误会自己是在挑拨关系。但他深知百骑的重要性,绝不能随意安排人进入。

    李世民没好气地白了温禾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你这竖子,辅机虽然是性子急了一些,但是他不会利用亲人面临陷阱,而且这种事情,他也不屑去做。”

    “你不也说了嘛,他日后并没有行偏激之事,那也是因为他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外甥。所以涣儿这件事情,并无大碍。”

    温禾心中大急,他觉得李世民似乎有些太过信任长孙家了,竟把百骑当成了收容所。

    “陛下,百骑乃是接触到核心之事的,若是随意安排人的话,那岂不是和其他官衙差不多了吗?”

    他再次提醒道,希望能让李世民改变主意。

    李世民抬头,先是欣慰地一笑,随即意味深长地说道:“所以才更要让涣儿进入百骑,他向来交友广泛,经常和那些关陇子弟同行出游,既然你不放心,完全可以让他去负责关陇的事务。”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局势。

    “有些事,不是特意防范便可以避免的。而且你还忽略一点,那就是,如果这件事情真的是长孙无忌设计的,那若是拒绝了长孙涣,岂不是正说明,朕对他有戒心。”

    温禾沉默了,他知道,既然李世民都已经决定了,自己再拒绝也无济于事。许久,他才淡淡的应了一声:“是。”

    声音里满是无奈。

    李世民看出温禾的不乐意,抿了一口茶,笑着起身走到他的面前。

    “你啊,莫要因为冲儿,便对长孙家的人心怀芥蒂,你这性子啊。”

    他笑着摇了摇头,用手指点了一下温禾的脑袋,语重心长地说道,“要学会忍让,从来就没有什么非黑即白之事,你要谨记。”

    他最担心的就是温禾冲动行事。

    这竖子看似好像对什么都很慎重,但骨子里还是带着几分桀骜,要不然之前长孙冲那件事,他便不会那么冲动了。

    温禾抬起头,看着李世民那充满关切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李世民是为了大局着想,也是为了他好。

    但他的内心深处,对长孙家的警惕和防备,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消除的。

    李世民见状也不再多说什么,嘱咐了几句,让温禾别忘记写书的事情,便离开了。

    说起出书,温禾摸了摸下巴,反正下午也没什么事,那便开始吧。

    省的李二到时候催促自己。

    “文忠。”

    “诶,老奴在。”

    刚刚送完李世民的文忠,含笑着走了过来。

    “之前送纸来的匠人还没走吧?”温禾问道。

    “还没,现在正在右院那边安置着。”文忠猜到温禾定然还有用得着那些工匠的地方,所以并没有让他们离开。

    之前工匠送纸过来的时候,温禾还特意问了他们一句。

    “会不会裁剪。”

    那几位工匠都点头说道:“自然是会的,小人都要靠着手艺吃饭的。”

    当时温禾闻言,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文忠带他们下去了。

    “小郎君可要老奴叫他们过来?”

    “嗯,让他们来一趟吧。”

    既然要写了,那现在大唐用的卷轴就不太方便了。

    正好可以让线装书提前问世。

    这东西明朝才会出现,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如此,所以明朝的特别的多。

    毕竟用卷轴来写,写完成书,几乎得用马车来装吧。

    不久后,三个从造纸工坊来的工匠,便跟着文忠来了。

    “诸位辛苦了。”

    温禾含笑的问了句。

    倒是让那三个工匠一阵错愕。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温禾了,但之前在造纸工坊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如此和颜悦色的贵人,让他们实在是有些不太习惯。

    “不辛苦不辛苦,小郎君辛苦了。”

    说话的是个看起来憨厚的汉子,黑麦色的脸,穿着一身青灰色的短打。

    “你叫什么?”

    “小人阿四。”

    他的声音有些磕巴。

    之前被留下的时候,他们心里就不禁忐忑。

    生怕那批运送过来的纸会出什么问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