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偷得浮生半日闲(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都不会有任何动容,还会嫌人死的不够好看,死的不够精彩。“走,先去看看大侄子去!”
……
另一边,京城的衙门之中。
穿着大红官袍,头戴顶花翎羽帽的王明道,此刻正在翻阅着卷宗。
虽然坐镇衙门。
但实际上,比坐牢也强不到哪去。
王明道在许州城的那一套,到了京城就完全行不通了。
可以说是处处制肘。
“都是些蛀虫。”
王明道冷冷的瞥了一眼周遭的官吏,心中冷哼道:“若是将他们杀个干净,我又岂会如此难做?”
他是真的讨厌这大康的官场。
反而在许州城的时候觉得畅快无比。
整个许州城,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神明全都死尽,所有修士,达官显贵们都被一扫而空。
留给他的就跟一张白纸一样。
王明道只要做点人事,众多百姓们都拍手叫好。
虽然劳心劳力,可那样百废待兴,万物竞发的景象,是他趋之若鹜的。
反观这京城。
自从进了衙门,就什么事都做不了。
就连大大小小的案子,也被那些同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搪塞了过去。
根本就不经他的手。
王明道也曾想过直接插手。
可却碰了一个又一个软钉子。
前来告官的百姓们,竟然指名道姓的不让他这个正官审理,哪怕是审理了,也各种不配合。
从那一刻开始。
王明道就明白了。
这些百姓,其实也是世家的人。
安排过来专们对付自己的。
王明道有苦难言,连带着对自己父亲王太宇的行径,也有些释怀了。
“在这京城,想要做事实在太难。”
王明道心中感慨道:“怪不得父亲甘愿做那狗皇帝的走狗,上面没人,一腔热血只能空耗。”
而就在这时。
一阵击鼓声响起。
王明道眉头一皱,所谓击鼓鸣冤,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有人来报官了。
只是,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究竟是真的有冤屈无处诉讼,还是世家在后面使坏还是两说。
“王大人,王大人。”
“何事?”
“有人击鼓鸣冤,您还在这看什么卷宗,赶紧去管管啊!”
有小吏急切的道:“这京城八大衙门,您坐镇一门,便是一区百姓的父母官,这普天之下,哪有父母看着自家孩子受委屈的!”
王明道闻言,心中咯噔一声。
是,他是父母官。
为百姓伸冤,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但前段时间可不是这样的。
“是冲我来的。”
王明道心中暗忖道:“只是我如今坐镇衙门,要是不管不顾,反而正中他们下怀,当真是两头堵。”
不管,那就立马会有人扣帽子。
甚至闹到朝堂上去,届时自己父亲也会因此被牵连。
也就别谈什么对世家动手了。
事已至此,他只能见机行事。
“走!”
王明道沉声道:“本官倒要看看,天子脚下,究竟是何方妖孽,光天化日之下敢荼毒百姓!”
走到衙门的大堂。
王明道便看见,左右各站着两排侍卫。
这些侍卫个个都有元婴修为。
其中成分复杂,他一个都信不过。
再看台下,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农,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而在这老农旁边,则站着一锦衣华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再往后,则是陪同而来听审、鱼龙混杂的众人。
“草民,参见王大人。”
“谢必财见过王大人。”
这两人一个跪地磕头,一个拱手作揖。
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王明道目光一扫,不冷不淡的点点头,待坐下以后,突然暴起,拿起惊堂木就猛地一砸!
啪的一声!
王明道冷声道:“有何冤屈,速速昭来!”
那老农被吓了一跳,当场就被吓尿了,口齿不清,支支吾吾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反倒是那谢必财,笑着道:“王大人有所不知,在下乃是做官盐生意的商人,名下有谢氏盐坊,而此人便是谢氏的盐工,今日他是原告,在下乃是被告。”
王明道点点头:“所告何事?”
谢氏盐坊,他倒是知道。
京城的百姓众多,除去修士以外,凡人百姓都要吃盐。
因此,这是一笔大生意。
谢氏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家族。
“他告在下上他老母。”
“……”
王明道沉默了。
他看向那盐工,此人看着六十多岁,其母再年轻也七八十了。
这案子,有点棘手。
一时间,他竟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而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
“王明道,你行不行,这么简单的案子都能难住你,不行让我来。”
话音落地,只见一个穿着破破烂烂道袍,头发随意披散,腰间挂着一盏黄铜油灯的少年道人凭空出现在了这衙门大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