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工坊增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入了工匠院,目前在工匠院有一个工具工坊,天天跟一群木匠在一起,研究新式的齿轮工具,忙的是脚不沾地。

    以前是大字不识,现在都已经拿掉了文盲的帽子,成了真正的一名大匠。

    “罢了,我去看看罐头工坊。”

    “你等等!”

    王木匠从自家院子追了出来。

    “那蒸汽机怎么回事?”

    赵清虎眉心挑了挑,提起这个就头疼。

    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

    关键是,自己对于蒸汽机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

    只能说,墨六还需要努力。

    “应该是快了,等这东西转起来,你们研究的许多工具都要改进了。”

    “我们都想进去看看,看看他们研究的进度还有方向。”王木匠道。

    工匠院内,许多事情赵清虎一言可决,这位才是唯一大宗师。

    “你这想法不错啊,集思广益,触类旁通,也许让你们参与进去能加快进度。”

    “那你给我一个手令,明天回去我就去看看。”

    “好!”

    远洋航海,还建立了驻地,派遣了军队,是需要持续不断补给的。

    天津卫,先后已经有六次派遣船队下海,带走了大量的物资。

    甚至,有陆陆续续响应朝廷政策,愿意迁徙的无地百姓。

    总有人,想要先吃螃蟹,炎黄子孙,不缺有勇气的。

    当然了大部分都是没了土地,一贫如洗的家伙。

    拖儿带女的不多,单身汉子不少。

    即便如此,朝廷也是来者不拒,毕竟连囚徒都送去了两三批。

    赵清虎名下的罐头工坊,也一直不曾停产,除了供给远洋航行外,也会放在市面上出售。

    最大的买主,就是兵部。

    能保存一年时间的肉罐头,对于军中来说,是绝佳的军粮。

    “爹,你怎么来了?”

    刚好,大丫今日也来庄上视察罐头工坊。

    船队要回来了工坊必须增产,大丫过来盯着。

    “我来看看工坊,别太累了,庄子这里有鲁羊蹄他们,还有杜真呢。”

    “爹放心,我就是过来看看,不累的。”

    “好吧,你自己留意些,一起去工坊看看吧。”

    “好的爹,咱们一起。”

    罐头工坊,一切如常,流水线时刻不停运转着,一罐接着一罐,或是牛肉,或是猪肉,或是羊肉,鼻息之间飘散的是肉香味,还有调料的香味。

    因为辣椒的普及跟推广,辣味,成了这些肉罐头的标配。

    辣椒可是好东西,能一定程度限制细菌生长,可以防腐的。

    罐头只有一种,用玻璃罐装的。

    玻璃罐还吹,如今玻璃工厂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一些老师傅,你想要什么样,他们就能吹出什么样的玻璃来。

    虽说,无法做出钢化玻璃,可这些也够用了。

    若是能再次提纯,完全可以用模具来制作玻璃罐。

    罐头厂,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封口的问题。

    人工打磨契合的玻璃盖子太难,用铁的话,如今的铁制品,容易绣坏,根本不可取。

    所以,用铁制打造的罐头罐子、盖子,也不可取。

    除非弄出来不锈钢,或者用更贵的铝制作。

    生产力,大大限制了罐头厂的产量。

    用出去的罐头,都是要回收罐子的。

    “还是要投入人力物力,研究研究这罐头工具。”

    赵清虎拿过一个半斤的罐头,手指敲了敲那玻璃罐子。

    “爹,咱们工坊这方面人才不多,也就是玻璃工坊有一些大师傅在钻研,目前没有进展。”大丫接话道。

    “人多力量大,可惜啊!”

    把玻璃制作的方子公布出去,让更多的玻璃工坊建造起来,更多的人投入进来。

    人多了,也许就有聪明人,能把玻璃工艺再次提升。

    到时候,指不定就钻研出来了,快速制作玻璃制品的办法。

    可玻璃工坊,每年给家里面提供的利润是惊人的,超过一百万两啊。

    这很突然啊,把玻璃做作工艺公布出去,赵清虎还真有些舍不得。

    “大丫,你找些商贾过来,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加盟咱们家的玻璃工坊!收他们的加盟费,除此之外,分润十年三成利润,咱们家的玻璃工艺可以共享给他们。”

    “爹?”

    大丫一脑门疑惑,老爹糊涂了?

    玻璃方子,这可是下金蛋的母鸡啊。

    分享出去,秘密肯定无法长久保存,别说十年,怕是一两年既要泄露,到时候怕是玻璃工坊的盈利会断崖式下跌。

    “没事,按照爹说的操作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玻璃工艺若不继续提升,对大渊皇朝的帮助不大!而且,咱们家也能赚取一笔加盟费,不亏的。”

    “好的爹!”

    虽然不理解,可老爹的命令,大丫会照办的。

    “让工匠院内感兴趣的匠人也能来看看,只要他们签下保密协议,玻璃方子可以共享给他们。”

    “知道了爹。”

    “罐头还要增产,原材料要盯紧了,不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还有酱黄瓜,水果蔬菜罐头这些也要继续开发。”

    提出了一些想法,不仅是大丫,一旁几个负责罐头工坊的管事也在,把赵清虎说的全都写了下来。

    赵清虎扫了一眼,都是熟悉的面孔,除了他家的下人外,其余的都是从老家带出来的子侄。

    “工坊内的学校办了吗?”

    “放心吧爹,咱们庄上就是四十八中学,咱们家还开了夜校,目前有不少工人都自发去学习。”

    这一点,让赵清虎颇为满意。

    别说是自家产业,大渊皇朝即将开拓海外领地。

    那可不是殖民地,而是真正的开疆拓土,是属于大渊皇朝的领土,是属于炎黄子孙的。

    对人才的需求,绝对是海量。

    能读书识字,都是高级人才。

    到时候这些人撒出去,才能快时间,将开拓地安稳下来。

    看了工坊,赵清虎又去看了看暖棚。

    “这几棵荔枝树活了?”

    “活了老爷,去年没结果,今年应该是要挂果了。”

    赵清虎瞅了一眼,的确开花了,顺利的话会挂果。

    京城跟南边的生态环境差很多,阳光、温度、湿度都不一样,即便是暖棚内,最后挂果了,怕是也没有南方的美味。

    也罢,养着就养着吧,反正也不浪费多少地。

    “好好照顾,等成熟了尝尝味道。”

    他们家的暖棚,大部分还是用来种植土豆跟红薯的。

    小冰河期可不是闹着玩的。

    暖棚内,人为干预的力量强大,可以保证产量。

    目前,他们家的暖棚足足有三百亩,靠着冬日的水果、蔬菜,产出惊人,能保证盈利就行。

    至于多余的土豆、红薯,或是卖给官府当种子,或是直接晒干了保存,粗粮也是粮食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