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大风水师,李世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我所在的时代,距此已过千载。彼时,尸鬼已演变为更加强大诡谲的命鬼,神明也已全面降临。”

    “人族生死存亡之战,即将开启。”

    “人族生死存亡之战.”

    袁天罡和李淳风听完方青禹的话。

    脸上的轻松写意瞬间消失无踪,眼神骤然变得无比凝重。

    阁楼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只剩下红泥小炉上茶壶沸腾的咕嘟声,显得格外清晰。

    沉默持续了许久。

    袁天罡才缓缓地吁出一口浊气。

    他再看向方青禹时,眼神中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原来.后世已然至此。”

    他苍老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我明白了,小友。”

    他猛地站起身,宽大的紫色道袍无风自动。

    “既如此,我等便不再虚耗光阴。这便带你前往一处所在。”

    李淳风也随之站起。

    方青禹见状,也立刻起身。

    就在他刚站定的瞬间,袁天罡看似随意地抬袖轻轻一拂。

    嗡!

    方青禹只感到周遭景象猛地一花,耳边那酒楼特有的喧嚣嘈杂声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骤然变得猛烈无比的呼啸风声。

    以及周身漫卷而过的湿润流云。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他甚至没能感受到任何波动。

    眼前的景物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方才还在雅致温暖的酒楼阁楼之中,此刻竟已置身于万丈高空之上。

    脚下是棋盘格般的长安城一百零八坊。

    远处是蜿蜒如带的河流与起伏的山峦。

    饶是以方青禹现在的实力,也不由得微微一愣。

    这种改天换地的手段有点怪啊

    完全超出了他对空间能力的理解范畴。

    他甚至没有察觉到对方是如何发动的。

    更谈不上做出任何反应或抵抗。

    如果对方有恶意,刚才那一瞬间,他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大风水师的传承

    好像很有东西啊。

    旁边的李淳风似乎注意到了方青禹眼中那一闪而逝的惊悸,不由微微一笑,出声解释道,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小友莫慌。此乃我师兄弟二人藉由此地方圆千里的地脉之气与天象流转,所施展的一点小小腾挪之术,说玄乎些,便是借天地之势,行改换乾坤之举。看似玄妙,实则限制颇多,前提亦需小友心神放松,对我等并无戒备抗拒之念,方能如此不着痕迹。若小友心存警惕,全力抗衡,这术法效果便要大打折扣了。”

    方青禹闻言,心中稍定,但震撼依旧。

    即便如此,这也足够惊人了。

    这并非纯粹的力量碾压。

    而是一种对天地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不知这传承,对他的武道能有什么帮助。

    袁天罡并未多言,袖袍再是一挥。

    三人便如同三位降临凡尘的仙神,踏着流风,朝着某个方向疾驰而去。

    高空罡风凛冽,却无法侵入他们周身三尺之地。

    脚下的山河大地飞速向后掠去。

    方青禹默然感知,发现他们飞行的速度极快,按常理,早已该飞出了长安城的地界,甚至跨越了数个州郡的距离。

    然而,当他低头俯瞰时,眼中却再次闪过一丝疑惑。

    因为下方那片越来越清晰的,巍峨壮丽的建筑群,那朱红宫墙,金色琉璃瓦,层迭殿宇,宽阔广场.分明就是长安城的核心。

    皇宫大内。

    他们飞行了这片刻,竟然仿佛一直在皇宫的上空盘旋?

    并未远离?

    袁天罡目视前方,声音平静地解释道:“皇宫大内,并非寻常之地。历代帝王居所,汇聚一朝之气运,自有格局。此地乃依据上古阵图,结合龙脉地气修建,内蕴乾坤,可谓一方‘小洞天’。”

    他顿了顿,看向方青禹:“以小友之能,在伱所处的时代,想必此类‘洞天福地’,亦不罕见吧?”

    方青禹顿时恍然。

    那就是像现代的龙渊武馆。

    只不过两者呈现出的形势不同。

    一个只有一个入口,一个有外表的包装。

    三人不再言语。

    身形缓缓自云端降下。

    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这片宫阙的庄严与磅礴。

    袁天罡和李淳风如履平地般,带着方青禹直接落向那皇宫中最为宏伟的一座大殿。

    太极殿前的汉白玉广场。

    守卫宫禁的禁军士兵对他们三人的从天而降恍若未见,依旧目不斜视地坚守岗位。

    就连殿前侍立的宦官,也只是微微躬身。

    并无上前盘问阻拦之意。

    袁天罡与李淳风显然对此地熟悉至极,脚步不停,领着方青禹径直朝着那巍峨的太极殿正门走去。

    李淳风一边走,一边侧过头,对方青禹低声说道:“此番尸鬼之祸,背后牵连甚广,欲要彻底解决,绝非单凭武力横扫便能功成。许多事,需借势而为,需名正言顺。”

    他语气诚恳:“故而,需先带小友觐见当今圣上。得一道旨意,得一重身份。如此,小友在此地方能便宜行事,调动各方资源,探查祸源,亦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须知,此地方圆,虽是历史长河之一段截影,然其间众生,皆有其思其想,皆曾真实存在。我二人耗费莫大心力将这一段岁月固化于此,一次次推演轮回,其所求者,亦是尽可能还原当时之景、当时之情。”

    袁天罡也微微颔首,补充道:“不错。传承非是死物,绝非将几卷功法秘籍塞入你脑中便可了事。欲得真传,需体其行,感其心,明其势,掌其度。一个好的开端,一个合适的身份,至关重要。还望小友稍后觐见,能持礼守节,莫要因其实力而失了敬畏。此间人物,皆是我人族史上留有浓墨重彩之英杰,纵是投影,亦值得尊重。”

    两人可能以前接过一些.

    性格不太好,或者是心性不太行的人。

    因此还特意多叮嘱了方青禹两句。

    方青禹听着轻声说道:“明白。”

    袁天罡和李淳风见方青禹眼神清澈,不似作伪,皆是欣慰地点了点头。

    谈话间。

    三人已迈步跨过了太极殿那高高的门槛。

    殿内空间极其开阔,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两侧并无文武百官,显得有些空旷。

    唯有在那至高无上的御座之上,端坐着一人。

    那人头戴通天冠,身着赤黄色龙袍,上面绣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

    他年纪约莫中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开阖之间,不怒自威。

    即便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

    一股掌控寰宇的帝王气度便自然流露出来。

    方青禹的目光与那御座之上的帝王对上的瞬间,心中便已了然。

    此人,除了那开创了贞观盛世的一代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还能有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