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3章 升任教导员(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目前根据地采用的策略是“外紧内松”式防御,日军的大部队过不来,但是一些小队可能会摸到内部来。现在三连的岗哨布置不多,有些关键位置也不太容易防备。
副总指挥似乎也看出了他的心思:
“前一阵总部警卫营招了不少新兵,大概有两三百号人,我可以跟他们打招呼,把这批新兵给你。就按你说的特种作战模式训练。”
他笑着说:
“毕竟一个连的人数太少,你这边可以直接扩编成一个营。”
宁远万万没想到,自己今天只是来汇报一下战斗情况,没想到居然连升一级成了一个营的主官。
第二天一早,警卫营果然送来了三百多新兵。
杨勇和手下的排长、班长一个个都乐坏了,因为现在部队扩编了,他们直接就能升官。
自然而然,宁远也就升任教导员。
这支四百人的部队分成四个连队,三个常规步兵连,还有一个炮兵连。
看着操场上黑压压的人群,宁远心里也有些头疼。
原本特种兵走的就是少而精的路线,现在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管理和训练都是个头疼的事。
更重要的是,物资保障的压力也瞬间翻倍。不过如果是这些人的话,他还是能勉强应付得了,再多了就不行了
他要在这400人里选出300人组成特种作战小队,剩下100人就作为支援部队使用。
虽然这支队伍名义上由杨勇担任营长,但真正负责指挥的却是他自己。
无论是在日常管理还是在军事训练上,杨勇对他都十分尊重,事事都听他的安排。
接下来一段时间,宁远就不会再和部队一起参加训练了,因为他有一堆理论工作要准备。
比如给总部写一份关于特种作战的总体指导方针。
还要给战士们写一份扫盲的教材。
再编写一份特种兵的训练标准和实战手册。
还包括一份简单实用的日语学习资料。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要完成这些材料,免不了得反复推敲,苦思冥想,把他以前看电视、看电影、读书、军训时了解的一些知识全都融合进来。
特别是后来的一些关于特种兵题材的影视剧,给了他很大启发。
李家坡那边训练喊杀声震天响,为了不让自己思路被吵乱。
他专门在总部所在村子找了间安静的小屋子住了下来,这里距离李家坡也不远,大概两里地的距离。
站在门口,就能望见操场上战士们训练的身影。
这个无心之举把陈婷婷开心坏了,她之前一直担心自己去部队找宁远会打扰到他工作,影响他的领导威信。
现在宁远主动搬出来住了,一到晚上她就会悄悄跑过去,陪他一个晚上。
空闲的时候,她还会上门帮他打扫院子,让那小院整洁干净。
每当看到宁远趴在桌上认真地写着各种资料时,她心里就会特别温暖,觉得无比幸福。
宁远这份特种作战大纲前后大概花了整整一周才完成。
这份材料一经递交总部,立刻就引起了副总指挥和政委的高度重视。
他们专门抽出时间开会研究了一下这份资料,还做了详细分析。
最后决定,可以先让宁远在第二战区的战场上尝试指挥特种作战任务。
同时也把这份作战纲要送到了宝塔山的总部那边,供其他战区研究参考。
材料被总部领导认可之后,宁远心里既是激动又有点不安,毕竟既然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新概念,那就得做出真正的成果出来。否则,不就成了吹牛吗?
在太原城里。
是日军第一军的司令部。
山本一木的伤也差不多痊愈了。
在小杨村那场战斗中,他的腰上中了一发机枪子弹,正是那发子弹击中了他原本藏在仓库里准备偷袭用的那堆物资中间。
回到司令部之后,经过一场肾脏摘除手术,命才捡了回来。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自己那次进攻的情报是怎么泄露的?
他那次发起进攻的时间和行进路线,全是临时决定,事先根本没有任何泄露的可能。
为什么敌人偏偏守在了那个位置?
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方能预知自己的想法,这显然很荒谬。
最终,他把这次行动失败归结为一次偶发意外。
敌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