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知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钟大人怎么来得这么早?”计抒文摇着蒲扇来上值时,正好看到了坐在厅中闭目养神的钟令。

    她睁开眼笑了笑,“天热了不好睡,索性早些来了。”

    计抒文哈哈大笑,指着厅前新堆上的案卷,“又要加紧赶工啦,钟大人可别强撑啊。”

    此时其余上值的官吏也陆陆续续来了,都在谈论孙渠的死。

    计抒文不明所以,“孙司直过世了?”

    一个官员唏嘘不已,“是啊,前夜他外出宴饮,遇到劫财的歹人,被杀害了。”

    “唉,孙司直也曾为军卒,应当有些搏击的身手在,许是醉酒了,竟被歹人一刀割了脖子。”

    钟令听着他们的对话,回想了一下子书的身手,确实能做到一刀毙命,何况那还是一个醉酒的人。

    孙渠是个该死之人,死在自己手上跟死在别人手上并没有区别,她又不是嗜杀之徒,绝不会生出什么他就该死在自己手上的想法,权当子书是为民除害了。

    “孙府已经报案了,昨日下午案子便移到了大理寺来,东宫亲自将少卿大人叫了过去,要他用心侦办此案,责令他十日之日破案,务必抓到凶手。”

    “难怪了,我家隔壁住的正是博陵县尉,今早出门我看他还一脸愁容,说不仅是要悬赏抓凶手,还说要去将城中各处的地痞流氓都抓起来挨个审问。”

    “今日城门也查检得更加严格了,我住在城外,进门时被好一通盘问。”

    各人嗟叹不已,钟令也跟着叹息两声,对计抒文道:“东宫竟这样重视,孙司直与太子殿下还真是情深义重啊,只是不知这案子到了我们大理寺,又要如何查办?少卿大人亲自断案吗?”

    计抒文点头,“东宫发了话,少卿必要亲自出面了,不过如此凶悍的歹徒,能捉到还好,若是捉不到,至多就是在期限前从那些地痞流氓中找个手上犯过命案的顶罪,事后大理寺背地里给其亲属一些补偿,如此就算是结案了。”

    钟令想想倒也明白了,当时娄契的死便也是如此处理的,看来东宫要的也不过是一个交代,安抚安抚孙司直的家属罢了。

    太子虽然责令大理寺限期破案,但心中也清楚抓捕到真凶有多难,对大理寺如此要求,确实是安抚之意更重。

    孙渠虽然是他一手任用提拔的,但是他也给了他相应的荣宠,一个毫无家世背景的军中小兵,文不成武不就,能做到大理寺司直的位置,已是祖坟冒青烟了。

    他自认从未亏待过随他起家的人,就像李?与江伯瞻,一个是破落到要去军中讨生计的李氏偏远旁支,一个是为了富贵荣华认阉人做父的城门小吏之子,没有他的提携,两人再活一世都爬不到如今的位置。

    李?与江伯瞻虽同为太子办事,两人却不投契,行事作风区别甚大,如今日这样坐在一处,且彼此还不生厌的时候是少之又少。

    太子步入房中时,看到两人和谐交谈,连孙渠之死带来的惆怅都少了点。

    两人见到太子忙起身行礼,“殿下。”

    “不必多礼。”太子将两人扶起来,“何日出殡?”

    李?听着外间的丧乐,面上有些伤感,“后日,他家大郎已经能担事了,后事料理得很妥帖。”

    太子安抚道:“我已令大理寺严办此案,相信不日就将有结果了。”

    李?下拜,“臣替孙渠谢过殿下了。”

    “你们都是随我自微末时起来的,亲如兄弟,不要提谢字。”太子表现得很大方,问完了李?又看向江伯瞻。

    “临远,还有一事我要提醒你,月前你奏劾大理寺渎职,说其积案不办,查办的案子又拖延不决,陛下当时听了并未下圣意,这个月才将陈从谙召去细问,他道是刑部动辄驳回重审,一案往复如转蓬,只重视大案要案,弹劾刑部以慎刑之名,行掣肘之实,陛下听了未表颜色,做了个好人,将我也叫了去,又让大理寺重理积案。

    昨日见到陈从谙,我便多问了一句,他才说大理寺的积案清理已有了很大进展,他这人做事一向下得了狠手,未必哪一日就要统一交付刑部,你要做好应对了。”

    太子如今挂了个刑部尚书的官衔,但与颍王时不同,东宫受命监察刑部、工部及户部,并不能如亲王时那样事事决断了,故而江伯瞻这刑部侍郎虽为副官,实则是刑部之长,寻常并不会搅扰太子。

    他听完太子的话便道:“臣明白,近些日子大理寺的动静,臣亦有所耳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