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舆论汹涌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朱登科是靠不住了,焦志行又派了两名门生前去处理此事,谁料竟惹恼了那些举子,竟将那两名官员给骂了个狗血喷头。

    至此,焦志行就知此事谁沾谁惹一身骚。

    到了此时,焦志行才深觉当首辅之难。

    天子有意开海,群臣誓死反抗开海,他这个首辅是如何表态都不对。

    开海一事既是陈砚提起,焦志行便想去请陈砚来商讨一番。

    谁知派出去的人空着手回来,一问之下才知陈府被士子们围了,他们根本进不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反抗的士子越来越多,除了贡院外,六部门口也开始出现静坐的士子们,竟在六部衙门口拦截官员。

    不少六部官员不止不呵斥他们,竟在被拦住后大骂陈砚违背祖制,动摇国本。

    凡有官员如此表态,立刻被士子们叫好夸赞。

    若有官员不愿表态,立刻便被士子们归入陈砚一派,被大声责问。

    往常,士子们对官员们多是逢迎巴结,以期能得到赏识,入了官场后有背景靠山,能受到提拔。

    可在此时,他们这些士子变了。

    他们不再是为了个人荣辱,是为了大梁。

    他们此乃忠义之举,又何惧那些官员?

    如此浩浩荡荡之举,将永安帝逼得忧思难眠,将焦志行喊到近前询问事情进展。

    焦志行这些日子比永安帝还焦躁,不到十日,他鬓角已全白了。

    “那些举子越聚越多,且情绪越发激荡,如今不止京城内,就连京郊几家书院的学生也进了京,如此下去,必要蔓延全国。”

    此乃焦志行上任后决定干的头一件事,没想到自己还未动手,就已引起如此大的动荡。

    此刻的焦志行无比庆幸自己还未来得及表态完全支持开海,否则他已身败名裂了。

    永安帝双手背于身后,在暖阁内来回踱步,整个人已不复往常的内敛。

    “就不能找些名家大儒,规劝他们?”

    焦志行嘴里全是苦味:“臣已派人去请京城与京郊的几位大儒,他们均不愿出头,还道此乃气节,他们身为先生,更该赞扬,而非阻拦。”

    “他们是正义之师,朕便是那要亡国的昏君?”

    永安帝大怒。

    焦志行也是心力交瘁。

    当初徐鸿渐在时,天下无不唾其玩弄权术,把持朝政。他焦志行是敢于对抗奸臣的正义之辈,只需振臂一呼,就能得到天下士子的支持。

    可此次,他成了奸臣,竟站在了正义的对面。

    如此转变,实在让焦志行手足无措。

    “他们既然不敢散,就派兵将他们都抓了,朕倒要看看他们的骨头能有多硬!”

    焦志行心惊,赶忙劝阻:“万万不可啊陛下!这些士子乃是我大梁的未来,往后的国之栋梁都要从他们之中选出,既不能伤他们,更不能寒天下士子的心!”

    此乃其一,还有另外一层缘由,焦志行给隐了下来。

    一旦动手,就是得罪天下读书人。

    须知,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天下读书人。

    否则不止他焦志行要被千秋万代唾骂,就连永安帝也要被骂成昏君,往后再无法翻身。

    就因这些个读书人打不得又骂不得,才让事情棘手。

    永安帝满腔怒火难以发泄,只得一拳狠狠砸在桌案上。

    “陈砚人呢?”

    焦志行答道:“被士子们围在家中出不来了。”

    永安帝深吸口气,转头对小心候在一旁的汪如海道:“派人将他夺出来,带进宫见朕!”

    汪如海应了声,便下去安排。

    很快,北镇抚司五十人的队伍朝着槐林胡同而去。

    槐林胡同。

    最里头的一间宅子前后围满了长衫书生。

    宅院门上有不少雪印子,该是被人用雪球砸过留下的印记。

    还有书生在门口大骂陈砚枉读圣贤书,不忠不孝等。

    陈砚卷着本书在屋内边烤火边看,丝毫不在意外面的咒骂。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