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病毒,基因突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吴文想让师祖从尸体中提取出化蛇的血脉。

    然而,师祖却说道:“想要提炼神兽血脉,过程极为困难且繁琐,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

    而且,提炼所需的各类药材和法器也得提前准备妥当。

    所以此事,等我们回去之后再从长计议。

    你且先将这具有化蛇血脉的遗种妥善收好。”

    “七八年?”

    一听师祖说要这么久,吴文顿感这时间也太长了。

    毕竟自己修炼至今也才不到十年,没想到提炼化蛇血脉竟要耗费如此漫长的时间。

    于是,吴文说道:“师祖,要不您也将血脉提炼之术传授给弟子吧!”

    与其漫长等待,他更想自己尝试一番,看能否缩短提炼时间。

    至元师祖思索片刻后,说道:

    “此门秘术乃楼观道的核心传承秘术,按你目前的身份,本没有资格学习。

    但今日我便破例传授给你。

    你需谨记,此术只能自行研习,绝不可向任何人透露分毫,即便是你师傅李淳风也不行,你可明白?”

    听着师祖的警告,吴文神情严肃,认真地点了点头。

    随即,至元师祖开始向吴文传授血脉提炼之术:

    “此术分为‘采、炼、铸、合’四阶,暗合四象生克之数。非心性澄明、德配天地之人,切不可妄图窥探……”

    “……”

    接受完传授。

    吴文参悟起来。

    秘术中记载:血脉极其微妙,既无法用肉眼看到,也无法用常规手段探知。

    因此,需要借助秘药和法器进行辅助。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对目标遗种进行细致观测,了解其大致特性,再使用秘药激发其血脉之力,最后利用测量法器精准测量,如此便能获取其血脉。

    这里的血脉,并非吴文之前所认为的,化蛇遗种体内的精炼血液,而是其遗传基因信息。

    而且。

    吴文发觉,这提炼血脉之术的施展方法,和“凝胶成像系统”极为相似。

    在高中生物课本中的课外阅读中,他就曾简单了解过‘凝胶成像系统’。

    凝胶成像系统,是分子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工具,被誉为“解锁生命密码的分子显微镜”。

    它借助高灵敏度成像技术,将凝胶电泳中分离的DNA、RNA或蛋白质的荧光信号转化为可视化数据。

    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半固体介质,也是一种荧光染料。

    具体而言。

    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激发凝胶中的荧光染料,使生物分子,如DNA片段发出荧光。

    随后,通过精密的光学系统和数码相机捕获荧光信号,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接着,进行数据转化,将肉眼不可见的微观分子信息,转化为数字化图像。

    在血脉提炼之术里。

    秘药,就相当于具有特定荧光激发功能的凝胶。

    法器,则类似于信号接收器,通过精准捕获,从而实现血脉信息的提取。

    —

    除了操作流程复杂且具有较高难度之外。

    还要对接收到的血脉信息,进行深度解析与精准拆解。

    才是导致血脉提炼需要耗费漫长时间的主要原因。

    —

    —

    “镇南公!”

    “何事?”

    正当吴文还在潜心参悟秘术之时,俚人首领马大雄来到他身旁。

    “不知我们何时返回番禺?”马大雄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吴文侧目看向他,问道:“怎么?让你陪我在这野外风餐露宿,是委屈你了?”

    “不不不!”马大雄连忙摆手否认,“我们离开番禺的时间实在太久了,而且这么久一直未与城中取得联系。这深山老林里,日子一长,万一城中以为我们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确实该回去一趟了。”

    闻言,吴文眉头微皱。是啊,自己离开番禺的时间确实够长了,若一直不回去,的确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吴文!”这时,听到两人对话的至元师祖出声唤道。

    吴文赶忙回应:

    “师祖!”

    “你先回去吧,我和你师傅暂时留在此处。”师祖说道,“你身为朝廷的镇南公,确实不宜在此处停留过久。”

    “你可以先回去处理事务,之后再来也不迟。”

    “嗯!”吴文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那好,师祖,弟子就先回一趟番禺,过几日再来寻您。”

    既然已经决定暂时离开,吴文也不再拖延。

    他直接带上化蛇异种的尸体,便与马大雄等人一同离开天柱峰,返回番禺城。

    —

    数日翻山越岭,风尘仆仆。

    吴文很快便回到了番禺城。

    一入城内,吴文便发现,在吕才的治理下,番禺城秩序井然,一派繁荣景象。

    来到王宫,听闻吴文归来的吕才,立马抛下手中繁杂政务,匆匆赶来迎接。

    “公爷,您可算是回来了!”

    “这么久没消息,属下一直为您的安危提心吊胆!”

    身为岭南道大总管,岭南的安稳皆系于吴文一身。吕才见吴文这么久音信全无,每日都过得忧心忡忡。

    “无需担忧,我这不是好好的嘛!”吴文笑着拍了拍吕才的肩膀,随后步入殿内坐下。

    “吕才,我当初带你来番禺果然是个正确的决定。这才过去多久,番禺城在你的治理下,就变得如此井井有条。”

    听闻吴文的夸赞,吕才谦逊地拱手回应:“属下能取得这些成绩,全赖公爷威名震慑城中各族百姓,才得以有此功绩!”

    好听的话谁都喜欢听,吴文微微颔首:“你的功劳,我不会忘记。等再过些时日,我便会上奏朝廷,表彰你的功绩。”

    “谢公爷!”

    吕才感恩致谢。

    随后,吕才又说道:“番禺地处岭南,此地环境恶劣。如今属下只能治理这一座番禺城,其他地方因道路不通,政令难行,实在难以管辖。”

    吴文听了吕才所述的治理难题,思索片刻后,反问道:“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属下认为,可将周围山寨中的岭南百姓迁至番禺城。”

    吕才侃侃而谈:“番禺城地处平缓地带,地理环境优越,可向外持续扩展,足以容纳众多岭南百姓。”

    “若能将山中的岭南百姓全部迁至番禺城,一来可扩充番禺城规模;二来便于政令下达,更好地治理岭南;三来能逐步掌控整个岭南地区,将其完全纳入朝廷管辖范围,如此岭南一带便不会再起波澜。”

    听完吕才的讲述,吴文微微点头,认可他的想法。

    “不错,你的想法很好!”

    然而,吕才却又话锋一转,泼起冷水:“只是,要让这些山中的百姓心甘情愿地离开山寨,迁入番禺城,困难重重,甚至可能激起民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