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沦陷(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苏从云。这三个字叫宁瑶说来,可是恨得牙痒痒。先时,徐姝说瑶华郡主千里迢迢上京参加的婚仪,正是这位从云公子同她闺中深交,沈太傅之孙沈清菡的婚事。
沈清菡略长宁瑶几岁,两人年岁相仿,相识也是偶然。
宁瑶曾因镇南战事连天,被父王托给叔父照料,故而幼时曾有段时日都居于深宫之中。
皇叔父膝下无女,故而把她宠成了宝贝珠子。唯恐她在宫中日子单调无趣,百花会、生辰宴…换着法子地邀请一应世家小姐入宫同她玩耍,生怕她闷着。
二人便由此结缘。
宁瑶性情直爽,沈清菡温柔婉约,这样性子迥异的两人倒是结成了知己好友,纵然几年后宁瑶回到镇南封地,书信往来亦不曾断绝。
托她的福,宁瑶幼时还见过苏从云好几次。那个臭屁又招摇的少年,事事都想夺走清菡的目光,让她看着就讨厌。
说起来,这两人也是一桩孽缘。
沈清菡年少失恃,沈父却一直忙于官场诸事,不曾续弦另娶,也不曾多有看顾。
因着府中上下无人管束,她便同邻家苏家公子一道长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苏从云少时性情顽劣淘气,偏只得了一个沈清菡能制住他。两人情意相通,又因父辈交友多年,也算默认了这桩婚事。
少年自有凌云志。他扬言要连中三元来迎娶心上人,虽然连中三元到底不易,金榜题名却是板上钉钉的事。
世人皆称,苏家大郎满腹经纶、惊才绝艳,有苏氏撑腰,又娶沈家女,书读到这个份上,日后必有一番作为。
谁料世事曲折,正在京中众人为之津津乐道二人婚事,都自作主张替旁人想好孩子姓名时??
苏从云辞官了。
他不知情由,未曾提亲,便轰轰烈烈地昭告天下、毅然决然地辞了官。
*
于苏家而言,辞官也许可大可小。
毕竟苏家在朝为官多年,家族势力盘根错节,苏从云作为长房嫡孙,虽辜负了长辈期许,却也自有广阔天地可去。
不过,苏氏长房究竟震怒。他如此荒唐行事,还是把将他逐出族谱。
至于今后这位才华横溢的长孙是隐去名姓替苏家料理庶务,抑或打理高门腌?之事,都不为外人道也。
总之,自此庙堂上少了一位苏少卿,江湖上却多了一位传闻中富可敌国、饱读诗书的从云公子。
这人纵使被逐去江湖,也依然这样张扬到人尽皆知。宁瑶听到这个消息时,忍不住无语地扯扯嘴角。
但于沈家而言,才是真正失了颜面。
沈清菡为等他待字闺中一十八年,京中人人皆知。如今他辞官,自去江湖浪迹,两人婚事又当如何?
沈父气急,要另为清菡许一位如意郎君。
至此,这场闹剧合该落幕。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本应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但宁瑶觉得这两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苏从云当日言辞铮铮辞官,沈清菡也随之言之凿凿,非他不嫁。
世家大族的贵女,深闺中长出的娇花。从小到大,她柔和温顺,不经风霜雨雪,只一心听凭长辈安排。
可相识多年,宁瑶知道她是聪明人。
她审时度势,低头是因于她有益,顺从是借刀杀人。
她不免好奇,究竟为着什么,沈清菡才这样坚决?
两人书信往来,一问一答,这人反而高高兴兴地在信里写。
她不要世家妇、长房媳这些虚名,不要什么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