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么大事,他自己就办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自信潇洒的味道。

    好不容易收拾完,

    陈露阳背着书包下楼,还没等出宿舍大门呢,就被宿舍大妈一把手招呼过去。

    “小陈,这上面是你不?”

    “哪个?”

    陈露阳好奇一看,接着乐了。

    “是我!这么带劲的小伙儿,必须是我么!”

    一边说,陈露阳一边高兴的拿过校刊,兴奋的一页页看了起来。

    好家伙……

    这小眼镜技术水平可以啊!

    这角度选的,照的全是高光。

    “小陈,你在外面还有修理厂呢?”宿舍大妈好奇问道。

    “不是我的,是我们厂的。”

    陈露阳笑着解释:“我是省机械厂的委培生,这个修理厂也是我们厂的,暂时归我负责。”

    宿舍大妈惊诧的看着陈露阳,没想到他竟然还真是修理厂的负责人。

    “那你这又上学又工作的,能整过来吗?”宿舍大妈问。

    “能!老能了。”

    陈露阳一脸潇洒的开口。

    只要能赚到钱,只要能让陆局他们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

    他咋的都能!

    再次翻了翻三篇报道,

    陈露阳握着校刊,开始跟宿舍大妈打商量:

    “阿姨,这份校刊给我留个当纪念行不行?”

    青年的声音低低的,带着一丝讨好和撒娇,漂亮的大桃花眼冲着宿舍大妈噼啪噼啪的眨。

    眨的宿舍大妈直乐。

    “拿去,这有啥不行的。”

    宿舍大妈无比豪爽的把手里的这本给了陈露阳。

    反正每个宿舍都分了3本,给出一本还有2本呢。

    足够宿舍的学生看了。

    “好嘞!谢谢阿姨~”

    陈露阳高高兴兴的将杂志放进书包,大步流星的向着教学楼冲去。

    一路上,不时有学生从他身边经过,目光都略带点好奇地看上他一眼。

    穿过楼道,进入教室。

    刚坐下,前排的高小琳就回过头:“文委,你上校报了知道吗?”

    陈露阳装傻:“啥报?”

    “别装了,校刊都快被人翻烂了!一连三篇!”高小琳翻了个白眼。

    “你讲座的、修理厂挂牌的,还有那什么火花塞垫片通用化的,仨版面,全是你!”

    “知道的这是‘上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学校特意给你办的专刊呢。”

    “你那照片都快给人摸出褶子来了!”

    陈露阳咧嘴一乐:“你没摸两下啊?”

    高小琳坏笑:“我摸没摸不要紧,咱们那扫厕所的阿姨,可是笑嘻嘻地摸了好几回,说‘这小伙子笑得精神,干净利索’。”

    擦……

    陈露阳笑容一僵。

    正要说话,后排的孙乐根、郑哲还有杜启鸣几个男生也“哗”地一齐探出脑袋:

    “陈主任,我们能抱大腿不?”

    郑哲挤眉弄眼:“我有辆自行车老掉链子,你能帮我研究研究搞个链条通用化不?”

    陈露阳乐了:“那必须没问题啊!我必须把链条通用到你心坎和每一个眼里!”

    “对了,小琳你们回头帮我个忙,去你们宿舍啥的帮我要一本校刊回来呗。”

    高小琳一愣:“咋?还要留纪念?”

    陈露阳一本正经地说:“那当然了!我人生头一回上校刊,一次还上仨新闻,这我都得留着当传家宝传下去。”

    姜峰疑惑:“这有啥可传的?”

    别人家的传家宝不是金镯子金项链,就是银镯子银项链。

    就算是藏书,也是名家大作。

    啥时候一本校刊都能当传家宝了。

    陈露阳一副“这你就不懂”的表情。

    “反正我以后就靠这本杂志教育我子孙后代了。”

    “总之你们都帮我搜罗搜罗,什么食堂啊、报告厅啊、公告栏的都帮我寻摸寻摸。”

    高小琳不吃亏。

    “那一本校刊不得换一顿饭啊?”

    “这都不是事儿!”陈露阳拍着胸脯保证,“一本校刊一顿饭!”

    几个人正唠的高兴,就听“铃铃铃”上课铃响。

    大家全都坐好,认认真真的听起课来。

    ……

    与此同时

    连英华骑着自行车停在教学楼旁边,拎着包,脚步轻快的踏进教学楼。

    最近这段时间,经济系的老师真是非常有面子!

    别管陈露阳周六讲得是啥吧~

    那可是他们经济系的学生!

    别人的学生一天天听课都挺不过来呢,自己的学生都已经登上全校的讲台给大家讲课了。

    牛逼!

    推开经济系办公室的门,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老师正在给桌上的兰花浇水。

    价格学老师在拨动算盘,时不时在纸上写些什么内容。

    产业经济学的老师正在和劳动经济学老师对抗。

    最近,这俩老师不知道怎么就针对劳动力边际收益产生了分歧。

    得空就得互相来两句。

    整个办公室日常如常,热闹中带点学术的味道。

    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上,连英华继续校对陈露阳交来的《经济学原著导读》手稿。

    多亏了有陈露阳在,经济系的原著编译工作进展神速。

    如果努努力,加把劲的话,兴许年前就能把第一版原稿弄出来。

    正弄着呢,一个学生轻轻敲门,把最新的校刊送进了办公室里。

    虽然他们是老师,但是在审美上跟学生还是一样的。

    都喜欢看看副刊调剂心情,主刊顶天翻翻目录。

    劳动经济学老师吵吵累了,端起缸子吨吨两口,随手拿起校刊就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

    “哎?这不是陈露阳吗?”劳动经济学老师语气中透着点惊讶。

    “哪儿?”连英华赶紧凑过来。

    一看见校刊上《科学春天讲座圆满落幕》,顿时没了兴趣。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连英华鄙夷的看了看劳动经济学的老师,全校上个礼拜就知道经济系的陈露阳要讲课,现在上个校报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还没等转身呢,就听劳动经济学老师道:

    “谁让你看那个了!你看看这个!!”

    说着,他把书翻到下一页。

    《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课题实地落地,北大力学系修理厂实验点挂牌》

    照片上,陈露阳与几个工人师傅站在修理厂门口,和另外一些学生模样的人合影。

    门头清楚写着“北京大学力学系校外实验点”。

    连英华的眼睛一下就直了。

    “他什么时候和力学系的搞上了?”

    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