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我要千里江陵一日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自己这边刚从连英华那拿到项目批复,然后广播台就来采访了?

    听着陈露阳的小疑问,短发女生笑着解释:

    “是经济系给我们团委送了一份宣传材料,说你拿下了科研处的青年项目立项,又是学生主导,又跟地方厂合作,我们一看,这不就是典型嘛!”

    女生笑得灿烂,“这种事,以前压根没人干过。”

    陈露阳本就不禁夸。

    猛不丁上来就被一个女生上来库库一顿夸,顿时脸上就绷不住的乐了。

    可无奈表面上还要故作谦虚,

    他只能疯狂压抑嘴角的笑容,带着一丝不好意思地羞赧开口:

    “我也是运气好,赶上咱们学校的政策支持,修理厂正好也有基础……其实也就刚起步,还远远谈不上什么成果。”

    “你这就太谦虚了。”女生刷地翻开小本子。

    “我们看了项目简介,火花塞、喷嘴、垫片,全是实物拆解数据。这种从一线车间来的科研项目,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干出来的。”

    说着,短发女生把录音机往前一递,

    刚要开始正式采访,

    她忽然顿了顿,好意地试探性提醒一句:

    “陈露阳同学,你要不要……调整一下你的衣着?”

    “不用!我这状态挺完美的,咱们这就开始吧!”

    陈露阳对自己的形象那是相当有自信。

    他这么好面子的一个人,

    每天不把自己捯饬精神利索的,是绝对不会出门的。

    主打一个无死角的365度带劲!

    短发女生:Emm

    那好吧!

    “陈露阳同学,我们现在正式开始采访。”

    伴随着短发女生的话语,

    小眼镜站起身,咔嚓嚓的抓拍了他几张侧脸、正脸的照片。

    “我们先从你最初做这个项目的想法开始聊起……你当时是怎么想到‘通用化’这个切口的?”

    陈露阳有些感慨:“我们修的车多,车型杂,从212到老解放,从压倒西风140到花海760,能碰上的问题都碰了个遍。”

    “可你说吧,这些车一坏,最头疼的不是毛病本身,而是零件。”

    “同一个毛病,不同车型得用不同的专用零件。”

    “喷嘴、火花塞、垫圈,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型号不一样,螺纹也不一样,连垫片厚度都千差万别。”

    “你说这咋弄?”陈露阳摊摊手。

    “修理厂库存得备得特别全,成本压不下,还容易堆积。客户来修车也不能当天修完,得等件,干着急也没法。”

    “所以我想,要是能把这类基础件统一个标准,哪怕先统一一部分,那不管是对车间还是司机,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短发女生听得认真,接着追问一句:“那你当时有没有借鉴国外的经验?”

    “有。”陈露阳点头。

    “其实像意大利、德国那边,早就开始搞标准件的通配设计了。”

    “尤其德国人最讲究‘模块化’。”陈露阳顿了顿,眼里闪着光。

    “我以前翻外文资料,他们连小零件都分了等级,有通用的装配规范,全国统一的安装标准,特别讲究。”

    “我就想,我们国家汽车越来越多,修车总不能啥都靠拆原厂件,总得有人走出第一步,试着干点儿不一样的。”

    短发女生听得很投入,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敬佩。

    “所以你就把这个想法,整理成方案,报给学校了?”

    “对!”陈露阳点点头。

    “我是经济系的嘛,对市场和经济的了解比较深一些,写报告还算顺手。加上车间那边也有点基础,试了几个样本之后,我就觉得这事真能成。”

    这时候,小眼镜举起相机,又“咔咔”拍了几张照片。

    一边拍还一边嘀咕:

    “刚才那张笑得挺自然。”

    陈露阳下意识道:“我还能再笑一个,要不你拍我个更自然的?”

    “你倒挺敬业。”小眼镜笑着打趣了一句。

    “那是!”陈露阳也笑了,“好不容易能上广播站的节目露脸,我肯定得表现到位啊!”

    采访持续了大约二十多分钟。

    从项目最初的想法,到试件采样过程,再到车间的情况、图纸设计时遇到的困难,陈露阳说得兴致勃勃,像讲故事一样,一点也不枯燥。

    短发女生也听得投入,不时点头记录,偶尔追问一两句,补充细节。

    她的录音机咔哒咔哒转个不停,仿佛都舍不得漏下一个字。

    等采访结束,她收起笔记本和录音机,语气带着点由衷的感慨:

    “陈露阳同学,你是真了不起!”

    “不仅能把项目从构想到落地,说话还这么清楚利落。”

    陈露阳低调一笑。

    实干兴邦,沟通致远!

    “干得扎实,说得明白”那可是老陈家祖传的优良传统。

    别看他爹陈大志一天天在车间里憨厚老实的干活,每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

    可真要是等到了上台发言,那小词儿一句比一句顺溜,说的头头是道,连世仇老金听完了都心服口服。

    陈露阳能有今天,跟家学渊源有着直接的联系!

    眼见采访全部完毕,短发女生道:“节目会在周四播。”

    “我们准备做个专题,标题初步定为《以知识对接实践:北大学生陈露阳主导工校合作,探索汽车零件通用化新路径》,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这标题挺好的!”

    陈露阳严肃中带着肯定和赞赏!

    专业、有高度,还带我名字!

    只要带我名字的题目,那就是好题目!

    短发女生被逗乐了:“那我们就按这个定了?”

    “定!太定了!”

    陈露阳点得干脆,话锋一转,好奇地问:

    “学姐,我想问问咱们广播站采访,拍照片有什么用啊?”

    那广播都是声音传播的工作,照片拍完他也用不上啊!

    短发女生笑着解释:

    “我们虽然是广播采访,但采访的内容是要同步供给校报、校宣传栏和团委简报的。”

    “照片能配合文字展示人物风采,增强视觉传播效果。”

    陈露阳眼珠子“歘”一下亮了。

    “那就是说,到时候我的照片能放宣传栏里?”

    “对!”

    瞬间!

    陈露阳他妈的感觉整个人仿佛原地飞升,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振奋了!

    果然啊!

    当你迫切地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

    他上个礼拜的一大恨事,

    就是校文艺部不能画素描,没法把自己的画像张贴到全校的每一个角落,

    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谁,他长啥样!!!!!!

    现在好了。

    不仅自己的形象可以张贴到学校的宣传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