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胜利清算(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而南边的那位,按照以往的经验,必然还是那攘外必先安内的一套。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获得足够大的支持,与那些国家做出某些约定和利益交换也是十分可能的。
原子弹并不会完全吓到他们,就是他们不懂,也会有人告诉他们,这原子弹爆炸后,除去那直接的伤害,还会间接的对这片土地造成怎样的伤害。
双方对彼此还是很了解的,有这个限制在,山城政府那边就能断定,八路军一定不会在国内使用原子弹。
双方必然是要打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的。
所以,必须要在小鬼子还扎在南太平洋战场的时间内,西方各国无法向山城政府提供大量援助的时候,结束统一战争,解放全国!
在回收完各种资产后,中央在财政上也是回了一大口血。
现在各种资源也极为丰富,尤其是东三省和外蒙古彻底回到他们手中后,便补全了工业体系的一部分。
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中,现在还远远不是他们能够放松的时候。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和应对解放战争,中央经过会议,定下了发展建设和扩军备战同时进行的战略目标。
首先便是发展建设的问题,从小鬼子和汉奸走狗那里回收的资源和钱财,大部分都会用在发展和建设上。
有了之前在华北地区的大建设经验,在回收的国土上,局面稳定下来后,政府的管理和发展建设进行的十分顺利。
而且中央还决定,分别在东三省以及蒙古两地,仿照太原和石家庄以及济南,分别建设一个以军工产业为主的重工业产业集群。
在这两个重工业产业集群的主要产能上也做了区分。
首先是蒙古的重工业产业集群,因为深处内陆,日后面对的也主要是面积极为庞大的国土和边境线。
所以,在乌兰巴托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兴建的众多工厂,主要负责生产的便是坦克等装甲车辆和大口径的火炮以及相对应的炮弹。
而东三省的重工业集群,便选在了辽省的鞍山以及营口等地区。
之所以选在这里,便是因为徐高翔提供的那支双航母舰队了。
舰队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驻港所在地,便是辽省环渤海的几处港口。
所以这里的工业集群,主要负责的便是舰艇制造和战机制造。
华夏的海权所需的舰队力量,单单一支双航母编队可不够。
就像原子弹一样,不光要能用,还要能进行自主研发和建造。
发展和建设一如既往的顺利进行,然后便是队伍的建设问题了。
随着小鬼子投降后,掌控的国土面积日益庞大,所需的兵力也变得极为庞大。
而且用主力作战部队来维护地方治安和边境驻守,有些浪费战力。
所以,经过中央讨论决定,将会对八路军和新四军进行大范围的军改。
首先需要改变的,便是队伍的名号,不管是八路军还是新四军,都是基于山城政府那边给予的编制。
为了大义,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的队伍名号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