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我不懂电影,但我懂观众(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踩踏出逃。本质是恐慌情绪引发的流动性挤兑。
但至少是还有机会逃走的。
面对王曜几乎拿到90%的极限股份时,逃生通道的门,就掌握在他手中了。
吴克波和森田流想要逃,却发现门已经被上锁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靠着毒丸增持来反抗。
但此时成天娱乐的总价值,早已失衡。
两人若是继续增持,即便防御了王曜,但投入的所有钱都会变成负债,因为公司有多少潜力,他们比谁都清楚。
两人最后只能选择断臂求生,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抛售给谭辉黯淡离场。
当周一成天娱乐停牌公告发布之后,许多同行才惊讶的发现,在大家都在关注阿里动态的时候,成天竟然不知不觉的易主了。
女王复仇和白骑士的戏码虽然没有反转,但结局却出乎预料的落在了美摄身上。
有人测算过,按照毒丸和成天最后的股价,吴克波(代持)手中原本价值十几亿的股票,可能最后只卖了不到两亿,血本无归。
在看到美摄最后竟然将债权转化股权,并选择继续增持后,很多人都不理解这样做的目的。
因为很显然,成天在兴美介入的时候,就已经是高溢价泡沫了,美摄继续增持只是将这个泡沫吹大而已迟早会破,还不如直接清算债务拿到资金,花十几亿买一个壳的操作也太迷幻了。
但很快,另外一则‘天火网媒反向并购母公司美摄集团’的公告,再次引发了注意力。
子公司反向并购母公司的案例十分稀少,再加上美摄突然要约收购成天的新闻,一下子就让大家联想到。
难道天火也要借壳上市了?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的时候,王曜跑去看了一场单口相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王曜和谭辉坐在二楼包厢听着小黑胖子坐在台上侃侃而谈。
“没想到王总这样的年轻人,竟然还喜欢单口说书这种老东西?”谭辉有些意外王曜竟然约在了这里。
“东西没有新老,只有好坏,我小的时候也是听相声长大的,等到了初中电视上就没有关于相声的动静了,近些年倒是因为德运社又有了声响。”王曜笑了笑。
“老郭挺有本事。”谭辉点点头:“我收了吴克波和森田流的股份,也算是帮王总省下不少钱吧。”
由于谭辉最后出面协商,美摄增发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只用了4亿债权+1.6亿现金增发了1.6亿股,加上其他股东同意代持,最后完成要约收购,向证监会提交了为期1一个月的重组停牌,若是1个月内没有复牌释放25%的公众持股股,将会强制私有化退市。
谭辉确实算是变帮王曜节省了不少现金成本。
“谭总不是帮我省钱,是自己捡了大便宜,等复牌后就知道有多赚了,至少能比得上你一个飞腾影视城。”王曜摇头笑了笑,并不领情。
“哦?王总这么有信心?看来是真的准备把看片儿网并购进来?”谭辉笑道。
按照现在的情况,成天复牌后股价很可能跌破2元,市值不到10亿,除非有跟看片儿网这个优质资产并购这样重大利好,否则很难短时间内把股价拉升起来。
“谭总可以拭目以待。”王曜摇摇头:“上次说的事情,谭总考虑的如何?”
“王总用一个模式,换我一个影视城,这有什么好考虑的?就算500万投资,票房过亿20倍收益率也是血亏啊。”谭辉轻嗤道。
“那万一是40倍,甚至60倍呢?”王曜反问道。
谭辉沉默了,平静的注视着王曜。
吹牛的人谭辉见过太多了,但像王曜这样毫无根据和逻辑的吹牛者,他是第一次见过。
吹牛是夸大的行为,夸大要根据事实,这样才有行骗成功的可能。
没有事实依据的夸大,可以叫做胡言乱语或者童言无忌。
如果换一个人吹这种牛,谭辉可能上去就是两个巴掌了,但如果是王曜的话,他得慎重思考一下成分。
票房是个很玄妙的东西,它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达成许多目的,谭辉深谙其道。
凡事都要有个巧立名目的过程,一个小成本电影要拿到几十倍的收益率,一定要有个让人信服的故事。
但什么样的故事,可以圆上这样一个‘弥天大谎’呢?
谭辉有些想不通了。
“王总是认真的?”谭辉开口问道。
“谭总觉得,多少倍可以接受?”王曜笑眯眯的反问道。
20倍的营收,可以讲一个20倍市盈率的影视公司估值模式,一个好的模式在谭辉手底下运作,至少价值十几亿。
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但成本未免太高了。
“要不这样,我们做个对赌,这个片子我交给谭总,上映之后,若是票房没有20倍,就当我送谭总的见面礼,要是达到20倍以上,影视城转让给我。”王曜见谭辉一直沉默,开口道。
“王总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大信心?”谭辉越发好奇。
这个赌约荒谬中竟然带着几分诱惑。
飞腾影视城保底价值3~5亿,但跟一个20倍以上的收益率模式相比,确实显得不那么贵重了。
因为重资产遍地都是,但能够造出泡沫的模式真的凤毛麟角。
乐氏那个小子靠着一套版权分销模式和晋煤老板们的支持都能将市值吹到15亿,谭辉如果真的拿到这样一个模式,自然不会比他差。
“这谭总就不用管了,我争取八月初把片子给你,你去送审,为了快速验证,但必须在9月6号前上映。”王曜笑道。
“这么急?”谭辉微微挑眉。
正常电影送审最少要2~3个月时间,当然,以谭辉和韩三爷的关系,可以将这个时间压缩到一周内都没问题。
“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段,最适合抬升票房。”王曜意味深长的说道。
谭辉会意,9月是票房过渡季,前面暑期档热度下滑,后面卡着国庆档爆发,这个时间段可以为票房爆发找到合理的逆跌理由。
“好,那就一言为定。”谭辉想了想,反正自己没什么损失,无非是跟韩三儿多吃两顿饭的事儿。
“我听说光纤也准备拍一部楚汉题材,名为《鸿门宴传奇》,是要跟谭总打擂台?”王曜笑道。
“蹭流量罢了。”谭辉冷嗤一声:“《王宴》这么大的声势,把原本楚汉这个冷门题材热度都带起来了,光纤也想上市自然需要个大制作来撑撑场子,
喜剧拍不过华艺,特效大片比不上伯纳、动作犯罪比不上皇娱,留给他的选择并不多,刚好历史大制作这个赛道还有机会,不只是光纤后面还有《战国》、《关云长》、《铜雀台》都是同类题材。”
“华夏电影人还挺团结,干什么都喜欢抱团,在大制作都扎堆投资的情况下,小成本高回报类电影具有更高的营收价值,也是好事。”王曜轻笑出声。
“说起来王总似乎不是电影圈的人,为什么感觉对电影票房如此笃定的信心?”谭辉有些好奇。
“我不懂电影,但我懂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