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未虑胜先虑败,狗急跳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明心堂一夜无眠。

    陆无病更是东奔西走,夜战三方。

    等到天色破晓。

    他不但基本上把东郡几方大势力,全都碾压一遍,更是得到海量资源,把剑意突破进入【阳实境】。

    剑法到了这个境界,就是不断提升精神力,纯化精神力,让意志变得越来越强横。

    脱离精神强度来谈武道真意,是很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陆无病很早以前就一直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问题。

    如果说,冒险运用元灵剑法,击杀敌人吞灵摄魄,是增厚精神本源,那么,以紫心丹之类的药物修练,就是百炼成钢。

    精神力这玩意,看不到摸不着,但就如肉身气血一样,不但需要质的提升,还需要量的增加。

    灵魂越是壮大,精神力越强,精神越是凝聚,神意越是强横。

    最终指向的是【意之所至,心想事成】。

    当然,这种境界,对现如今的陆无病来说,就是镜中花,水中月,根本就摸不到一点边。

    但哪怕只是悟通一点皮毛,对于自己的武道提升,助益极为巨大。

    正因如此,陆无病才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东海郡掌控在手中。

    实在是因为这里地形实在太过重要。

    东海郡本身,并不产出什么重要资源。

    但这里却是从明阳方向出发,最近的一个出海港口。

    罗江至此拐了一个弯,上岸之后穿过峡谷,就是一片平坦的东海郡,诸如中原腹地各种香料、茶叶、丝绸等贵重物品,主要经由这条线路,直接入海。

    北面或是西面的一些珍贵货物,更是可以由此运往海外,或是运进潍京。打通这条线路之后,天星宗就能获得广大纵深,进可以挥兵直攻永州江州,力阻北周兵锋南下。

    若是事不可为,还可以退往东郡,甚至乘船出海。

    俗语云,未雨绸缪,大抵是这么一个意思了。

    未虑胜,先虑败。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如今他身为天星宗少掌门,门下那么多人跟着讨一口饭吃。

    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宗门真的顶不住的时候,几个高手灰溜溜的逃亡吧?

    如今北周魔门还在缓缓试探,并没有全力攻击,大军攻下虎岭三城之后,也是暂时驻兵,等到消化这口肥肉之后,估计南北大战迟早爆发。

    天星宗的位置正好处于第二道防御线,到时何去何从?

    陆无病倒不是担心到时候撤不下来,而是担心到时候,东夷大批力量,从东郡上岸。与一些叛徒合力,于斜后方杀出,抄了自己后路,问题可就严重了。

    这种事情完全可能发生。

    前阵子天星宗受到围攻,贼人势力之中,就已经出现东夷浪人高手,木隐、归藏部的一些刀客,早就渗透进入明阳。

    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应该是有些大人物,与东夷谈妥了什么条件,或是借兵,或是放任,总之不太好说。

    按理来说,这些事情,应该由朝廷诸公,或者镇守王府以及地方大将来操心。

    但怎么说呢。

    在陆无病看来,大离朝堂好像是自个儿正斗得火热。

    皇帝与大臣斗,武将与宗室斗,各地分封的王府,全都各有异心。

    更有一些不堪压迫的百姓从贼,竖起反旗,这里按下去,那里又冒出来。

    这种情况下,不能形成合力,面对北周如狼似虎的烈血骑,估计有点悬。

    面对这种局势。

    陆无病能做的不多。

    唯一可靠的就是疯狂提升自己的战力,把天星宗诸弟的实力,也强行提升起来。

    至少,在面变风波时,能有抗衡的能力。

    甚至,有希望在某一天,能从棋盘之上,跳出棋盘之外,获得下棋的资格。

    ……

    明心堂大动干戈,清点收获的时候。

    刺史府也是彻夜未歇。

    打探消息的家将亲兵,走马灯一样的来来去去,传回来的一些消息,让刺史崔宁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

    “原来是真的,他没有骗我,朱家那么多高手,还有五百靖海司兵马,就这么全军覆没……”

    崔刺史眼神发直,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日趋没落的天星宗,竟然咸鱼翻了身。

    不但出了一个如此妖孽的弟子,其余弟子更是个个战力强横。

    这很不合理。

    你说你要是有这么强,你倒是说啊。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这么强。

    想到这里,崔宁心中又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他也不会明里暗里,与朱家合力,把明心堂彻底吞并。

    前头驱了虎,后头来的不是狼,反而是一条龙。

    这怎么搞?

    本来,明心堂程林和文鸳夫妇两人,虽然在东海郡势力庞大,但他们毕竟还讲规矩。

    对于官府,更是心存敬畏。

    四时八节,重礼奉上,只为了让他们网开一面,做生意的时候不至于束手束脚。

    说白了,当初的明心堂的确是地头蛇。

    但这个地头蛇,却是可控的,不但交税,还送礼,表面上更是尊奉刺史老大人为首。

    明心堂在挣钱,刺史府何尝不挣得盆满钵满。

    甚至,方方面面索拿卡要,大家都跟着吃得肚腹溜圆。

    但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看着你挣钱了,比我不挣钱还要难受。

    在崔刺史看来,你一介草莽,狗屎一般的人物,竟然与我这个刺史挣一样多,这哪能行?

    我这书不白读了吗?

    十年寒窗倒还罢了,关键是出身清源崔家,身份高贵,怎么可能与你一个江湖白身平起平坐,这也太丢脸了。

    不搞死他心里确实不舒服。

    他宁愿把份额送给同为世家的朱家嫡子。送给远洋而来的东夷浪人,也绝不愿意让一介草莽爬到自己身边来。

    是的,程林夫妇,是被搞死了,明心堂名存实亡,人心涣散,这个地头蛇势力,几乎被各方吞并干净。

    但万万没想到,只是走了一个程家孤女,就引来了这么一头恶龙。

    “仲叔……”

    想到黎元仲死得凄惨的模样,崔宁忍不住又抹了几滴眼泪,一时悲从中来,不能自抑。

    黎元仲跟着老家主三十年之久,再跟着现任家主二十年,然后,随自己来到东海郡任职,又过了十年。

    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就扔给仲叔处理,包管处理得妥妥贴贴,崔宁这个刺史,只管每日高乐,根本没有什么太多的烦心事萦绕心头。

    能办事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黎元仲是东郡崔家的一根定海神针,有他在,东郡无论哪方强龙过境,都得对刺史府恭恭敬敬。

    就算不看朝廷的面子。

    也得看看自己的脑袋,到底硬不硬,挡不挡得住【惊神笔】一击之威?

    一品巅峰大高手和威慑力,大到什么程度呢?

    就如当初天星宗掌门欧阳正。

    有他在山上,基本上没什么人敢犯上门来。

    先天高手不出,这种人物,基本上算是无敌,敌人再多,也能横扫。

    但是,先天高手这等宗师,放到哪里,都是一方大人物,自有享不尽的富贵,又哪里会吃了没事干的到处跑?

    理论上来说,一个郡城之中,有那么一个两个一品,就已经超纲了。

    多数城池,只是一个二品武将,就可以稳住场面。

    但崔宁却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抱有极大信心,能在任何情况下,稳住东郡局势的大高手,竟然被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年轻,斩鸡屠狗般,轻轻松松秒杀掉。

    这种惊惧,非常人所能理解。

    “打听清楚了,月影堂全堂八百三十位好手,一个也没逃出来,被斩杀一空,堂主【不二刀】陈广原也是死在程良玉的剑下……”

    “怎么可能?”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