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宏大案来了!(回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了。

    但吴永成下车就看见河岸边围了一群人,立刻对蒋彪说:“拉警戒线,把围观人群赶远点。”

    蒋彪点点头,他是老刑警了,自然知道这种户外现场,直接把人强行驱赶走是不现实的,毕竟有些人就是爱看热闹。而且强行驱赶了,后面很容易引发投诉和流言,造成社会恐慌。

    尤其是投诉,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偏偏这种事还存在。

    他招呼几名同事,拉起了警戒线,然后直接拉着警戒线怼着人群往外挪。

    一边挪一边大声喊道:“来,都往后退往后退,这根线不能碰啊,碰了犯法,容易拘留的啊。”

    他这一米九几的身高,加上魁梧的体型,给人一种天然的威慑力,再加上他说的话,自然没人敢反驳,只能连连后退。

    蒋彪往外拉了几米,眼看再往外就到马路了,知道人要是都聚在路边也不好。

    而且这个距离也听不到、看不清小渔船上的情况了,于是冲几位同事点了点头,让他们把警戒线固定住。

    吴永成打量了下现场情况,给乔家丽和陈严递了个眼神。

    陈严立刻朝坐那儿的渔夫走去,了解情况,乔家丽则向两名巡逻民警走去。

    “吴队,这距离应该够了。”蒋彪走到身边说。

    吴永成往后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两人现在就站在南沙河的河岸边,前面就是那条小渔船。

    这种渔船很常见,没有棚子,就是一条扁平的渔船,中间有槽,可以存放捕捞上来的鱼。

    这种小渔船以前很常见,一般是南沙河沿岸的渔民打渔用的,毕竟南沙河的水土还是挺肥沃的。

    不过七八十年代居多,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一般都是些老人在用。

    小渔船的槽里有几条鱼,但都不大。

    渔船上有一张缝补过的渔网,在杂乱的渔网里面,有一个灰色的旅行袋,湿漉漉的,还在渗着水。

    旅行袋已经拉开了,像一张死兽的嘴。

    “彪子。”吴永成喊了一句,伸手拉住了船身。

    蒋彪会意,立刻上前拉住了另一侧,然后一用力,直接把船拖到了岸上。

    宋义明走了过来,他已经戴上了白手套,身后跟着许念,提着工具箱。

    没有语言交流,吴永成只是和宋义明点了点头。

    宋义明蹲下,打开了那个旅行袋。

    吴永成凑上去看了一眼,饶是他这个老刑警,依然感到后背一阵一凉。

    旅行袋里,是堆积在一起的一块块人体组织,不知道是不是被水泡过的缘故,这些尸块白得渗人。

    吴永成拍了拍宋义明的肩膀小声道:“老宋,你们直接把尸块带回去做尸检吧,这里围观群众太多,容易引起社会恐慌。”

    “好。”宋义明打量了袋子里的尸块几眼,然后拉上拉链,提起旅行袋就往停在最后面的刑事勘查车走去。

    果然,围观人群都朝他手里的袋子看了过去。

    “彪子,通知打捞队,以这里为起点,对前后各一公里范围内进行打捞。”

    “好的吴队,我马上去。”

    刚才宋义明拿走的那个旅行袋,顶多也就十几斤而已,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全部。

    既然是从河里捞出来的,那就说明,凶手进行了多次分装抛尸,所以一定还有其他尸块。

    但事与愿违的是,最后两艘打捞船沿着南沙河一南一北足足打捞了三公里,一无所获。

    船夫的问话也没什么价值,就是发现河面上漂着一个袋子,以为是人家不要的衣服之类的,于是就用渔网给拖了上来。

    当时发现袋子挺沉的,还挺高兴。

    结果拉开拉链一看,吓得魂飞魄散。

    而他的惊呼刚好被巡逻经过的民警发现,就让他把船靠岸后,确认了情况,立刻向所里做了报告,所里当即联系了市局的重案大队。

    虽然技术科对河岸做了细致的现场勘查,但由于袋子是从河里打捞出来的,河岸边别说是案发现场了,连抛尸现场都算不上,因此自然是一无所获。

    由于是碎尸案这种特大恶性命案,吴永成第一时间向谢国强汇报了案情。

    随后调动大量警力,以打捞到那个旅行袋的地方为中心,进行地毯式搜索,重点目标是垃圾桶、垃圾堆或无人注意的荒地。

    同时,还在南沙河下游段进行拦河拉网打捞搜查,目的是防止有些尸块随水流被冲走。

    自五月六号开始,警方的搜查范围不断扩大。

    一直到五月九号,接连在多个地点发现了十一袋尸块,总计尸块达三百余块。

    但始终没有发现死者的头颅。

    直到尸块出现的五天后,也就是五月十号,头颅才被发现。

    死者的身份,也因此得到了确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