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大军压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贡布试过单体弓后,接着,工匠呈上崭新的反曲弓。贡布接弓在手,顿觉分量与手感皆不相同。他再次站定,屏息凝神,双臂发力。弓臂优美的反曲弧线随着他的开弓而绷紧,蓄积着澎湃的力量。弓开满月之际,他眼神锐利如刀锋锁定靶心,手指一松——“嘣!”弓弦发出低沉有力的震鸣,箭矢化作一道肉眼难辨的黑线,撕裂空气,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电射而出!

    “夺!”一声闷响,箭矢不偏不倚,正中红心!巨大的力道让箭镞深深嵌入厚实的靶板,尾部翎羽犹在剧烈震颤!

    “好!”“神弓!”“中了!正中靶心!”短暂的寂静后,广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末秀女王也忍不住站起身来,面露惊喜之色。

    李智云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朗声道:“再退五十步!”箭靶不动,射位后移至整整两百步外。

    贡布信心大增,再次张弓搭箭。这一次,弓臂的反曲结构在极限距离上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弓弦响处,箭若流星,划破长空,在所有人屏息的注视下,再次精准地钉在了靶心之上!欢呼声如同海啸,席卷了整个广场。

    反曲弓,一战成名!

    良弓既成,利箭不可或缺。否则,李智云殚精竭虑打造的反曲弓、神臂弩乃至“一窝蜂”火箭,都将成为无矢之弓,徒具其表。末秀深知此节关乎生死存亡,一道严令颁下:全寨百姓,凡家中铁器,无论锅铲锄犁,尽数捐出,供铁匠日夜不休,熔铸锻打,赶制箭镞!同时,她更开启王宫内库,取出积攒的金银,派遣心腹精干,分赴吐蕃、吐谷浑、党项等邻近部族,不惜重金,通过各种隐秘渠道,紧急采购大批成品箭矢。一时间,清风寨内,锻铁之声日夜铿锵;寨外小径,驮着箭囊的马队星夜兼程。一场关乎存亡的军备竞赛,在无声的硝烟中,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在末秀女王的严令下,山寨上下如一架开足马力的战车,昼夜不息地运转起来。丁壮们肩扛臂抬沉重的条石,青筋暴起;妇孺们穿梭不息,运送泥土砂砾,汗水浸透粗布衣衫;连白发苍苍的老弱也未曾闲下,粗糙的手指在柔韧的竹篾间翻飞,编织着防御所需的器物。十几日的光景在锤凿声、号子声与竹篾的簌簌声中飞逝,一座依托山势、初具规模的坚固堡垒,终于在群山的怀抱中拔地而起。

    这日清晨,曦光微露,末秀女王与李智云联袂视察新筑的寨门。旧时的寨门仅由竹木草草搭建,经年累月的日晒雨淋,早已腐朽不堪,门柱歪斜,在风中发出吱呀**,仿佛随时都会倾覆。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巍峨雄浑的石砌巨门。高达两丈有余的厚重石墙拔地而起,其上更矗立起一座崭新的木制城楼,如同山峦上醒目的冠冕。城楼下方,两座宽阔的门洞赫然敞开,专供人马与辎重车辆通行。那两扇巨大的城门,由五寸厚的硬木门板拼合而成,外覆坚韧铁皮,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幽光。虽比不得凉州那等雄关的恢弘气魄,但眼前这依山而建、坚如磐石的寨门,已足以令山寨军民心生豪气,亦足以让来犯之敌望而生畏。

    李智云与末秀并肩踏上石阶磴道,登上城楼。凭栏远眺,视野豁然开朗。但见四周群山如黛,层峦叠嶂,苍翠的林木覆盖着每一寸山体,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城楼正下方,一条蜿蜒的道路如同灰白色的缎带,自坚实的寨门延伸而出,穿行于山涧谷地,最终消隐在远方幽深的山谷入口。

    李智云目光锐利,手指指向那条咽喉要道,沉声道:“陛下请看,此道宽阔平坦,利于大队人马辎重通行。若敌军来袭,此处必是首选突破口,定会倾力猛攻!”末秀凝望着那条通往未知危险的道路,眼中闪过坚毅的光芒,唇角微扬,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国师所言极是。然有此磐石之固的寨门雄踞山险,再辅以我苏毗勇士之热血,定教那来犯之敌,尽数折戟于山寨之外!”

    视察完毕,一行人返回王宫。李智云并未离去,反而向末秀发出了邀请:“陛下,请移步议事厅,臣有一物,欲请陛下过目。”

    “哦?”末秀眼中掠过一丝好奇,“国师所藏何物,竟如此神秘?”

    李智云但笑不语,只做了个“请”的手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