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持之以恒向着文学殿堂最高王座迈进的人,才配得上文学家之名!(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平均订阅突破200万?这是什么意思?”特意千里迢迢跑来圣像作坊探望北川秀的叶夫盖尼好奇问道。
他的新书《驱逐》刚写完第一卷,考虑到这部受了很多北川秀的影响,他便借着探望的机会,把一堆书稿也拿来给北川秀观看,希望得到他的一些建议。
两人刚才正闲聊着和《驱逐》相关的话题,恰好斋藤玲奈的彩信发了过来,和北川秀一起看到数据后,对电子阅读一窍不通的叶夫盖尼便这么问了一嘴。
这些日子在沙俄各地游历打工,北川秀已经了解到,这个昔日虎踞一方的军事霸主,现在的科技发展很落后,距离全民网络时代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日本国新兴起的电子阅读和轻都是基于网络的高度发展而腾飞的文学市场,要给不太懂互联网的叶夫盖尼解释,着实花费了北川秀好一阵功夫。
半小时后,恍然大悟的叶夫盖尼看北川秀的眼神都变了。
“200万平均订阅,一共20章付费章节,平均一章的单价是25日元,也就是说你现在在写的那本《环界1:铃》的总销售高达10亿日元!
折合卢布是.”
叶夫盖尼的头有点晕。
“大概2.5亿卢布吧。”北川秀平静的点了点头。
《环界1:铃》最新章节已经写到山村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经典名场面了,也差不多到了最终收尾阶段。
目前的总字数约23万,相当于一本400来页的实体书,和过往北川秀写的长篇实体纯文学差不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依靠电子阅读和轻的阅读风潮,又借到了网络付费模式的东风的《环界1:铃》的总销售只有10亿円,并未达到北川秀的心理预期。
当然,放在后世的隔壁,200万均订的网络,恐怕象征网文里程碑的《斗破苍穹》都难望其项背。
《环界1:铃》的销量不如那些大红大紫的网络,还是吃了字数太少的亏。
但北川秀写这个,一是为了开拓出轻和电子阅读的文学市场,一是为了开创恐怖科幻文学这个新赛道。
比销量,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环界系列》的口碑是在后面的三四部发售后渐渐好起来的,所以这个结果他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见北川秀一直皱眉沉思,叶夫盖尼不禁低呼道:“北川!这可是2.5亿卢布啊。还是发表在你自己的网站上,等于收入全是你自己的!
《新世界》买断你的《童年》,也就花了10亿卢布!但《童年》的创作难度和未来的价值,肯定远超这部恐怖吧!”
“嗯,这是当然的。”北川秀又点了点头。
《环界系列》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恐怖科幻类神作,改编自它的《午夜凶铃》更是全球知名,算是顶级破圈作了。
但无论怎么鼓吹,它和顶级世界名著《童年》相比,差距也肯定不止区区四倍。
叶夫盖尼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北川秀还能这么平静。
2.5亿卢布,这是99%的沙俄文学家一辈子都挣不到的稿费。
连他这种后起之秀,算上在“普希金之家”的工资和奖金,目前的总稿费也还没突破1亿卢布呢!
这还是他靠孜孜不倦写着高质量纯文学所得的报酬!
叶夫盖尼用屁股想想都能知道,北川秀写那部恐怖肯定没怎么消耗精力,至少和他如此废寝忘食的写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完全没法比。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你这家伙,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啊!”叶夫盖尼感觉认识北川秀后,自己的三观每天都在被刷新,原来的那套固有认知已经完全碎在地上,捡都捡不起来了!
“算了,不和你聊这些,还是说说你的三部曲吧!”
见北川秀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叶夫盖尼牙酸牙痒,果断切换话题,不再主动受他的刺激,
“你在喀山也生活好几天了,感觉如何?这次的采风有效果吗?”
“有!”
提到新书和采风,北川秀瞬间眼前一亮,话也跟着变多了起来,
“之前去下诺夫哥罗德,我在绘图师那里体验到了很多与莫斯科不同的风土人情,要不是知道这里都是沙俄境内,感觉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喀山给我的感觉则是厚重和人文气息浓厚。
刚来圣像作坊时,我还以为喀山更偏向耶路撒冷那种宗教圣地,也许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和宗教相关的东西。
没想到真实的喀山更像是沙俄民俗文化的一个起源地,同时鱼龙混杂,遍布着各种人文和科技相关的企业.”
听着北川秀滔滔不绝地描述着他这几天在下诺夫哥罗德和喀山的所见所闻,叶夫盖尼这个土生土长的沙俄人都不禁被吸引住了。
喀山大学林立,科技和人文行业相对发达,这些东西他都知道。
叶夫盖尼以前也经常和一群文学界的好友来喀山旅游闲逛。
但他们从未如此清晰地认知过这个城市,也没有像北川秀那般深度剖析过它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民俗。
在北川秀娓娓道来的见闻中,一个全新的喀山正在叶夫盖尼的眼前徐徐展开。
“.可惜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喀山和下诺夫哥罗德和现在又有很大的不同,想要更精准的描述它们,就必须去当地图书馆大量阅读和学习——
嗯,这点倒是和阿廖沙的经历高度重合.”
北川秀说着说着,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
“你这也太.细致了吧。”叶夫盖尼对他的行为叹为观止,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应对了。
如果那些沙俄文学界的老顽固们见识过北川秀的极致专注和认真,也许他们的文学世界观也会马上崩塌吧!
“还远远不够呢。”北川秀摇了摇头,只有真实经历过,然后一笔一划的跟着文抄过,才能真切感受到顶级世界名著的与众不同。
在此之前,北川秀文抄过的最顶级名著就是《百年孤独》。
但《百年孤独》的篇幅远远不能和高尔基三部曲相比,还没有给北川秀带来那么强烈的感触。
他尝试学着高尔基,跟着里的阿廖沙一步步经历人生后,已然真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