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天下谁人不投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不如……不如先加强江防,同时派细作密切关注中原战事?”

    孙权停下脚步,望着殿外渐渐暗沉的天色,喃喃道:

    “……也罢。”

    “传令下去,各营加强戒备,没有孤的命令,不得轻举妄动。”

    当夜,满宠站在返回的船头上,望着京口渐渐远去的灯火,沉默不言。

    一旁的随从叹了口气:

    “唉,孙权这厮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真是亏得我们大老远渡江而来,如今空手而退,无颜回去见魏公了。”

    满宠嘴角却微微翘起,勾起来一抹冷笑。

    “……孙权……迟早会来找我们的。”

    众人皆是一怔,忙问道,“满公何出此言?”

    满宠轻捻颔下的山羊须,呵呵笑道:

    “我在孙权眼中看到了野心。”

    “这小子可是一只狼崽子,哈哈哈……”

    ……

    凉州,金城郡。

    凉州是三国时期一个十分神奇的地方。

    这里盛产精兵良将,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它也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除了董卓当了一回主角之外,就再也没人能在舞台上惊艳全场了。

    饶是如此,凉州依然有着重要的戏份。

    俗话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由于本地人常年与异族作战,养成了彪悍的民风。

    所以他虽然没办法成为主角,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配角。

    是周围政权极力拉拢的对象。

    金城内,朔风卷起漫天黄沙。

    魏国使节傅巽率领百余骑穿过陇山要道,终于抵达了韩遂的都城。

    城门处,凉州兵甲鲜明,刀戟如林,显示出这位西凉霸主的不凡实力。

    傅巽被引入都督府,只见韩遂高坐虎皮椅上,左右皆是剽悍的西凉将领。

    这位年近六旬的凉州枭雄虽鬓发斑白,但目光如电,不怒自威。

    “魏使远来辛苦。”

    韩遂微微抬手,他声音浑厚,“不知魏公遣尊使前来,有何指教?”

    傅巽深施一礼,恭敬道:

    “魏公素闻韩公雄才,特遣在下前来,共商大计。”

    “如今天下三分,刘备僭号称王,魏公愿与韩公共分中原,共图大事。”

    傅巽是西汉名臣傅介子的后代,就是斩楼兰王的那位。

    史书记载他,“容貌瑰伟,见识博达。”

    他代表曹魏出使凉州,正是想要拉拢这位凉州霸主。

    话未说完,韩遂突然大笑,声震屋瓦:

    “好个‘共分中原’!老夫在凉州三十余年,什么花言巧语没听过?”

    他猛地收住笑声,眯起眼睛:

    “曹操想要老夫出兵,就直说要出多少价钱!”

    此前说过,边地的领袖都缺乏政治目标,只在乎眼前既得利益。

    从董卓到李傕郭汜,到吕布,还有韩遂等人都是如此。

    韩遂虽然地处偏远,但毕竟割据一方,而且在凉州、关西一带很有影响力。

    所以不论是谁在朝廷之中,都会拉拢韩遂。

    而相比于逐鹿天下,韩遂其实更擅长窝里斗。

    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王国,都是被他干掉的。

    他这人有野心,却又没大到要一统天下。

    只是想在凉州当个土皇帝,当一个大军阀。

    由于钟繇镇关中,放弃了对雍凉的高压政策。

    所以近十年,曹操与韩遂的关系还算可以。

    正是基于此,曹操才想拉拢一把这位凉州王。

    毕竟他手上军团的战力,在汉末属于T0一档,相当能打。

    傅巽面色不变,从容地说道:

    “韩公快人快语。”

    “魏公确实希望凉州铁骑能东出潼关,共击刘备。”

    “事成之后,关西之地.……”

    “打住!”

    韩遂一摆手,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那些虚的还是免谈罢!”

    “要老夫出兵倒也可以——”

    “只是曹公能给老夫多少钱呢?”

    傅巽心中一跳,然面色依旧沉着,平静地问道:

    “不知韩公想要多少?”

    “两亿钱!”

    韩遂伸出两个手指头,得意洋洋地笑道。

    “老夫还要万镒黄金,锦缎千匹,牛羊各千头。”

    讲到这儿,傅巽已经脸色大变了。

    但没想到的是韩遂的话还未说完,只见这老头竟露出一抹意味深长地笑容。

    “老夫听闻魏公家中有初长成?送来给老夫做个儿媳如何?”

    堂上众将闻言哄笑,有人高喊:

    “主公要得少了!应该再要十万石粮草!”

    “哈哈哈……”

    韩遂面对魏使如此嚣张,真印了那句老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初曹操曾经以武力胁迫凉州军阀,送子到颍川去当人质。

    其中还包括马腾本人。

    之所以凉州军阀如此听话照做,是因为畏惧当时的曹刘同盟。

    当时曹刘两家关系正值蜜月期,共抗袁绍。

    为了防止凉州军阀倒向袁绍,曹操便采取了送质子的方式威胁凉州诸将。

    而刘备阵营也对此选择了默许态度。

    因为当时的徐州高层,也不希望曹操那边被西线战事拖后腿。

    所以两家共同促成了这件事。

    只是如今时过境迁,曹刘交恶。

    曹操连战连败,退守西川。

    而凉州也在这个空当期快速发展,或者说快速完成了统一。

    以侯选、程银、李堪、成宜、马玩等九部军阀,共同推举了韩遂为都督,掌管凉州全军。

    为了方便理解,这些人在演义里被老罗统一写为了马超、韩遂的部将。

    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凉州有兵有枪的军阀头子。

    此前一盘散沙,屈服于曹操的武力淫威。

    如今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没必要再看曹魏的脸色了。

    毕竟他们手上的军队足足高达十余万人!

    而且这十万人可不是什么臭鱼烂虾,都是好武习战的边民组成。

    史书叫,“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

    有十万大军,韩遂当然敢狮子大开口了。

    甚至不忘“羞辱”一下魏使,以报兄弟们多年来受的窝囊气。

    面对众人的嘲笑,傅巽额头渗出细汗,可仍是强颜欢笑道:

    “韩公说笑了,这和亲之事……”

    “怎么?看不起我西凉韩家?”

    韩遂突然变脸,拍案而起。

    “当年曹操胁迫我兄弟马腾入京为质时,我凉州可说了一个不字?”

    “如今不过要曹操献上一个女儿,尔等便如此为难。”

    “我看你曹魏也并非是真心实意想与我西凉合作。”

    “请回罢!”

    话落,转过身去,不再面对傅巽。

    傅巽暗叹一口气,感叹跟这帮蛮子打交道可真不是一项好活儿啊。

    完全不讲道理,那就是无解的。

    无奈,傅巽只得躬身赔礼:

    “在下岂敢拂了韩公的好意?”

    “只是此事干系重大,不是外臣能够自行决定的。”

    “需禀明魏公才行……”

    这时,韩遂麾下谋士成公英轻咳一声:

    “主公,不如让魏使暂歇,容后再议何如?”

    韩遂冷哼一声,挥袖道:

    “也罢!傅使节先去驿馆休息。”

    “记住,老夫只给你三天时间。”

    “三日内若是不给答复,就请回吧!”

    当夜,傅巽在驿馆辗转难眠,愁闷不已。

    窗外忽传来轻响,一个黑影闪入,正是成公英。

    “傅先生勿忧。”成公英低声道,“我家主公并非真要曹女和亲,只是……”

    “我明白。”傅巽苦笑,“韩公这是想要坐地起价。”

    话说的虽然直白难听,但是事实。

    成公英背起手,正色说道:

    “傅先生不必担忧,明日我会力劝主公接受这项和议。”

    “哦?先生愿意助我?”

    傅巽眨了眨眼睛,略感吃惊。

    “……嗯。”

    成公英一颔首,语重心长地说道:

    “马超如今威震并州,却又未曾断绝与凉州的来往。”

    “近日其弟马岱还来了一趟武威。”

    “做什么?”傅巽问。

    “买马。”

    “细作回报说,马岱此来只是单纯与本地商贾互市。”

    “但成某总觉得马儿野心不小,有并吞凉州之心。”

    “况且还有庞统还辅,保不齐这背后正是庞统在为其出谋划策。”

    听到这里,傅巽已经明白了成公英帮自己的原因。

    “成先生是想让曹公助凉州对付马超?”

    “正是。”

    成公英点了点头,“马超是个无情无义之人,连亲生父亲都可以放弃。”

    “保不齐会对我们族人下手。”

    “我与韩公保守西凉,还不容易统一各部。”

    “倘若马超复来,则我等不能安生矣。”

    傅巽敏锐的发现,成公英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颤音。

    可见他是真的很畏惧马超。

    因为马超不仅能打,关键他在雍凉地区的名望非常之高。

    一旦他王者归来,韩遂的统治立马受到动摇。

    而对一直想在凉州土皇帝的军阀们,对他们而言,谁当“都督”都可以。

    这才使得成公英有危机感。

    “马超本就与我主有旧仇,况其还是刘备之爪牙。”

    “倘若韩公愿意出兵助我大魏,曹公自然不无道理襄助韩公对付马超。”

    傅巽当即表明自己的态度。

    “善!”

    有了傅巽的保证,成公英也是长舒一口气。

    “既然如此,待我去说我家主公。”

    “然后再确定具体事宜。”

    两人一拍即合。

    傅巽当即写信给曹操,汇报自己的外交工作。

    其书略曰:

    “臣巽顿首再拜,谨奉书于魏公。”

    “臣奉命西行,跋涉险阻,终抵凉州,得见韩遂。”

    “此人鹰视狼顾,桀骜难驯,虽表面礼待,实则骄矜自持,非重利不能动其心。”

    “臣以王命谕之,言共讨刘备,分定中原。”

    “韩遂闻言大笑,谓:‘天下纷争,岂有信义可言?若欲借我凉州铁骑,须得真金白银!’”

    “遂开价曰:‘钱二亿,黄金万镒,锦缎千匹,更求宗室女和亲,方肯出兵。”

    “臣婉言周旋,彼则寸步不让,且曰,‘三日不决,请使君东归。’”

    “臣观韩遂之意,非真心助魏,实欲坐观成败,待价而沽。”

    “若我许以重利,彼或虚张声势,阳奉阴违。”

    “若拒之过甚,恐其转而结连刘备,于我不利。”

    “今臣请命于明公,韩遂贪狠,然凉州兵强,不可轻忽。”

    “若欲使其出兵牵制刘备,当以何价为度?”

    “臣窃以为,钱粮可稍减,然不可失其心。”

    “和亲之事,或可以旁支宗女代之,以全其颜面。”

    “愿王明断,示臣底线,臣当再往说之。”

    “若王以为其价过高,亦可暂缓结盟,静观其变。”

    “临书惶惧,伏惟钧裁。”

    “臣傅巽再拜顿首。”

    曹操得其书大怒,掷书于地,叱道:

    “竖子安敢如此!”

    “吾诚心合作,便尚求我虎女嫁其犬子耶?”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