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里昂丝绸(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次丝绸上涨的红利会什么时候结束。“他们先放货,后放货都无所谓,英国人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而且他们的丝绸只能被当成廉价货.”
约翰·西纳不知道弗兰茨是从哪里来的自信,不过双方身份地位上的巨大差距,以及弗兰茨之前表现出来的种种独到眼光让约翰·西纳也不敢轻易下定论,但还是提醒道。
“陛下,如果战争结束,那么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虽然不至于打水漂,但收益上肯定要大打折扣。”
弗兰茨点了点头说道。
“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你放心,这场战争十年之内不会结束。”
约翰·西纳虽然也从政过一段时间,但那毕竟只是在加利福尼亚,一块小小的殖民地,国际局势实在不是他能把控得了的,自己的本行还是商业和金融,他只能选择相信弗兰茨的判断。
“但陛下,法国人和英国人有可能会扩大再生产,这同样会影响我们的收益。”
弗兰茨对此也不太担心,毕竟法国丝绸的上限就在那,在没有基因技术的加持下很难再有突破。
至于印度的丝绸产业,印度人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再来个改稻为桑?怕不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会直接提前。
“放心吧。他们没机会的。”
弗兰茨所不知道的是他根本就不需要等太久,法国里昂丝绸在英国获奖之后,又赶上远东战乱的东风,价格正在成倍上涨。
然而在法国国内,几个资本巨鳄早就看中了这赚钱的行当,他们多年恶意收购、兼并缫丝工厂和作坊,同时联合起来压低收购价格。
很多蚕农都被迫举债生活,而工厂中的工人则更加凄惨。由于对丝绸的大量需求,工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的机械并不需要那么多工人。
所以大量缫丝工人失业沦落街头,而对工作岗位的大量需求,又导致工厂主们在劳力市场占据了优势。
于是乎工厂主普遍将工人工资降低了20%-30%,这引发了里昂丝绸工人的强烈不满。
此时法国政府自身的状况也不太好,他们一方面要保住手中的摇钱树,另一方面也不想和工人起冲突。
里昂当地的政府官员便想用民族主义来让工人们先忍耐。
“你们不知道吗?我们里昂的丝绸刚刚在伦敦的水晶宫获奖,拿破仑三世陛下都觉得与有荣焉,你们就没有一点作为法兰西民族的自豪感吗?”
收了钱的主教也站出来帮腔。
“基督为世人承受苦难,你们为法兰西忍耐饥饿皆是圣徒!”
如果是在除了巴黎和里昂以外的任何一座法国城市这样说,工人和农民们八成都会散去。
然而对于巴黎和里昂的民众来说,这种话他们听过的太多了,而且这场危机不是刚刚发生的,实际上从1837年开始里昂地区的法国人就一直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
“我们要面包,要尊严!我们不要英国人的奖牌!更不要你们的空头支票!”
活不下去的丝绸工人和蚕农高举着牌子围堵在市政厅和警察局门口,大量的军警挡在门口。
不过里昂市长克劳德·马里·杜布瓦不希望事情闹大,所以只是让士兵驱散人群,只造成了一百多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