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谎言之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感觉如何?”

    卡尔听见了动静,见伊森合上了羊皮书,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真理之城》早在亨利三世时期就成为了帝国禁书,大多数人都认为真理之城从未真正存在过,即使在真理学社内部,信徒们也分为了好几个派系,如今最主流的看法认为所谓的“梦境”其实是圣者本人对于未来的想象,他用自己的后半生用文字建立了一个理想国。

    与盲目的狂信者不同,真理之神的信徒相信客观存在的事物,他们对于圣者保持着尊敬,但绝不会将他们当作真理。

    卡尔在学社中属于少数派。

    他不认为书中如此细致入微的描绘是出自于想象,他相信书中的故事,也相信真理之城的人们派出了一艘星舰,只是出于某些未知的原因,星舰没能成功抵达帝国。

    说罢,卡尔瞄了一眼凛冬,尽管之前后者没有明确表态,但卡尔能看出她属于学社的多数派。

    “你不必隐瞒,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即可。”

    卡尔觉得这没什么难以启齿的,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多数派的推论也能自圆其说,那位圣者曾希望辅佐亨利一世建立一个理想国,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样的故事每一个纪元、每一个王国都在发生。

    “它真实存在过。”

    伊森的回答让卡尔猛然一愣,他老态龙钟的身子颤了颤,说话时嘴唇都变得有些抖,“你……相信?我的意思是我很高兴你这么认为,但文斯她,连她也不相信这本书里的故事。”

    “我去过类似的地方,只有到过那里的人才能描绘出相同的风景。”

    “啪嗒。”

    卡尔手中的羊皮书落在地上,许久之后,他激动地握住了伊森的胳膊,“你去过那里?你也见过真理之城?”

    “是一个相似的城市。”

    伊森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过我和那位先哲有着不同看法,我不认为那里是真正的理想国。”

    尤其是书本的最后,在故事即将戛然而止的时候,那个与他所了解的现代科技水平相当的城市突然间建造出了一艘星舰,这是只存在于科幻作品里的星际航行技术。

    “卡尔教授,你应该听说过先入为主的概念。”

    “愿闻其详。”

    卡尔的表情近乎于肃穆,他搬了一张椅子坐到伊森对面,甚至还拿起一本空白的羊皮书,他念动咒语,一支羽毛笔飞快地飘向了他的身侧。

    “先哲认为民主议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他们是热情、友善的象征,书中多次使用了‘不求回报’这个词语,这不是一个会时常出现在政治场合的词语。”

    在伊森看来,当撰写者无法用符合现实的逻辑来解释民主议会的诸多做法时,便只能把他们想象成不求回报的大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对待帝国和他的态度。

    如果撰写者在真理之城遇到的是一位路边的短裤少年,倒还能勉强用这样的词语来解释他们的热心肠,可书中详细地解释了民主议会之于真理之城的关系,他们是城市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每一项决定都将影响到无数居民的生活。

    “在第43页,那里描绘了一场民主议会的峰会,他有幸以外交大使的身份参与其中,在会议上他详细地向议会阐明了帝国的超凡道途,他讲述到了最主流的正位神与中位神,他还提到了巴扎托斯与几位邪神的存在。”

    当帝国人谈及旧神的存在时,便少不了“毁灭日”这一概念。

    它是悬在所有人头顶上的锋刃,哪怕正位神们最狂热的信徒,也认定当“毁灭日”到来的那一刻,便是人类文明濒临毁灭的时刻。

    “假设你是民主议会的议员,在听见了邪神与‘毁灭日’的存在后,真的会继续推动交流继续下去么?”

    在过去的三年里,卡尔无数次重读过这本书,他自然也思考过伊森提出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多数派质疑真理之城合理性的原因。

    “人道主义精神——在第46页,他做出了批注。”

    “可民主议会也多次提到过真理之城建立于第三次战争之后,那场战争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他们已经没有余力来应对更严重的灾难。”

    伊森觉得这就是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好处,这让他对政客们说的漂亮话产生了抗体,他绝不会相信民主议会真的只是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与来自“异世界”的外乡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旧神。

    伊森保守地估计,如果抛开书中最后冷不丁冒出来的星舰,以撰写者对于真理之城的描写,根本无须毁灭日的降临,单单一个老巴就足以把整个城市搅合得天翻地覆——那里人们既没有对抗旧神的武器,也没有与旧神信徒打交道的经验。

    而书中对于真理之城安居乐业的描写更是与他所了解的现代社会相距甚远。

    撰写者的视角就像是站在一栋摩天大楼上俯视整个城市,映入眼帘的便只有如同蚂蚁般在这片钢铁森林中奔波着的人们,因此他才能在书中认定那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但在伊森记忆里的现代社会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压迫从未消失过,只不过是从过去的王室与贵族,变成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迫。

    贫富差距,阶级固化,日益攀升的犯罪率……

    邪神一定也能在那里如鱼得水。

    撰写者所看到的一切在伊森看来就像是民主议会故意让他看见的,将所有的矛盾与罪恶压下去粉饰太平。

    “这本书里民主议会从未提到过他们应对毁灭日的任何设想,不是么?”

    这一次面对伊森的提问,卡尔没有回应,因为他知道伊森说的是事实。

    而仅凭书中所说的“大家团结在一起思考对策”没法解决任何问题,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明白邪神的可怕,即使祂们封印在了世界以外,但祂们的影响却依旧渗透到了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卡尔低头把伊森提出的疑点重新罗列在空白的羊皮书上。

    伊森安静等待着他完成记录工作,他也在整理思绪,因为对于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的居民来说,这赫然是一本谎言之书,政客们冠冕堂皇的话术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被话术粉饰的意图终究会被他们的实际行动暴露出来。

    “他们真正想要得到的,是有关帝国的消息,而在故事的最后,他们认为他们得到了。”

    因此在撰写者的最后一次访问中,民主议会不再伪装,他派出了一艘本不该存在于那个科技体系之下的星舰,而那上面载着的则未必是友好的外交使者,他们全副武装,很可能还配备了能瞬间夷平整个城市的火力。

    至于星舰在航行的过程中究竟遭遇了什么,那就只有上面的船员知道了。

    “第三次战争,真理之城以外毁灭的世界,都是民主议会的一面之词,实际上你们的先哲从未走出过城市,他甚至没有站在城市边缘的城墙上俯瞰一眼城市以外的区域。”

    伊森提出的每一个疑点,都如重锤敲击在卡尔的内心。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但学社的多数派也从未给出能够说服他的解释。

    而现在,他理解了伊森提到的“先入为主”的意思——真理学社内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