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西郊研究所(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灯照亮了一路向下的阶梯,如果有人误入此处多半会把这当成通往地下储物室的通道——这对于一间服装店来说并不稀奇,总会有大量的货物需要囤积在库房里。老头没有跟随伊森一起下楼的意思,他用眼神示意伊森朝楼下走去,待伊森走到一楼,他便缓缓关上门,回到了服装店里。
伊森沿着阶梯一路向下,在最后一扇门之前停顿了片刻。
终于还是把手搭在了门把手上。
“嘭——!”
几乎在开门的瞬间,门的另一端就传来了礼花的声音,彩带如雪花般飘落在伊森的肩头,三位穿着白大褂的看起来早就在等候着他的到来。
“欢迎麻薯理工的高材生!”
这是一个地下研究所,进门柜台前的墙上张贴着这样的横幅。
“没想到公司竟然能招聘到你这样的人才!”
“我读了你的毕业论文,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
“来,我们先带你熟悉一下我们的实验室,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
……
这三人分别是孙教授、张教授和周教授,光是向伊森分别介绍他们的工作履历与在各自学科获得的成就,就足以让伊森感到麻木了,在他到来前,三人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台小规模空间传送设备。
孙教授亲自向他演示了设备的使用,他将一个魔方进设备左侧的容器里,随着一阵电闪雷鸣的声响,设备猛烈地晃动了几下,魔方被吞进了暗黄色的闪电之中,随即被转移到了设备的另一端。
他们用伊森完全听不懂的科学知识,实现了小范围的空间传送技术。
这顿时让伊森觉得自己不该出现在这里。
更糟糕的是,这是一份没有实习期的工作。
没有前辈手把手地来指导他如何完成工作,在就职的第一天,三人就迫不及待地让他加入到了学术会议中。
他们正在致力于把这项技术用于传送活体生物,实验室的仓库里存放了大量用于实验的小白鼠,目前这项技术遇到了瓶颈,虽然设备能将小白鼠转移到另一侧,但是他们只会获得一只死掉的小白鼠。
这项研究由孙教授主导,这是一位六十岁出头的秃顶老人,曾经某顶尖科技类院校的教授,主导了多项专利研究,至于具体的研究项目对于伊森来说就和天书没什么区别,他甚至很难把那些研究和论文的标题复述一遍。
“我们已经在这个部分卡了一周,从原理上来说,物体在传送的过程中会经历裂解重组的过程,但这会导致生物的死亡,我们暂时还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不过当理论转入实践阶段,伊森就能听明白了。
好在,他在帝国遇到过相似的“传送技术”。
第一次光顾壁炉湾时,艾薇就向他科普过传送法阵的原理,听起来和孙教授的传送门技术异曲同工,在施术者触发传送时,他们的身体也会完成裂解重组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异世界”的人不会在裂解重组后暴毙?
难不成是因为“异世界”的居民身体强度通常相当于这边的体育生?
伊森陷入了沉思。
在这个崇尚科学理论的世界,他没法直接问罗威娜要来一张传送咒语卷轴,他得想个办法破解其中的原理才行。
好在三位教授也并没有指望他这个第一天到岗的新人就拿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案,对于伊森云里雾里的状态,他们认为伊森只是还没有习惯新工作的环境。
对于自己第一天的工作状态,连伊森自己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三人都有自己手头上的研究,而理论知识并不扎实的他就能像个退休老大爷一样,拿着杯咖啡在研究所里晃悠。
他就这么一直摸鱼到了傍晚。
刚刚完成了手头上的事孙教授见到了伊森,上前说道,“年轻人,这里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也没有KPI考核,你可以自由安排研究方向,如果需要新的实验器械可以拟一份清单交给服装店的管事。”
伊森了解到三人平时都住在研究所里,这里为他们设置了专门的生活区,里面各项设施一应俱全。
这份工作并不要求强制入住,三人也对伊森回家的想法表示理解。
“话虽如此,但我们都在和时间赛跑。”
孙教授别有深意地补充了一句,“在世纪末的钟声响起之前。”
“理解。”
伊森点头,他决定采取场外援助,等回到帝都,他就要去向罗威娜咨询传送法阵使用者不会暴毙的原理,“我已经有了一些思路。”
“那就好。”
孙教授眼里满是欣慰,“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或许将会直接决定我们能否在最后一刻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