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不速之客(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待之后慢慢端起,开始感受茶香,几息之后方将茶盏凑到唇边,却是一次全部喝到嘴里。这茶盏其实极小,一口也没有多少,他微微品了品,不由双目渐渐睁大,茶水入口甘甜,随后浮出微微一丝的苦涩,比照之前的甘甜显得愈发浓郁,但苦涩之味一闪即逝,接着馥郁的芳香袭了上来,在口中久久不散,叫人神清气爽,浑身不觉舒泰无比。
“好茶!”他不由赞道:“莫愁小姐好茶道!”
莫寻在旁边闻言撇了撇嘴:“两个都说好,那赵兄说说到底是茶好,还是家姐的茶道更好呢?”
赵倜笑道:“自然莫愁小姐的茶道更好。”
莫寻道:“赵兄一日比一日的不诚恳起来,现在多学会了油嘴滑舌,却不实在了,且解释一下为何茶道好要胜于茶本身好?”
莫愁这时也望过来,露出殷殷期盼目光,赵倜思索道:“在下虽然并不常常喝茶,但也明白一个道理,一种茶叶,不会煮茶的人会糟践了好茶,略会煮茶的人,能煮出该有的正常味道,而精于茶道的人,却会将此茶煮得色香味更胜本身,同样道理,一种不好的茶,不会煮茶的人会煮的更加难喝,稍会的人正常,擅于茶道的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所谓茶是死物,人的手段却精湛为活,这般看来就算是再好的茶叶,其实也比不上人煮茶的道艺。”
莫寻闻言目瞪口呆,莫愁明眸闪闪道:“公子如此说却是叫小女心中得意了,更将自身的茶道引以为傲了。”
莫寻这时才反应过来,悻悻地道:“赵兄这番词令莫不是在家中早便背好?”
赵倜不搭理他,将剩余两盏茶水依照之前的规矩法子全部喝光,这时莫愁再换上正常大小的茶杯,重新给他满上。
赵倜望着琥珀色的茶汤沉吟道:“莫愁小姐,既然邀在下前来谈论诗词文章,且不好一直忙碌才是,倒显得在下真为什么了不得贵客了,在下与莫兄同窗好友,莫愁小姐不用这般见外客气,茶水煮好,在下自行动手便是了。”
莫寻在旁边眨了眨眼睛,道:“赵兄真好说辞,就不知对着罗敷姑娘是否也这般侃侃而谈,说甚么不用见外客气。”
赵倜瞅他一眼:“莫兄还请慎言,切莫处处拉扯罗敷小姐,在下与罗敷小姐只是普通朋友,不好张口闭口便即提起。”
“普通朋友?”莫寻露出一脸忿忿之色,翻了个白眼。
莫愁闻言笑道:“且满了这杯,然后就叫茶苑中的人伺候,赵公子不必自己动手。”
随后她看向舍外,立刻有两名少女走进,来到桌边侍奉起来。
赵倜道:“无妨,在家自是行动惯了,只不劳累莫愁小姐便好,小姐此番邀在下前来说诗词文章,有什么见教,还请直言。”
莫愁眼中水波流淌,嫣然道:“小女闻得公子作罗敷辞、青青歌两首乐府,乃感惊艳无双,又闻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五言绝句,更觉其中意境无穷,就不知公子可还有别的诗词流世?能否叫小女再次领略佳句典章,以足偿心愿?”
赵倜摇头道:“没了,在下所作,能称为诗且流于外面的便只这三首而已,且在下也不觉得算什么惊人之作,莫愁小姐实是谬赞了。”
莫愁摇头,意味深长地道:“赵公子太过谦虚,别的地方不知,但这三首诗流去洛阳后,已在洛阳文坛上引起轰动,士子之间无不纷传,不少文坛名宿也都在打听公子的身份来历,更有许多女子学生传唱罗敷、青青两首诗歌,言道公子才华锦绣,乃当世不二俊彦呢。”
“这个……”赵倜虽然知道这三首诗势必让人叫好,但也没想到竟会在洛阳引起这般轰动,洛州如此,那别的州呢?只怕多少也会有此种景象。
莫寻在旁边忽然道:“家姐,别听赵兄谦逊,他可是有满腹诗篇,一心经纶,只不过吝啬懒为,不勤习作,不愿写出来罢了。”
莫愁闻言顿时细细眉梢一挑,笑道:“赵公子为何不写呢?要知道可不只是小女,只怕天下此刻读过公子三首诗之人,都在等待公子的下一篇佳作呢。”
赵倜摇头道:“莫愁小姐言重了,且莫听令弟玩笑,在下不过是厚积薄发,思忖许久,才得那三首诗来,哪里又有什么满腹之篇,一心的经论呢。”
莫愁目光流转,笑而不语,看向莫寻。
莫寻立时气道:“赵兄近来愈发的虚伪行事了,前几天不还与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之句吗?怎么这时又没有了?前面两句都说与我听了,现在竟又言道哪里来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莫愁闻言不禁表情变化,露出震惊之色:“好句子,这般好句赵兄已经成诗了吗?”
赵倜急忙摇头:“没成,没成,哪里容易成诗呢,只怕须不少时日……”
“赵兄你?”莫寻喘气道:“赵兄厚此薄彼啊。”
赵倜纳闷道:“莫兄何来此言?”
莫寻偷瞄了一眼莫愁,语气幽幽地道:“赵兄能给罗敷小姐,诸葛青青写诗,且冠以对方名字,却自称和我交情深厚,可家姐只是想听一听赵兄的新诗,竟都被赵兄拒绝,还不是厚此薄彼吗?”
“这个……”赵倜苦笑道:“莫兄此言差矣,那两首诗,一首乃是诗会所作,乃罗敷小姐命题,所有人一起来作,另外一首却是青青小姐胁迫的,怎能一样相提并论。”
“赵兄这便不讲人情道理了,罗敷小姐命题,诸葛青青胁迫,赵兄都能给对方写诗,我和家姐几番邀请,家姐又亲自煮茶,以贵礼相待,赵兄却推三阻四,明明有那首天生我才必有用,却不说出来。”莫寻气愤道。
“天生我才必有用……此诗并不适合眼下情景吟诵,何况此诗也没有完全写好。”赵倜道:“至于旁的诗……”
他心中实在不想作诗,一方面与莫愁交浅言深,有炫耀之疑,一方面因为罗敷辞青青歌两诗,自己实在不知对方心中怎么想的,是否存有别扭之意,作诗实在无有益处。
“赵兄,天生我才必有用不适合眼下情景,就不能独为我家姐作一首吗?赵兄给罗敷姑娘,诸葛青青都写了,不如再单独为我阿姐写一首可好?”莫寻看了一眼莫愁,表情虽然依旧不平,但声音里却露出一丝恳切说道。
“这个……”赵倜轻叹口气:“在下此刻却是有些江郎才尽……”
说到这里,他忽然皱了皱眉,转头向舍门方向看去。
这时就听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从舍外由远及近传来:“本公子看……也确实是江郎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