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人才旋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像最新热点现在的用户已经有1.2亿,Wifi万能钥匙接近2亿,我经常用的一起K歌也有几千万用户,可以说,临港这边的机会是真不错。”

    “对了,碳硅数据去年就已经开始盈利,我相信业内人都应该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对公司是很有信心的,某种程度上比当初对微信的信心都强。”

    “毕竟,我愿意卖微信,不愿意卖碳硅数据。”

    从采访到微博到朋友圈到百晓生,从最年轻的副总裁到碳硅CEO到跳槽当事人,热闹是极热闹,但真正能让业内关注的还得是俞兴所透露出的消息。

    碳硅数据公司去年就盈利了?

    它凭什么盈利??

    新闻聚合类的赛道不应该出现这种消息啊!

    新闻聚合的商业模式没有前途,这几乎是互联网人的共识,因为早就有许许多多的公司用自身的生死存亡验证过了!

    死去的公司没法说话了,从当初活过来的公司对此是有话能说的!

    俞兴很有运营的口碑,但这种口碑在行业共识面前也不能抵消怀疑。

    搜狐副总裁褚琦本来是在看热闹,瞧见俞总透露的消息之后直接在微博上发声:“俞总在吹牛逼了,碳硅数据不可能盈利,挖人就挖人呗,这又没什么,别吹着牛逼挖人啊,那就不地道了。”

    他心里笃定,连发微博:“这就好像俞总凭借他的名号跟我吹牛逼,结果我信了,辞了工作去临港,到了地方告诉我是假的,这不是太恶心了吗?”

    俞兴在秘书提醒之后注意到这种质疑,直接转发褚琦的微博后给了两个评价:“真的。”

    褚琦不信:“吹的。”

    俞兴:“去年Q2就盈亏平衡了,全年盈利将近2000万,你要是不信,可以来临港看数据。”

    褚琦仍然不信,但瞧着俞总这么解释,没有继续在微博发声,而是秉承着戳破谎言的态度飞往临港,参观碳硅数据公司,真正的看一看这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运转。

    搜狐多少年前就试图用广告养活自己,结果差点死了,而从PC到移动,虽说有形式上的变化,他也没觉得变化有多大。

    褚琦是4月7日发博质疑。

    到了4月10日,沉默两天的褚琦再度发声便是人生有梦,各自精彩,他发了一篇长文,深情感谢搜狐的培养,也对张朝阳的放行深深感激,随后便是对加入碳硅数据的兴奋。

    俞兴转了微博,给出六个字:“欢迎加入临港。”

    两天时间,瓜还没吃完,转眼便换了名号。

    吃瓜群众们:???

    不是,碳硅数据公司真有这样的魔力吗?

    这瓜有点吃不明白了。

    4月12日,一则新的消息直接公布出来。

    碳硅数据公司与IDG、今日资本、启明创投、浙产投以及红隼资本5家机构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的融资,将会继续推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拓与发展。

    软件人数公开了,商业模式跑通了,机构融资到位了,意思也就明显了。

    不,还不够明显,钟志凌顶着碳硅数据CEO的认证帐号,在百晓生和朋友圈宣布一则新消息,碳硅数据将会在年内开启一波新的公司期权发放,欢迎各路人才的加入。

    与此同时,包括百晓生在内的招聘公司都接到新一轮的岗位需求,希望获取搜索、算法、深度学习、基础架构等方面的人才。

    这样就显得颇有针对性,至少,国内目前只有一家深度学习研究院。

    多管齐下,既有机构迅雷不及掩耳的以票子来表明看好,也有前员工已经在临港的蹚水,还有老板早年在微信项目上发期权的口碑……

    百度的补充协议还没完全落实,也就有人趁着这么一个阶段决定去临港试试。

    李艳红对此颇为惊怒。

    百度已经在搞移动战略,又有糯米的团购业务,又收购91无线做分发,还要在结构上进行扁平化调整,自己也是可以称之为“家”的掌门人……

    怎么还要走?

    ……

    百度和碳硅数据的热闹不仅让外面在看,内部也在看。

    像刚从美国过来的吴恩达,他就很好奇,但没想到这样的人才旋涡之争还能波及自己。

    “我三个月之后就走了,吴博士,你得自己保重。”余凯和吴恩达是多年好友,自然要好好交代。

    “你走?不是一年吗?怎么变三个月了?”吴恩达很惊讶。

    余凯便谈到自己的临港之行,提到灵罡公司与碳硅集团的联合研发。

    “激光雷达能在国内做起来?我觉得不太可能,斯坦福、谷歌他们都有固定的合作商了。”吴恩达觉得不太靠谱。

    “他们已经有产品,很有信心降低三四成的成本,这会是不错的竞争力,国内未来也会有这样的订单。”余凯信心不小,“至少,碳硅集团会用吧。”

    吴恩达有些无奈:“那你走了,我怎么办?我邀请的人怎么办?”

    余凯只能说道:“百度还是有不错的环境的,实在不行,我临港那边给你看看,百度再怎么上竞业协议,也不会给你们多少约束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百度的补充协议也提交到了吴恩达的面前。

    这立即让余凯怒发冲冠,吴恩达是自己辛苦游说来的,他是作为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回国,如果不来百度,有大把的公司想要,而且,某种意义上,待遇也是看着自己的面子没怎么提。

    余凯去找了副总裁李明远,据理力争很久之后没有结果又直接找了李艳红,这才把这件事纠正过来。

    “余总,你能不能不走?”李艳红的注意力还在想要离开的余凯身上,有点不争馒头争口气,“碳硅要投你?百度也能投,我们可以做孵化。”

    余凯沉默一会:“你们不一样,碳硅和百度也不一样。”

    李艳红不解:“怎么不一样?”

    余凯说了真心话:“我觉得百度孵不出来,劲头不一样。”

    “余总,你对我是不是有误解?”李艳红不满意这个答案。

    “让时间来证明吧,罗宾,我在百度已经不合适了。”余凯更新了自己的决定,“我这个月交接工作后就离开吧,希望深学院在你的带领下会更好。”

    李艳红深深看了眼面前去意已决的余凯,余总这样,不少员工也这样,大家是不是都对自己有所误解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