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围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艾瑞咨询的数据略微失真。

    它认为碳硅数据的两款软件都过了5000万的用户线,但最新热点还差至少一个月的增长时间。

    然而,就这么大差不差的衡量,张朝阳也觉得碳硅数据公司挺有发展的价值。

    搜狐新闻原本是有对碳硅数据的内容授权,后来因为逐渐存在竞争关系就给取消了,但搜狐并不清楚最新热点的用户规模,只是模糊觉得不太对。

    现在一看数据,这太特么不对了啊!

    也因为这种不对,先前取消合作的决定又太特么对了啊!

    “张总,你这是什么风,上来就要买我的公司,这都哪跟哪啊?”俞兴回应了张朝阳的兴趣。

    张朝阳问道:“你不是在造车吗?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卖了换钱,你造车不就更宽裕吗?回头你车造出来了,我帮你宣传宣传。”

    “造车也不耽误,我主要就是投投资,找找钱,事情都是底下人做的。”俞兴笑道,“还有,你们这些大佬都喜欢直接用钱解决问题啊,套路也差不多,阿里的马总也是要买,也是让我收拾包袱去造车。”

    张朝阳惊讶道:“你们不是闹掰了吗?”

    俞兴答道:“就是我不卖才闹掰的啊,碳硅数据公司是独立团队在做,他们很有信心,不愿意卖公司,我也就按他们的意思来。”

    张朝阳沉吟片刻后说道:“那你们这个软件在搞我们的新闻资讯,不能这么来啊。”

    俞兴拿另一件事回应:“张总,你要这么说,那我也得找你反映问题了,我这边的高管反映,怎么你们搞新闻客户端的人还在刷机渠道反刷我们的软件?这不太地道吧?”

    所谓反刷,就是刷机公司第一遍把A软件预装上去了,然后这台机器又被第二家公司用B软件给刷机覆盖了。

    俞兴也是刚知道这个情况,还是来自钟志凌在京城一线的反馈,据说,这个反刷率高达30%以上,比例是真不低。

    同为资讯类软件,最新热点与搜狐新闻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两边又都在预装市场发力,也就难以避免的存在碰撞与反刷。

    目前看起来,搜狐那边的团队还更老道,他们的反刷已经存在一段时间。

    也就是碳硅数据加大了预装这条渠道的预算,从小客户升级为大客户,所以才获知更具有针对性的动作。

    当然了,俞兴在不知道这事之前就提过对搜狐新闻的排它性协议,那是另一码事。

    张朝阳有点茫然:“反刷什么?”

    “你不知道?”俞兴听语气感觉对面不似作伪,称赞道,“那就是搜狐负责推广的团队在做,经验很丰富啊,张总,你帮我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来碳硅数据公司。”

    张朝阳皱眉数秒钟后问道:“你别岔开话题,今天就是问你,碳硅数据卖不卖?”

    俞兴给了和马伝一样的回复:“非卖品。”

    张朝阳询问:“价格都不报?”

    俞兴笑道:“张总,你有钱吗?搜狐的股价一般啊。”

    搜狐市值15亿美元,不说企鹅、百度那种几百亿美元的巨头,现在已经落后于55亿美元的网易和30亿美元的新浪,而它曾经与这两家并称“门户三剑客”。

    他确实不清楚张朝阳怎么会冒出来收购碳硅数据公司的想法。

    张朝阳立即说道:“当然有。”

    俞兴笑着说道:“碳硅数据是非卖品,你要是有钱,要不要来临港看看,我这边的汽车项目还需要钱呢。”

    张朝阳:“?”

    电话里安静片刻。

    张朝阳说道:“好,那我下周去看看。”

    俞兴:“?”

    他随口一问,半是调侃,压根没想到对面会答应。

    电话又是短暂的安静。

    俞兴心里有点古怪的欢迎道:“行,张总,我在临港等你过来,这个,这个……碳硅集团欢迎你。”

    张朝阳结束了通话。

    俞兴放下手机,自己愣了一会才把这件事告诉窝在客厅沙发看电影的刘琬英。

    刘琬英闻言纳闷道:“碳硅数据不是和搜狐新闻竞争呢?张朝阳怎么会过来?他打电话也是要聊收购啊,这什么思路?”

    俞兴摇摇头,思忖片刻后说道:“不知道,他神经病吧。”

    张总的思维不能以常理度之。

    刘琬英斜靠在沙发上,笑眯眯的说道:“调研机构是容易搅事哈,一纸报告就能把收购提到你们这些老总的面前。”

    她这绝对是经验之谈。

    俞兴皱眉不语,脑海里不断的转着念头。

    刘琬英见状,撑坐起来,惊讶问道:“还能带来很大的利空影响吗?”

    俞兴思考了一会才说道:“超级APP这个词被马伝那么一宣传,现在放在碳硅数据身上还挺扎眼的,搜狐新闻已经切切断内容授权了,没准其他家也会动心思。”

    除了这一点,这种“扎眼”很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碳硅数据公司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就挺朴实,资讯聚合类的属性其实并不太为行业所看重,过去有不少相似项目已经证明前景不大。

    但是,实打实的数字摆出来,还是挺会让人震动的。

    以及,倒也不是谦虚,俞兴觉得自己那种“运营”的名声也会迭加在碳硅数据公司之上,最终可能导致企鹅这类公司重新审视它自己的项目。

    比如,短视频类的微视。

    在抖音爆火之后,企鹅一直用微视苦苦追赶,但它的微视实则早在2013年就上线,只是在搞了一阵之后觉得没前途就解散了,而抖音的上线已经是2016年。

    如果碳硅数据切入进来,至今仍受阿里竞争之苦的企鹅会不会提起对短视频的重视?

    俞兴很想劝企鹅放下仇恨,但又觉得对面一定会被仇恨蒙蔽双眼,有竞争机会的时候就非要过来和自己死磕到底。

    毕竟,自己有时候确实招鹅恨。

    而且,企鹅现在陷入与阿里的苦战,一旦认为短视频赛道有巨大的潜力,恐怕投入就会相当大。

    如此种种,不能不虑。

    俞兴左想右想,觉得还是得想办法搞搞战略欺骗,不能让变化中的企鹅撞对正确的方向。

    他捋了捋可能的情况,不由得出声叹道:“声名所累啊。”

    刘琬英慢了半拍才从电影中回神,瞥了眼俞兴的神色,问道:“你肚子里又泛什么坏水呢?”

    “我只是在想那些重磅级的对手,不容易啊。”俞兴摇头,“你们这些调研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